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移竹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2013-08-15 00:49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母竹楠竹竹鞭

邹 军

(城固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陕西汉中城固 723200)

竹子是生长在热带至暖温带的禾本科长绿植物,发笋期最快时,一天可长高0.8 m,是各类植物中生长最快的植物。一株竹子从出笋到生长完成只需要2~3个月,以后的高矮、粗细、大小都不再增加。楠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更因其木质化程度高,径积大,生长最快,材质最好,用途最多,经济价值最大,适应性最强而深受人们喜爱。自2012年秋天起,我们把四川雅安楠竹苗引进到城固县进行造林,取得初步成功,现予以总结。

1 楠竹的适生环境

1.1 楠竹的适生气候

楠竹一般在年平均温度12~22℃,年降水量500~2 0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8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最好。在这些气候因素中,水分对楠竹的生长影响大于温度。在一年中,清明前后的出笋期和秋季孕笋期都需要雨水。汉中是楠竹生长的最北端地区。

1.2 楠竹的适生土壤

楠竹为散生竹,既具有竹蔸根系,又具有竹鞭根系,吸收量大,生物量高,生长速度快,蒸腾作用强,对土壤条件要求高。一般要求土壤质地疏松,养分丰富,水分充足,土层厚度在80cm 以上,适宜在PH 值4.5~7.0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1.3 楠竹的适生地形

楠竹一般可分布在海拨100~1 500m 之间,但要高产,却需在海拨500~800 m 地段。以山谷和山坡下部土层厚、腐殖质含量大、土壤肥力高、土质疏松、水分充足且风力小的地段为最好。

2 楠竹造地的选择与整地

2.1 造林地选择

条件是:土层深厚;土壤疏松,以排水和透气良好的沙质土或沙质壤土为最好;水肥条件好,土壤肥沃、湿润;土壤要偏酸性,PH 值以4.5~7为宜;地形适宜,以海拨300~800 m 的山凹、山坡中下部为宜,而干燥多风的山脊和容易积水的洼地不宜种楠竹。

2.2 整地

以清除林地杂草灌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创造适于母竹发鞭长笋,养分利用为目的。通常每667m2地种25~35株,株行距5m×6m 或4m×5m。挖穴规格为:长1m,宽0.5~0.6m,深0.4m 左右。

3 楠竹林营造技术

3.1 造林季节

以楠竹生长停止,进入休眠的11月至翌年3月为宜。栽植应选择雨后或阴天、小雨天进行,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霜冻干燥和刮风天气不宜种竹。

3.2 楠竹苗的选择

3.2.1 选择母竹 首先要选1~2a生、竹秆直、枝叶繁茂、叶色绿、生长健状、无病虫害的林缘竹做母竹。其次选择胸径3~5cm,第一盘枝为双枝,枝下高较低,各盘枝和竹秆所成的枝角较小,各节的箨环较平的竹作为母竹较好。

实践证明,毛竹造林宜选择1~2a生生长健壮,枝下高80~150cm,枝下节数4~12节,枝下平均节间长18~20cm,长在壮龄(2~4a生)竹鞭上的母竹。

3.2.2 母竹挖掘 挖掘前应判断竹鞭的走向。据观察,大多数竹子的最下一盘枝的方向与其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先在母竹周围60~100cm处用山锄轻轻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两侧开沟,来鞭留30~40cm,去鞭留50~70cm。用山锄斩断竹鞭,要求截面光滑,无撕裂现象,以防止竹鞭腐烂。一般应保持每株鞭上有4个以上健壮芽。

挖掘母竹时,忌摇动竹秆,否则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使鞭与秆的输导组织破坏,导致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留4~5盘枝,砍去顶梢,要求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

3.2.3 母竹运输 运输时,可用用湿稻草或草绳绑住宿土,途中要覆盖或对母竹竹枝经常喷水,以减少蒸发。母竹搬动最忌鞭芽和秆柄受伤,宿土震落影响成活。

3.3 栽植技术

楠竹母竹移栽,每667m2栽植30~40株,株行距3m×5m;在比较干燥地区造林,可适当密植,每667m2种植60株左右;最好采用品字形排列,既可充分利用地力,又有利于水土保持。实践证明,如能集约经营,注意套种作物的选择和留养,6~8a即可郁闭成材。

在已经整好地的穴上,先将表土垫于穴底,捡尽草根和石块,底层先放肥土,一般厚度10~15 cm,然后解去捆扎的稻草等,将母竹放入穴中,顺应竹蔸形状,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然后覆土。蔸头四周的土用锄头轻轻打实,注意不宜过紧或过松,切忌离根株太近或用锄头在竹鞭附近乱敲乱打。表面做成馒头形,中心高出地面15~20cm,并使表层土壤疏松,以利排水。在天气干旱或土壤干燥的地区,可适当灌水,或用草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栽植不宜过深或过浅,应做到穴深、栽浅、培土厚。过深则底层的土温低,通气不良,不利于鞭根的生长和笋芽的发育,亦易腐烂;太浅则栽植不牢固,易被风吹倒,鞭根也易裸露,故栽植深度应适当,一般比原来入土部分深3~5cm 为宜。较低洼地带栽浅多培土,较干旱地区宜深栽。为防止被风吹动,可用单根或双根小竹秆插入土中,设立支架,然后将母竹绑扎固定。

4 幼林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成林速度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楠竹林,由于从造林至郁闭需要6~8a时间,因此,需要每年进行幼林抚育管理,才能确保成林。

4.1 保护竹苗

造林后要经常注意竹苗的保护。在风力较大的山坡,母竹栽植后要搭固定支架。成活后竹鞭开始笋芽萌发长笋成竹,要注意每年出笋季节除去细小竹笋,每株每年留下1~2个健壮的竹笋让其成竹。同时要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食叶害虫和食笋害虫,一经发现要及时喷药,以避免蔓延。林地要禁止放牧,避免牲畜糟踏破坏。

4.2 除草松土

在竹林郁闭前,每年要锄草松土2 次。第1次在5—6月,锄草时要附带松土,一般深3~4 cm 即可,竹株周围5~6cm,锄掉的杂草平铺林地上。第2次在8—9月,除草松土可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消耗,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有利竹鞭孕笋。

4.3 水肥管理

新造竹林忌土壤干燥,但也忌土壤积水和通气不良。遇上久旱不雨要适当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水灌溉,以利新造母竹的生根成活。低洼地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避免烂鞭、烂笋。

新造竹林可施用有机肥如厩肥、土杂肥、饼肥等,也可施化肥等速效肥。在竹株附近上坡开沟,将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至略高于原土面,施肥量一般750~1 000kg·hm-2。如施用速效化肥如尿素、硫酸铵或过磷酸钙等,可在春夏生长季节施用,最好结合锄草松土施肥。施肥可采用沟施,或用水稀释后直接浇灌在竹蔸附近,以利根系吸收。饼肥、人粪尿等比较速效的有机肥也在春夏生长季节施用,施肥方法与化肥相同。施肥量每丛竹株施化肥100~200g,如施饼肥约250g,人粪尿适量即可。

4.4 林地间种

新造幼林地尚未郁闭成林前宜进行间种,可覆盖土地,改良土壤,并减少水土流失,既可以耕代抚,减少抚育投资,获得一定收入,又能促进幼林的生长。

造林地除间种农作物外,还可选择间种1a生或2a生的药材。间种应尽量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种植容易且能覆盖土地的作物。如果山地土壤瘠薄或坡度较大,间种主要应以改良土壤为主,应间种苜蓿、胡枝子等有根瘤,且枝叶生物量大、改良土壤效果较好的豆科绿肥,对竹林生长有很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母竹楠竹竹鞭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楠竹丰产措施探讨
阳光薄荷糖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黄金刚竹竹鞭生长特征及地上部分生长指标相关性研究
提高材用楠竹林生产力的技术和措施
笋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