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晓琴
太原理工大学 03060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机械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电子信息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数字化农业目标的提出,对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以求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在新时期出现的各种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策略,为我国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目前,尽管我国很多农业部门以及基层农业管理机构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重大作用有着深刻认识,但当前的信息技术往往只是应用于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网站建设等领域,而在农业需求较为普遍、广泛的农业机械领域,有关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缺少重视,且对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必要的研究。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需要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各项投资还远远不足,这直接影响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相比,我国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与应用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技术更新慢、信息化水平低、实用性不强等缺点,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开展。咎其原因,主要是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例如,国家有关部门过于偏重对平原地区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而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较少。两方面研究失衡也使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与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相脱节。
农民是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最重要的践行者。农民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农业机械信息化知识能力与水平,才能将农业机械信息化进一步推广,才可以更好地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认识到农民在农业机械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地位,结合当地农民自身知识水平以及农业技能现状,通过定期培训以及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机械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同时要强化农民的现代信息农业意识,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机械信息运用素质,使我国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信息技术更新慢、信息化水平低、实用性不强的弱点,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开发以及科研力度,拓展农业机械信息化研究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机械信息化运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不断培养新型农业机械信息化技术人才,不断拓展农业机械信息化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重大作用。
农业机械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在农业机械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紧贴我国“三农”问题,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的各种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开发、使用、维修力度与水平。另外,加强农业机械信息化管理,使电子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贴近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实际,便于各项科研成果推广与使用。
综上所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加快农业技术变革、更好地应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此,深入研究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创新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是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1]彭华.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2(10).
[2]蒋欢.GPS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2).
[3]李霞,王维新.虚拟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