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工务段,山西大同 037000)
路局太铁办[2012]355号文件下达后,大同工务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决定坚决实行天窗修模式,结合本段实际情况,通过采取部分车间作为试点,重新整合、合理分配车间劳力资源和天窗时由线路科统一调配全段人、物的力量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天窗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我段担负着京包、大秦两条主要干线的维修养护任务,京包线大张段年通过总重0.8亿t(上行0.5亿t、下行0.3亿t),大秦线年通过总重6.8亿 t(上行1.3亿 t、下行5.5亿 t)。自铁道部280号文发布后,京包线每周一、二、三、五安排120 min V形天窗,每周四安排垂直天窗90 min,大秦线每月安排3个90 min的垂直天窗。路局2012年以来一直强调要发展车间维修工队形式的天窗修,减少作业项目不全、质量不高的零小作业班,由车间统一协调、安排维修任务,尤其是9月4日我局发布了355号文件,明确规定严禁利用列车间隔进行作业,我段通过调研确定在大秦、大张线的5个线路车间作为改革试点,探索天窗修的运用模式。
1)天镇线路车间:撤销沙屯堡、夏小堡线路工区,改为巡守点,将设备划归相邻工区管理,只保留永嘉堡、天镇、罗文皂三个站场班组,同时车间成立20人的维修工队和6人的专业检查组。
2)阳高线路车间:撤销柳林、北沙岭、随士营、聚乐堡线路工区,改为巡守点,只保留阳高、王官屯两个工区,同时车间成立22人的维修工队和6人的专业检查组。由于王官屯工区人员较多,除履行工区正常职责外,日常作业比照维修工队进行管理,由车间指定一名副主任全面负责。
3)大同县线路车间:将现有的北石山、大同县、东水地、神泉堡4个工区改为巡检班组,每个班组只保留5名职工,负责设备检查、巡道、应急检查及现场防护工作,其余21名职工全部调到车间维修工队,由车间负责管理,工区管界不变。
4)阳原线路车间:将现有的东井集、一柳营、阳原、三分沟、团豆沟5个工区改为巡检班组,每个班组只保留6名职工,负责设备检查、巡道、应急检查及现场防护工作,其余35名职工全部调到车间维修工队,由车间负责管理,工区管界不变。
5)化稍营线路车间:将现有的周伸地、七马坊、东城乡、三马坊、化稍营、九女池6个工区改为巡检班组,每个班组只保留5名职工,负责设备检查、巡道、应急检查及现场防护工作,其余19名职工全部调到车间维修工队,由车间负责管理,工区管界不变。
1)保留的工区或巡检班组:天镇、阳高线路车间保留的站区班组仍按《修规》管理模式执行,巡守点只负责巡道及应急检查,保证每天有一名班长带班巡检,按原规定进行换牌(我局未取消巡检人员)。大同县、阳原、化稍营线路车间的巡检班组仍负责日常巡检及设备检查,检查发现的病害由车间统一安排整修,班组自身不设作业班。
2)专业检查组:天镇、阳高线路车间的专业检查组由车间主任负责、技术员主抓,主要负责轨检仪检查线路、无缝线路位移观测、三维定位桩观测等工作,将发现的病害以五联单的形式下发到线路工区、维修工队,并在下一检查周期进行复查,除关键处所外,可代替车间主任每月设备检查。大同县、阳原、化稍营车间主任仍按目前模式进行设备检查。
3)维修工队:由车间副主任全面负责,主要利用天窗或封锁点进行作业,负责完成车间管内所有重点工作及应急抢修。维修工队只保留《生产日计划》、工作量调查、每日作业方案及质量回检等管理资料。
车间根据专业检查组提供的病害数据,安排车间副主任到现场逐一进行工作量调查,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编制维修天窗计划。车间主任或副主任提前一天到次日作业地段标注工作量和划撬,作业时由车间副主任及以上人员亲自带班进行整修。每次作业后,车间干部都要进行质量回检,确保作业质量一次性达标。点后2 h内将工作量完成情况提报线路科,由科室专人负责统计和分析,及时报业务处室,月末由段组织对作业地段进行抽验。遇正线无天窗点时,由车间组织安排对站专线进行整修。
在整修方式上全面推行专业修,由车间成立专业维修工队,负责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等工作,保留的站区班组只负责设备检查及临时补修工作。
由于大秦线天窗少、病害多、劳力不足,且天窗时间经常与大同枢纽重叠,为提高天窗利用效率,在每个天窗前1 d~3 d,各车间都要向段提报管内病害情况,由线路科专人逐条进行分析,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统一调配中修队、综合、道岔整修队、大张线车间力量进行帮工。我段目前还没有成立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暂由线路科统一安排。天窗作业前一天,由当地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到现场标注工作量和划撬,并将需其他车间帮忙解决的工作量报线路科,由线路科安排调配其他车间人力、机具和材料等。每次作业时,线路科都要安排科室人员现场跟班,全面协调好天窗维修工作。点毕后由段盯控干部及当地车间共同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评比,按规定对质量不达标的车间进行考核,同时对完成质量较好的车间进行奖励。
通过对比天镇、阳高、大同县、阳原、化稍营5个车间的作业班数量,整合前每天平均不少于30个作业班,而优化整合后作业班最多只有13个,共减少了17个作业班。由于全部在天窗点内作业,且带班人由车间副主任代替了以前的工班长,风险管控能力明显增强,人身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通过对比天镇车间维修工队完成的工作量,10月16日维修工队利用90 min时间共完成垫板132块、改道98头、垫碴13头、整正胶垫173块、打磨7处、整坍白4处/13孔、更换尼龙底座31个,这相当于以前一个车间点内完成的工作量,而且作业后由车间副主任亲自进行质量回检及验收,确保了作业质量。
班组整合后,所有维修天窗计划全部由车间主任亲自审核提报,大大增强了作业计划的针对性和天窗利用率,如对比天镇车间7月份、10月份的天窗利用率,7月份完成作业48项、天窗利用率66%,而10月份完成作业60项、天窗利用率100%,天窗利用率提高了34%。
作业点减少后,把过去一些从事非直接生产的防护、驻站等人员安排到了直接生产岗位上,增加了纯作业人员。以这5个车间为例,减少了17个作业点,仅仅省下的防护人员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维修工队。
班组数量大大减少后,优中选优将文化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管理能力优秀的人员调配到站场工区、维修工队担当工班长,同时,一些具有班组长经历的人员充实到工队,使维修工队的整体水平相比以前的作业班有了明显提高。
班组整合后,段上加强了车间的互帮互助工作,将道岔整修队、重点维修车间及天窗作业不饱和的车间调配到设备基础薄弱的车间去帮工。如大秦空车线K140~K151间钢轨波浪形磨耗严重,当地车间无力整修,段12月抽调其他车间200余人次对该地段进行打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段抽调阳高车间、道岔整修队计300余人次配合大同县、大南车间进行岔区综合整修,有效缓解了岔区病害多、车间劳力不足的问题。自生产组织结构优化以来,共完成以下工作量:本车间完成的工作量:线路整修80.02 km、道岔整修563组、更换轨枕192根、捣固248头、道岔打磨18组、线路打磨670 m、调整轨缝52处、锚固130头、整治坍白169孔、清筛778孔、更换辙叉4个、更换钢轨42根、更换道岔垫板39块、更换道岔六角螺丝184条。
其他车间帮工完成的工作量:线路整修20.15 km、道岔整修213组、更换轨枕41根、捣固149头、道岔打磨21组、线路打磨576 m、整治坍白152孔、清筛479孔、更换辙叉2个、更换钢轨12根、更换道岔垫板45块、更换道岔六角螺丝113条。
1)我段改革试点最长的天镇车间为7个月,最短的阳原车间只有4个多月,改革试点的时间较短,正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改革方案的合理性,还需经历设备季节性变化后的整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比较,才能真正确定合理的组织形式。
2)自路局355号文件下发以来,我段正式进入天窗修模式,而当前天窗计划主要靠车间主任提报,准确性仍然比较差,经常出现漏报、错报问题。而且目前由线路科根据监控中心和车间所报病害安排工作,具体由维修人员兼职完成,没有成立专门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按照部局要求,我段将成立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计划借助生产调度平台,将动静态数据分析、计划申报、作业组织、质量验收等结为一体,实现工务“数字化”管理。
3)大秦线维修天窗时间短、数量少,无法发挥维修工队的机械化优势,我段已选取大秦重车线8组道岔及2条曲线作为观测点,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该地段作业情况,综合分析几何尺寸、轨件、联结零件等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最适合的天窗数量及周期,目前仍建议增加大秦维修天窗数量和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