张明秋 黄樟友
(1.杭州市拱墅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 2.浙江梵石房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资格后审实施的难点分析和改进建议
张明秋1黄樟友2
(1.杭州市拱墅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心,浙江杭州 310000; 2.浙江梵石房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根据资格后审的文件规定及招标编制情况,分析了资格后审在遏制围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阐述了资格后审实施的难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资格后审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资格后审,问题,建议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招投标制度以来,通常采用资格预审制度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七部委2003[30]号令中规定,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为实施资格后审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为有效遏制围标、串标现象,我国上海、北京、浙江、厦门等地区,率先推行资格后审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资格后审制度仍然处于初期的尝试和试点阶段,各地没有统一规定,在实施中存在一定难点和盲点。本文试图对实施情况难点盲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后审最大优势就是在开标前将投标人的身份、信息严格保密,消除了一切可能产生泄露投标人信息的环节,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现象,同时缩短了招投标周期,一般20 d~30 d就能完成公开招投标工作。
根据各地区实施资格后审的文件规定及招标文件编制情况来看,资格后审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1)招标公告中取消限制性条款及报名环节,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全数入围。
2)潜在投标人均可以从网上下载招标文件和施工图。
3)投标人自行踏勘和网上提问、网上下载答疑文件。
4)明确在资格审查、初步审查、详细评审等各阶段评定无效标的标准。
5)资格审查和详细评标在评标中同时进行。
6)招标文件中列明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后续评标中不作调整。
7)投标保证金实行统一管理,必须通过投标人法定基本账户进行投标保证金缴纳与退付。
8)借助计算机辅助完成基准价计算、总价报价排名、综合单价分析对比、材料价分析对比及不可竞争费用复核等工作。
9)将投标人的资信得分计入评标的最终得分中。
资格后审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围标、串标产生条件并制止围标、串标的发生,且缩短了招投标时间,增强竞争力度,促进了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但是,资格后审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在节约政府投资的情况下,为防止投标人恶性的低价抢标,资格后审评标办法采用“二次平均基准价”确定评审区间,即剔除通过资格审查单位一定数量(一般为资格审查通过单位数量的10%)的较高及较低报价,进行一次平均,再将一次平均值以下的报价进行二次平均,以二次平均值为基准价,选取离基准价绝对值最小的七家单位进入评审区间,经评审最终确定中标候选人。这样能进入评审区间成为中标的最大前提,而基准价的确定则成为是否中标的关键。但基准价数据均来源于投标单位,虽能促进投标人竞争,但确定方式单一,提高了低价中标可能。另外,目前招标文件没有设定工程成本价即最低限价,也必然造成投标单位恶性低价竞争。
资格后审允许所有潜在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导致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投标单位竞争一个项目,虽然增加投标企业中标机会,但可能造成能力不足的投标人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再者,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一些投标人不合理的低价抢标,如果中标,为了得到预期利润,就制造大量变更,增加合同价,可能将导致腐败及合同纠纷。
一些政府部门为防止、遏制串标、围标现象,控制腐败,一刀切的规定所有施工项目均采用资格后审方式进行招标,但对于大型、复杂的特殊项目来说,招标人很难选择到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质量难保证,进度难控制,给工程顺利实施带来一定风险,甚至会造成合同纠纷或施工企业退场等现象。
资格后审使项目在开标的那一刻才能够知道投标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串标、围标现象,但并非像理论分析的那样能够完全避免围标、串标,特别是某些专业工程项目招标中,如给水、供电线路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由于专业队伍数量较少,形成固定的投标企业,有能力且有意愿参加投标的单位基本都比较熟悉或者有合作经历,为串标提供了条件。另外,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提高中标机会,设法挂靠多家资质较高的企业,以不同报价参加投标,资格后审很难发现并杜绝这种串标行为。
任何一种制度的制定和应用都要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格后审制度也不例外。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在制度上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资格后审制度。
1)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对建筑企业考察考核,建立预选承包商制度。在预选承包商范围内进行招投标的资格后审。2)建筑企业的年检登记系统与工程交易中心联网,可以在开标后随时查询企业的基本情况,防止企业弄虚作假。
资格后审对于遏制围标、串标现象,提高建设领域的公正、公平,防止腐败滋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实施实际情况看,资格后审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招标,而不适合大型、复杂工程招标,建议对实施资格后审的工程项目进行详细项目界定。
1)完善基准价的确定方法,发挥投标最高限价作用,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评标基准价。
评标基准价=投标最高限价×A+二次算术平均值×B。
其中,A为10%或15%或20%,在开标时,现场随机抽取出A;B为100% -A。
使用上述公式确定评标基准价,可以有效避免串标、恶意低价抢标。但财政、审计或造价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需复核投标最高限价,以保证其合理性。
2)加强评标专家管理。a.加强专家资信管理。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每年对评审专家参加评标次数、技术水平、经验能力以及公正性进行评价,并实施末尾淘汰制度。b.加强专家的责任意识。细化并明确评标标准、违规处罚细则及专家的评标责任,完善企业对评标结果的投诉机制,如果有违法违规行为,不论是否造成损失均追究相应责任,建立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管理制度。c.加强专家对于技术标的评审。在电子评标情况下,评标专家过于注重程序的完整性,仅对技术标进行粗略的符合性评审,而未进行详细的评审,可能使那些技术组织能力不强而价格接近基准价的投标人中标,给招标人日后的管理造成较大麻烦。
加强建设项目全程动态管理。对合同签订时间、项目经理及技术人更换、违法分包、延长工期、较大合同变更、安全文明施工不到位、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并在信用管理系统及预选承包商名录审核中给予体现。建立市场与履约情况联动的长效机制,督促并引导投标企业诚信经营、忠实履约。
资格后审是一种遏制串标围标、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投标资格审查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但需正确引导,规范操作,要及时总结资格后审的成功做法及不足之处,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细则,不断完善,将资格后审进一步发展。
[1]肖 静,张照华,王凤鸣.资格后审预见性问题研究[J].安徽建筑,2009(5):147-148.
[2]黄利海,梁 羽,余忠林.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资格后审之我见[J].建筑施工,2011,33(7):640-642.
[3]郭 群,周建平,李 泉.资格后审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经济,2011(2):41-44.
[4]李铭钊.资格后审评标法研究[J].广东建材,2012(2):105-107.
The difficulties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post qualification implement
ZHANG Ming-qiu1HUANG Zhang-you2
(1.Hangzhou Gongshu Area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enter,Hangzhou 310000,China; 2.Zhejiang Fanshi Real Estate Group Limited Company,Hangzhou 310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regulations and tender preparation situation of post qualific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ole of post qualification in containment bid rigging,reducing cost and other aspects,and elaborated the difficulties and deficiencies of post qualification implementation,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post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post qualification,problem,suggestion
TU723.2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3.10.024
1009-6825(2013)10-0240-02
2013-01-07
张明秋(1978-),女,工程师; 黄樟友(1979-),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