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当教师多年,新学期伊始,第一堂课走进教室,手拿学生花名册开始点名时,就是笔者觉得很好玩的时候。点着学生名字,听着学生回音,对应着台下学生的面孔,笔者总是喜欢内心里对学生姓名解析、鉴赏一番,再偶尔跟学生幽上一默,以调节课堂气氛。纵观中国期刊网,研讨汉语姓名的论文非常多,但研讨90后学生姓名之文化特色的时代性特点及其教学之用的论文却几乎没有。所以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汉语文化的研究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期冀对教学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姓名是文化的最基本现象之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人文符号,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中个体相互识别的重要标志。姓名,作为一个文化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某些特点。[1]而中国人的姓名又具有非常深奥的学问和非常独特的韵味,充满灵气且含义隽永。所以中国人取名是非常讲究的。
因为工作方便,笔者研究了一下90年代初期出生的大学生的名字,发现它们有如下特色:
笔者所接触到的学生名基本融入了其祖辈父辈对他们后代的希望和理想。如典型的男生名:岳伟男,周斌,吴荣鹏,崔超军,李灿刚,周博,苏东博(令人想到博士,想到苏东坡),吴成诚,吴志成(令人想到众志成城),罗俊,黄阳松,王本贤等等。典型的女生名如:杨倩,郑海燕,郭颖敏,陈瑶,徐慧芳,黎雅婷,刘倩屹,卓敏佳,陈佩惠,王子琳等等。不过,取名者历来一般是家里的父亲甚至祖父,但如今也有少数名字为母亲所取。体现了女性文化水平得到了认可,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倡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所以,父母给孩子取名时已偏向中性化,名字可男可女。例如笔者在自己孩子出生前,曾分男孩女孩取过很多名字。例如男孩就叫黄王子、黄俊宇、黄俊豪、黄宇轩、黄朗琅、黄宇妙……;女孩名就更多了:王黄女、王欣玥、王昭碧、王若如、王玉珏......黄珏妙、黄琦妙。但后来感觉取腻烦了,又不知道到底是男是女,就在临产前干脆又取了个中性的名字“子歌”(当时并不知奥运游泳女将刘子歌)。有一同事女儿名新奥,此名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因为她正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那年诞生的。学生名中,女用中性名较多。如:李晨,李东,方任,管旺旺,蔡浩,杨谦,张朋辉,康俊飞,刘涛,吕洋,王平,方游,贺源,卢州,张奕等等。其实,按照以前的思维习惯,这些名字基本都是男用名。笔者也曾问过这些学生,她们也的确都是家里的独生女。但没有把独生男孩取名女性化,说明了家长希望女儿也像儿子一样坚强、勇敢,有出息。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社会传承下来的重男轻女和对这种传统思想的因循式的反抗。比较喜剧却又讽刺性地体现了姓名文化的时代性内涵。
笔者的学生中,竟然有几个被取了英文名和日式名。如岳翰(这个名字的巧妙还得另提,不仅洋气(John),而且其读音蕴含了汉语修辞里的双关,不得不佩服这位学生家长的妙思,不管他是否妙手偶得),石戴维(David),张海伦。这几个英伦式名字,也体现了学生家长接触过一些西洋文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至少能学好英语,或者留学西洋。张晨茜子,刘柳树子(此名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因为该生母亲姓柳)。这种日本东洋名的出现,说明学生家长对东洋文化的喜爱。
作为70后,笔者上学时同学中以单名而显新颖、珍稀。80后仍以单名为时尚。但到了90后,形势又发生了回归的趋势。笔者曾特意观察了一下所教四个班级中学生的名字,有个班29个学生,单名者13个,双名者16个;一班35个学生,单名者15个,双名者20个;一班38个学生,单名者20个,双名者18个,最后一班46名学生,单名者18个,双名者28个。90后家长的取名者们大概怕单名字少易产生雷同。据估计,我国最多的重复名为“王涛”,有10万余人。[2]
一直以来,叠音名作为昵称的较多,但是作为学名,在90后大学生中,现在已较常见。如张欣欣,杨春春,余丹丹,管旺旺,郭丽丽,刘珍珍,黄晶晶,高洁洁等等。概率基本达到了20%-3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叠音名不少是乳名学名化,出现两名合一的趋势,体现情感由内向外的个性化延伸。[3]古代的人除了名以外,还有字,有的还有号。但是,我们现在提倡简化,名和字合二为一。取叠音名,估计这也是取名者在文化上的一种补偿心理吧。而且可减少与别人名字雷同的几率。
90后大学生的被取名,总的来说,似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已不如以前那么大。尽管少数仍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儒家思想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忠、孝、仁、义、礼、智、信。所以很多与儒家思想相关的名字应运而生。先人们的名字体现得尤其突出。如韩信,杨国忠,李宗仁,唐生智等。笔者有个舅舅,名字就叫岳文礼。但是,当代大学生名字中,这个特点就体现得很不突出了。三百多调研对象中,就只有一名男生名字里有“智”,另一位有“义”。
虽然受传统文化影响减少,但极个别名字仍文意浓浓。如唐五菊这个名字就具有典型的古文化含义,昭示了长辈欣赏五柳先生陶渊明,那位以爱菊而著称的东晋散文家和诗人,他以品性高洁耿直高傲而名垂文坛。这个名字可以说寄寓着长辈对后辈人格的期望。另有个学生名字:汤讷敏。当时笔者监考正好碰上该生缓考,教务秘书口念,另一同事笔写。秘书强调是言旁的讷,敏捷的敏。同事茫茫然,不知如何动笔。不过反应倒快,立即把笔递给了身边的笔者。笔者眨吧了两下眼睛,写下了“讷敏”二字。身边另一也已反应过来的同事会意地直拍笔者肩膀。因为笔者知道《论语》里孔子有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而且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就叫李讷、李敏。笔者所在单位是一所地级市的二本学院,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当时笔者心想:这位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还挺高的呢,难得。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很快记住学生的姓名,那么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会有微妙的不同。记住学生姓名,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 (她)的重视和关注。这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细节上的关爱,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第一条,就是“记住学生的姓名”。[4]我们都知道国家赋予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但是很多大学教师,往往以学生多而姓名难记为借口,喊学生答问时通常是:这位同学,那位同学;或者:穿红色衣服的同学,穿黄色衣服的同学;有的甚至只喊学号。如果是大班上课,而且周课时又少,倒也能够理解。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最好尽量记住学生姓名。因为记住学生姓名往往有时能给我们授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喊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巧用学生姓名。例如,如果有几个问题或者需要连喊几个学生回答,笔者会要么喊班上那少数几个叠音名的,如有一次就喊到了郭丽丽,余丹丹,张欣欣,杨春春。学生听后哑然失笑;或者名字念起来押韵的,例如有一次,笔者就凑巧喊到了这么一组同学:韩维,张雷,刘梅。前两个同学是自己喊得凑巧,第三个同学则是全班学生听后给本教师推荐的,笔者也就欣然接受,然后师生同乐;或者喊姓名相似的;如有一次笔者就喊到了:周小琴,周晓丽,后来笔者干脆又喊了邹晓怀;或者有时候,笔者会喊一些姓稀少但学生又有那么几个的同学。如康超,康俊飞,康晓文。这样学生有时会与教师会心一笑。当然,关于喊学生回答问题,还有其他很多技巧。此不赘。总之,既要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紧张、严肃,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活泼。
在课间闲暇时,笔者有时也对学生们的姓名加以解析,学生们便感觉很新鲜,因为一二十岁了,有的学生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还可以被这样理解。他们有的根本没问过父母他们自己名字的由来。现在趁此机会,倒是可以去好好问一问、了解了解了。无意中,孩子这个受教育的载体,也加强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共同培育孩子、培育人才的默契程度。
名字是历史的回音,名字中可以读出历史的变迁。姓名始终是一个人的符号和标志,,它像一个艺术品,,反映出起名者的精神和价值取向。[5]关于姓名文化,
细细探究,真博大精深,远不是笔者这洋洋几千言所能囊括。笔者在此文中专注一角,只谈大学生的姓名与教学。这里可能有个误区。有的教师可能认为教大学生不必再像教小学生和中学生那样,对每个学生都那样认真和专注。所以,学生名字能记住就记住,记不住也没关系。中学教师英语课时较多,所以,只要用心,少则一两周,多则一月,基本能把学生名字全部记住,并且让名字与学生本人对上号。但是,大学生的英语课时比较少,一周顶多两次,尤其如果是专业课,一周有时只有一次。甚至隔周一次。所以,记住学生姓名,见到每个学生都能喊出他们的姓名,有时就要花上几月甚至一个学期了。不过,这也是心理上有所疏忽造成。总觉得大学生了嘛,不就基本是泛泛之交了吗?其实,回想自己的大学岁月,还是有些老师能在一学期后叫出我们绝大多数学生的姓名的。大学同样需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如果想当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那么,从现在开始,就从记住学生的姓名开始吧!
[1]许爱军.汉英姓名及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5).
[2]唐汉.汉字密码(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郑先如.姓名及取名的心理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1(6).
[4]焦晓骏.你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吗?[J].云南教育(世界时政版),2007(11).
[5]李武伟.汉语姓名折射出的汉民族文化因素[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