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013-08-15 00:50刘东红
护理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输液成功率家属

刘东红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很关键的一项基础操作。患儿常对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拒绝输液,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大大降低了一次性输液成功率,也会引起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极大地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我科患儿220例,分析干预组患儿的心理需要和特点,据此进行护理干预,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岁~14岁患儿2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干预组:男52例,女58例,平均年龄8.2岁。对照组:男56例,女54例,平均年龄8.4岁。患儿住院期间全部有家长陪伴,且没有精神与智力障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输液时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输液,并对两组患儿输液配合程度进行评估。

1.2.1 情感干预 用亲切的语音语调、温和的语言,通过拥抱、触摸患儿,敏捷、准确和轻柔的动作,与患儿建立情感,使其真正感受到爱的传递,给患儿一个好的印象,减轻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增加患儿安全感和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全面、细致、认真的观察患儿,和他们交流,做好安抚,以更好的配合输液。

1.2.2 行为干预 ①胆小型患儿:依赖性比较强、沉默寡言、神经敏感、心灵极脆弱,不会有明显的损坏和干扰行为,护理人员容易疏忽他们,而他们又极需要被关注和关爱,是护理人员最应关心的对象。护士在给这类患儿输液时不要急于操作,先安慰患儿并向患儿及家长做简略的解释,态度和蔼可亲,操作轻柔,不训斥他们,多给予鼓励和及时的表扬。在打针时与患儿交谈,以转移其注意力。1岁~3岁的患儿理解表达能力不强,最不易配合,且非常依赖家长,护士很难和他们进行交流,可采取逗乐、玩笑、讲小故事、看动画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4岁~7岁的患儿对周围事物特别感兴趣,正处于好奇、好问、好模仿的阶段,想象力丰富,要通过安慰鼓励增强患儿的信心。8岁~14岁的患儿基本能配合护士工作,采用讲道理的方式,解释输液治疗的好处,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②倔强型患儿:看见护士过来打针,就开始哭闹、拳打脚踢,有时会对护士产生敌对心理甚至攻击行为。对于这类患儿,护士要注意因势利导,主动和他们做朋友,真诚为他们着想,不急于操作。另外可以先选择勇敢的孩子先打,并让他们说出打针的内心感受。对于怎么都不配合不屈服的患儿,采用强制方式,指导家长固定好患儿,尽量做到一次性打针成功,以免带来患儿及家长的不信任。在一次穿刺未成功时,及时向家长道歉并更换人员。③英勇型患儿:喜欢护理人员和家属能够表扬他们,护士在输液时可以先选这类患儿,给胆小倔强的患儿做个好的榜样,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1.2.3 认知干预 患儿和家长一般会有害怕打不上针、脱针和液体外渗等担心,因此护士在输液前先做好患儿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从心理上争取他们的配合。并每隔半小时巡视患儿,观察他们的病情及时处理输液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家长的疑问,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在巡视和各项操作过程中,随时关心体贴患儿,让患儿感受到温暖。对活泼好动的患儿要告知患儿家长注意穿刺处,以防脱针。输完液体及时拔针,增加患儿及家长的安全感,使他们体验到输一次液既是一次护患交流、情感交流,又是一次健康教育[1]。

2 结果

干预组106例患儿能很好地配合护士进行输液,占96.4%,一次性顺利完成输液的有102例,输液成功率92.7%。对照组72例患儿能很好的配合护士进行输液,占65.5%,一次性顺利完成输液的有78例,输液成功率70.9%。两组输液配合率和一次性输液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儿由于缺乏经验、心理尚未成熟,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行为习惯会受到约束,会变得安静,言语变少,特别对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来说更容易造成心理恐惧。因此护士对患儿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在输液时,紧张恐惧是患儿的主要心理问题。婴幼儿因不能很好的进行言语表达,且情绪反应不明显,会有拒食、哭闹和排尿等行为。而稍大的孩子情绪反应明显,会出现大哭大闹,找各种理由拒绝打针,不配合护士。如果护士不能和患儿建立信任,则会影响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时,因为药物刺激,患儿会有不适症状,在巡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反应,从中及时发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及时处理。输液时一定要争取患儿家长的支持,患儿住院时至少要有一位家长陪护。家属一般都会期望护士能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护士在输液时,家属会有紧张心理。如果没有穿刺成功,会给患儿及家属造成心理阴影,担心再次穿刺仍不能成功,有时可能会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这时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冷静应对,向家长道歉并耐心给予解释,再找一位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再次穿刺。在给家长解释病情、讲解治疗护理计划时要注意语言的分寸。向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解释时,要注意言语精炼。对文化程度低的家长,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且要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不懂的问题。尽量和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在遇到有些操作失误时,家属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给予理解,并积极配合护士。并告知家长陪伴患儿的重要性,能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轻他们的不安情绪,能更好的配合护士。家长与护士进行密切配合,可提高患儿输液成功率。

由于不同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患儿对输液的态度反应不同,可通过直观患儿面容来判定其心理状态,因为面部表情可反应心理情况,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客观外显行动[2],据此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在输液时有些勇敢的患儿因为一次输液不成功而不再愿意合作,这时护士要鼓励他们之前的勇敢,满足他们的荣誉感,并通过安慰触摸的方式减轻他们的紧张。对于胆小不合作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能明显配合护士进行输液。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是极为简单和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危险[3],且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专业要求,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较高的责任感及防风险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输液前和输液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一次性输液成功率,并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纠纷发生率。

[1]候国红.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5A):1212-1213.

[2]祝敏芬,兰志建.影响学龄前儿童临床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护理和康复,2004,3(2):86-88.

[3]巴明,陈慧珍,瞿丽.浅谈护理行为中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J].护理研究,2000,14(6):262-263.

猜你喜欢
输液成功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