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珍 郝晓燕
(屯留县林业局,山西 屯留 046100)
屯留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缘,属于太行山系。全县辖11个乡(镇)、3个开发区,294个行政村、26万余人。总土地面积11.90万hm2,其中林业用地5.15万hm2,森林覆盖率28.30%。屯留县被长治市列为“1+5”城市群后,森林城市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屯留县的经济飞速发展,林业生产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长治市委提出以长治市城区为1,周边5个县城加入到“1+5”城市群建设思路后,屯留县作为长治市的西大门是“1+5”长治市集群建设的重点。随着2008年全省林业现场会、2009年全国林业现场会在该县的召开,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森林县城建设的成效已凸显出来,森林县城建设的意义和综合效益已被屯留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所认同。2010年屯留县出台了建设“屯留森林县城”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郭泽兵为组长、政府县长段树新为副组长的森林城市建设领导组,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森林县城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统一,在建设资金上每年列入财政预算2 000余万元,建设森林城市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近二年来,屯留县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是成立了以副县长贾林波为组长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指导组,成员单位由县城建局、县林业局、县园林局等组成,负责森林城市建设的组织、规划、督促、检查、奖惩等事项。其次是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对森林城市建设作了总体规划设计。第三是把全县分为四个建设区域,即森林城市建设主导区(以麟绛镇为主)、东部平原绿化区、中部干果经济林建设区、西部生态防护林建设区,四区的绿化建设以县林业局和园林局负责实施。目前,森林城市建设区的所有街巷、广场、空地、单位都已全部绿化,在县城东建成了城东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1hm2,树种有国槐、油松、北京栾树、法桐、合欢、黄栌、水蜡、白玉兰、紫玉兰、紫叶李、黄金槐、紫荆、木槿、榆叶梅、珍珠梅、樱花、丁香、刺玫、碧桃、西府海棠、红花王子锦带等各类树木11.20万株;花草有娃娃萱草、卧景、八宝景天、三七景天、福禄考、黑心菊、松果菊、金鸡菊、松下石竹、玉簪等10余种。在县城南部建成了城南生态植物园,占地面积80hm2,植物种类达到42种,和嶷山公园相互映衬;在城西建成了嶷山生态园,占地面积200hm2;在城北建成了瓶城水上森林公园,其中绿化占地面积33.33hm2,水域面积30.67hm2;在县城中心建成了府西广场游园及城西文化广场游园,绿化面积3.60hm2。并且特别注重了高大乔木的绿化比例,县城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m2,实现了乔、灌、花、草巧搭配,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森林景观。县城内及县城周边形成森林环境的林地有6处,面积达243hm2。目前,全县共栽植各类树木达46种、821万株,种植草坪面积60万m2,绿地、公园、景点处处可见。目前,屯留的县城及城乡可以说处处都被绿色环抱,每个角落都栽满了花草树木,每个小区和乡镇都建设有最少一处游园和景点。森林城市建设不但美化了环境,调节了气候,还为广大城乡居民游憩、锻炼、娱乐、交流提供了场所。屯留人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空前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小康秀美和谐新屯留”的奋斗目标。
屯留县在森林县城的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1)在森林城市建设中,街巷道绿化常绿树种比例过大,特别是麟绛东大街,全部为雪松,导致目前常绿树种过多,针阔叶树种比例失调。
2)高大乔木树种栽植密度过大,特别是屯玉路郭村段和麟绛东大街东脑的桧柏树存在着乔木栽植株距太小,密度过大,有的还出现了大树下面栽小树,这明显违背了科学规律,而且严重浪费了绿化资金。
3)在树种选择上注重名贵树种,而轻视了乡土树种。比如,雪松在屯留县适应性较差,成活及树木越冬有问题,但是其栽植比例过大,造成目前成活率低、长势弱、效益差的问题。
4)在县城内外营造的森林片林中,几乎全部是纯林,混交林很少,树种单一,结构单调,林分稳定性较差,森林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达不到森林县城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5)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管护水平低,管理不力,造成现在经营管理粗放的现状。近几年重造轻管现象比较严重,加之面积逐步扩大、景点增多,而管护人员少,导致破坏林地、景点、毁树折花现象严重、草荒现象普遍等问题。
6)对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性宣传不够,市民的思想觉悟还没有一个大的提高,街道两侧绿带及模纹践踏、损毁现象严重。年年补栽年年遭到毁坏。
屯留县的森林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而且和森林城市建设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要想建设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还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把建设森林城市的好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传单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之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使广大城市居民真正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2)改变观念,加大乡土树种的栽植力度,减少引进树种的品种和数量,实现乔灌花草结合、针阔混交,突破单树种绿化一条街巷的模式,最终并实现森林层次交叉错落、立体感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效益。
3)在绿化和治理模式上要结合土地、城建、农业、交通等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现“山、水、田、林、路、渠”综合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4)加大管护力度,确保绿化成果。在增加绿地的同时,县政府要考虑增加管护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制订严格的管护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确保把森林城市建成一流水平,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