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满宁 田 波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使用磷肥以促进作物生长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磷肥加工企业迅速增多,产量日渐增大,但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不容忽视。许多磷肥加工厂区的建筑、道路、植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置身于厂区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处境更令人堪忧。虽然国家对磷肥加工企业厂区有害气体排放有明确的规定,但长期置身于其中的危害还是难以避免的。通过厂区内环境景观设计改善区内生态微循环是既经济又能够保持长久有效的应对措施。因而,对此进行理论探讨,引导科学实践也十分必要。
磷肥加工厂主要排放的气体污染物为氟、硫及其化合物。有些人谈氟、硫色变是没有必要的,其实氟、硫作为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一直伴随在人们的正常生活和饮食当中。只要将其浓度、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对人机体的危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通常每人每日可以吸收1.0 mg~1.5 mg的氟,而硫作为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吸收量则更大。因此针对工业企业车间空气氟化物含量,国家有明确的环境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氟化物最高浓度不能高于1 mg/m3。但也有研究显示,即便在空气污染浓度达标的车间里,只要长期从事接触氟、硫及其化合物的工作,身体也会受到影响,时间越久,危害越大。这虽然未必会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但根据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环境毒理研究室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断: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可能引发肺部不适、细胞遗传物质损伤、肿瘤以及血液病变等。还有相关研究显示:磷肥加工企业厂区内下风向区域的污染程度比上风向区域严重10倍以上,其危害不可限量。由此可见,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超标的车间内以及厂区室外空间状况更令人担忧。
除此之外,其实磷肥加工企业厂区内的植被、建筑设施等遭到的污染和侵害更为严重,状况也更为显著。大多表现为:厂区内路面上轻微附着有红色粉末状细微颗粒物,路面、路牙石及人行道铺装均有被腐蚀后留下的细微凹点;建筑物表面有粉尘覆盖或是有被腐蚀的显现,建筑物立面窗户的玻璃表面呈现灰暗、粗糙状态硬度和透光程度减弱。厂区内植物生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伴随有病害现象。
磷肥加工企业厂区的室外空间因为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而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原本设置的露天休闲空间几乎无人愿意停留。因此,以通过环境景观设置,调节微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和厂区内的环境氛围,从而达到改善工人健康状况,活跃厂区氛围为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从根本上改善厂区内的环境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技术,改革生产模式从而减少污染物质排放。同时采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改善环境状况,对深化这一目标具有积极辅助的作用。
2.1.1 选材
磷肥加工企业工厂区道路主要分车行道和人行道两个等级。车行道一般为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但铺设路面时大都没有考虑到磷肥加工厂的污染属性,依旧按照一般标准施工。再加上经常有大型车辆通行,路面负荷较重,致使路面损毁较快缩短了使用寿命。在资金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磷肥加工企业厂区内道路设施施工应相应提高等级。
铺设柏油路时应该增加沥青的使用量,尽可能增加材料密度,减小被腐蚀的几率。铺设水泥路面和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应该准确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特殊施工方法,提高混凝土致密度,并且使用硅酸钠或氟硅酸盐等水溶液加强表面处理。或者表面采用瓷砖、花岗岩等贴面的方式使其与污染隔绝。但个别实验室建筑由于防火要求,须避免采用花岗岩材料贴面。
厂区内构筑物和景观小品等若采用以上材料,则可采用类似方法处理。若采用金属材料的需要在金属表面增加金属或非金属镀层,或者增加合金元素等以增强金属元素的稳定性,防止金属离子向外扩散。
2.1.2 色彩
新型磷肥加工企业的厂区建设多选用彩钢等易拆建的轻质建筑材料,为数不多的办公用房、实验用房等采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考虑到生产设备的生产及维护要求等,厂区内构筑物色彩多呈现以白色、蓝色、灰色、银灰色等为主的冷色系色彩。
磷肥加工企业厂区一般设置于城市边缘地带或人口较为稀疏的农村地区,因此空气能见度较好,光照充足,区内设施褪色较快,再加上空气中污染性颗粒物密集,厂区的颜色整体呈现冷色系蓝灰色。也有一些锈蚀金属呈现褐色或暗红色。除此之外就是植物的绿色和道路的灰色。色彩单调、沉闷,缺乏生机。因此建议在设置构筑物以及景观设施、小品时采用暖色系色彩,如:红色、橙色、黄色等,也可以使用高反光度的金属色以打破厂区原来的沉闷色调,调节区内整体氛围。
2.1.3 造型
进入磷肥加工企业厂区便很容易发现犹如《生化危机》中描述的场景一般,管道、钢架、烟囱、爬梯等组成了长方体、圆柱体、球体……一个完全由几何形体组合成的世界。构成感极强,富有变化,却略显杂乱。因此景观构筑物、景观小品等,造型上可以提取与磷肥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相关的造型为元素进行再设计。造型简洁大方、色彩明快为宜。这样的景观小品对厂区的工人而言,既亲切又充满趣味。
2.2.1 植物的选择
众所周知,植物具有较强的空气净化功能。当人们乔迁新居之前会在新装修的房间内放置绿萝、吊兰等植物,以吸收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因此,在进行磷肥加工企业厂区景观设计时,也需要通过种植适当的植物,吸收有害气体,以达到缓解污染,改善厂区空气质量及环境状况的目的。而磷肥加工过程中释放出的氟、硫及其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植物选择上需要慎重考虑。
选择植物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等地域特点酌情选择。通过总结一些生物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得到以下集中植物对氟、硫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量的污染物吸收能力。通过种植这类植物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污染现状的目的。如乔木有:樟树又称香樟、乌樟等(樟科樟属),加杨又称加拿大杨(杨柳科杨属),女贞又称冬青、白蜡树等(木犀科女贞属),吊瓜树(紫葳科吊灯树属),深山含笑(木兰科含笑属),竹节树(红树科竹节树属),小叶榕、傅园榕、菩提榕(桑科榕属),大头茶(山茶科大头茶属)等;灌木有:红花银桦(山龙眼科银桦属),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仪花(豆科仪花属),密花树(紫金牛科密花属),夹竹桃(夹竹桃科夹竹桃属),鹅掌柴又称鸭脚木(五加科鹅掌柴属)等;爬藤植物有:扶芳藤又称爬地卫矛(卫矛科卫矛属),五叶地锦(葡萄科爬山虎属),爬墙虎(葡萄科爬山虎属),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忍冬科忍冬属),凌霄花(紫葳科紫葳属)等。
其中一些植物,自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如:红花银桦虽然具有较强的空气净化能力,但其叶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皮肤过敏;夹竹桃虽然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吸尘器”,但是其茎、叶、花都具有一定毒性,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中含有“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因此在使用此类植物作为景观植物时,需慎重选择其栽培位置,以免造成危险。
由于污染物不仅对植物本身具有影响,也同时对生长植物的土壤有逐渐改变其性质的能力。长期处于氟、硫及其化合物污染之中的土壤性质会逐渐转向酸性。因此在植物养护的同时也要对土壤进行一定的中和处理,或者在选择植物时,也要考虑到选择能够适应酸性土壤的植物品种。
2.2.2 植物的色彩搭配
由于前文所分析的厂区整体色彩成冷色系蓝灰色调的结果,再加之厂区空气中悬浮颗粒污染物较密集,因此观叶植物的色彩尽量不要选用偏冷的绿色,而多选用黄绿色或同类绿色的深浅搭配为宜。浅色的植物在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不易显现出灰尘覆盖的感觉,并且其具有较强的色彩穿透力,因而可以在灰色的环境中产生引起视觉关注的效果。花卉植物应多选用暖色系开花植物。如:红色、橙色、黄色等等也可以适当点缀淡紫色、粉色、白色等明度较高的颜色。如果单纯使用红色则在灰色氛围中显得暗沉,橙色显得拥堵,黄色显得焦灼,而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将多种色彩搭配处理,并在适当的位置种植一定面积明度较高的花卉植物,增加灌木的层次感和透气感,此效果为佳。
2.2.3 水体设计
通常情况下,磷肥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投入较高,后期维护困难等因素,不在厂区内设置水体景观。但其实水体景观可以较大程度上改善区内生态微循环。因为空气中的氟、硫及其化合物遇到水体会很快被吸附并与水体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硝酸盐等,从而减轻空气污染的状况。直到水对污染物质的中和作用达到饱和状态,便可以对这些水体进行集体中和处理,转化为可达标的生活用水。因此也就不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属构筑物周边不易设置大面积水体景观。因为水体可以改善小气候,从而使周边空气湿度增加,但是对金属材质而言,湿度越大,其被酸性污染物腐蚀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需要注意。
通过对磷肥加工企业厂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提出利用景观设计辅助美化厂区环境,改善工人的健康状态。将健康洁净的室外休闲空间、清新的空气送回厂区,改变工人们的工作、休闲模式,从而达到其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调节功效。
我们的国家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类似磷肥加工厂这样境遇的工厂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还有很多。他们的产品可能不同,生产过程也许各异,但是其中的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可能正面临着相同的危机。针对不同的地域、各异的环境状况、相似的人群,我们应该通过客观的研究得出针对性的景观设计方案,切实改善那里存在的环境问题,当然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1]强 胜.植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德强,褚国伟,余清发,等.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污染的净化能力及修复功能[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4):59-60.
[3]D.A贝利斯,D.H迪肯.钢结构的腐蚀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王翠香,房义福,吴晓星,等.8种藤本植物的观赏性及抗污能力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8(4):11-12.
[5]贾陈忠,秦巧燕,侯延军,等.荆州大气氟污染与植物叶片含氟量监测分析[J].环境工程,2004(3):45-46.
[6]赵明茜,弓尘杰,张桂莲,等.绿色植物在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0):27-28.
[7]鲁 敏,程正渭,李英杰.绿化树种对大气氯、氟污染物的吸滞能力[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5(7):35-36.
[8]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钟本和,王幸龙,黄美英,等.我国无机磷化工的发展现状[J].现代化工,2010(8):21-22.
[10]谭万能,李志安,邹 碧.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分子生态机理[J].植物生态学报,2006(13):78-79.
[11]朱艳霞,魏幼璋,叶正钱,等.有机酸在超积累植物重金属解毒机制中的作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63-64.
[12]代 维.园林植物色彩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13]苏珊·池沃斯.植物景观色彩设计[M].董丽主,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4]冯觉平,鲁修文.磷肥生产中尾气氟化物对植物的污染损害研究[J].绿色科技,2011(4):33-35.
[15]张 波,孟光萌,孟紫强.空气氟化物污染对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的诱发[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