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的实践

2013-08-15 00:49:13梁文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婚姻家庭案例教学法

梁文莉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与其他任何法学课程一样,婚姻家庭法这门课程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于一体,它既是民商法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特色和部门法学地位。众所周知,婚姻家庭纠纷占传统的民事案件的首位,婚姻家庭纠纷处理的工作层次又多在基层岗位,因此,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让同学们考虑到情景的因素,着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毫无工作实践经验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对婚姻家庭法的实践部分,头脑中没有丝毫概念,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如同雾里看花,模模糊糊;而对课程所涉及的理论部分,又会感到是一些条条框框,枯燥乏味。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笔者也曾做过一些改革,如播放精彩视频进行辅助说明,也曾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辅助。这些方法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对婚姻家庭法的实践部分却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触及,对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作用也不是很大。笔者认为,除传统的理论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之外,在婚姻家庭法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对策。

一、参与式教学法简介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国际援助研究时发现,只有让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援助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参与式理论的提出受到英国社会各界的认可,并迅速推广到其他领域包括教育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式教学法在西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随后,该方法在我国的专业培训和高等教育中开始应用,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1]如前所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扮演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成为问题的主动探索者、实践者和参与者,这样就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诚如Loris Malaguzzi所言,学习与教学不应该各自待在河的对岸,只是眼看着河流从旁流过,相反,它们应该一起登船顺流而下,通过彼此积极的交流,使学习者懂得怎样去更好地学习。[2]

在婚姻家庭法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目标是通过情景的模拟与参与,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的比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能力对自己走向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式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参与,逐步培养这些能力,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也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婚姻家庭法的理论与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婚姻家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前已论述,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协作性的参与方式来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列举参与式教学法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有:课堂讨论、头脑风暴、示范和指导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等十多种。结合婚姻家庭法教学实践,笔者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具体采用的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情景模拟表演

任何理论与知识的应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作用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所有的理论和知识都是苍白无力的。大学生所缺乏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掌握了一大堆理论而缺乏在情境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表演,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婚姻家庭法知识活学活用。如讲到结婚的条件和程序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交互扮演前来登记的准夫妻与婚姻登记员双方,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结婚的必备条件、禁止条件与登记程序等,同时还可以互换角色。最后采取同学对各自表现互相评价与教师总结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模拟实战中得到提高与锻炼。

(二)辩论赛的运用

同学们在学习婚姻家庭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两难问题,如国家应取消还是推行强制婚检,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为时尚早还是时机已成熟。这时候,如果仅仅由教师单独来讲,学生们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他们会觉得所有的处理方式都是理所当然的。而通过辩论赛,正反双方以及旁听的同学都会对这些两难问题有更深的感悟,会发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辩论赛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同学们去找大量的资料和相关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赛上正反双方唇枪舌剑,一来一往互相交锋,辩论赛后教师与旁听同学进行点评,整个过程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辩的能力,也提升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未知的欲望。

(三)模拟法庭审判教学

模拟法庭是实施婚姻家庭法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对实践中发生的真实的婚姻家庭案例进行模拟审判,让学生担任庭审活动中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律师、证人等角色,对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从各自担任的角色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模拟审判的实训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各种法律技能,这是一种可以让所有学生均能受益的实训方式。笔者在具体教学中曾组织学生模拟庭审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李金起诉离婚案以及其他的一些关于婚姻家庭的经典案例,让每一名学生均能有机会扮演各种角色。在每次组织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时,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他们都能够做到认真准备材料、反复进行讨论,担任好在审判活动中的角色。在活动结束之后的总结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能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四)法律诊所教学

“法律诊所教育”是首先由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法,它仿效医学院培养医生的方法,由法学院具有律师执照教师充当“医生”,学生跟随教师处理实际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的综合能力。婚姻家庭法课程的法律诊所项目采用的是“内设式诊所”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法律诊所中,学生直接与任课教师发生联系,在任课教师的具体指导下,为有关的当事人提供直接的案件代理服务,直至完成一件案件的全部代理工作。本门课程法律诊所目前的运行大致分为两个部分:1.教师教学部分:法律诊所的教学是以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中涉及到的不同案件类型进行展开,贯穿该类案件所涉及的实体法以及程序法,同时也会涵括一些具体的办案技巧。2.学生实习部分:法律诊所采用学生值班制,由学生接待现实婚姻家庭案件的来访来电咨询。法律诊所的最终发展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为一般的婚姻家庭案件出具法律意见书,能够提出简单的处理方案。在法律诊所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被代理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自主完成案件的代理任务,对案件代理的全过程负责,感受到压力和动力的同时,婚姻家庭法的知识和实务经验也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法律诊所教学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同和欢迎。

(五)小组案例讨论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是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来推动教学的。[3]教师在把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理介绍给学生之后,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小组案例讨论的教学法。首先把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教师精心挑选婚姻家庭法经典案例,启发每个小组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意见公布,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教师挑选的案例应该难易适中,案例过于简单,学生们都会的情况下,他们会感到没意思,降低小组讨论的兴趣。反之,案例过难,则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挑选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案例包括:黄健梅熊士林婚约案、新娘吉开桃诉新郎李本武强奸案、“典己救人”婚姻是否有效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讨论,同学们对婚约、结婚自由原则、附延缓条件的合同、事实婚姻、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等问题有了更深层的掌握。小组案例讨论的实质是一个了解案例、交流想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相互尊重、相互妥协、达成结论的一个过程。

(六)法律咨询实践

法律咨询是指提供法律知识问题的解答。由于法律的复杂性,非专业人士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需要求助于律师一类的法律专业人士 。我们的学生虽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律师,但是在学习了若干法律课程之后也可以为非专业人士提供一些专业的解答。笔者在学期末,婚姻家庭法课程即将结束之时,组织学生在校园里进行了一场婚姻家庭免费法律咨询活动。因为咨询的地点安排在校园里,前来咨询的都是其他院系的同学,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我姐姐婚前买的房子婚后增值了50万,现姐姐要与姐夫离婚,这50万姐姐要与姐夫平分吗?我爸爸在我 8岁时就与一个女人到外地生活了,我们姐弟三人全由母亲一人带大,请问我爸是重婚吗?我哥哥和嫂子刚刚生下一个小孩,嫂子是独生女,要求孩子随她姓,这可以吗?我的表哥和表嫂离婚了,小孩才两岁,应该归谁抚养呢?另一方又应该给多少抚养费呢?未婚怀孕能受到法律保护吗……虽然只是校园法律咨询,但是现场收集到的婚姻家庭法律问题数不胜数,同学们绞尽脑汁运用所学的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现场为大家解答问题,实在解答不出的就找老师帮忙。在现场法律咨询活动中,学生面对真正的实践考验,学生的能力也得到真正的检验和提高。

三、婚姻家庭法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效果分析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拓宽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真正沟通和交流起来,实现了教学互动。

婚姻家庭法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法学学科,注重理论的应用性。采取参与式教学法,过程中大大地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差距,[4]通过模拟庭审、诊所教学、案例讨论、现场法律咨询等方法,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个具体而又逼真的工作情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要调查、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他们的法律职业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与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相呼应,笔者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的考核方式,学生在实训活动中的表现占期末总成绩的30%,出勤率、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 40%。这样,既考虑到教学过程的评价,也考虑到期末的综合评价,以取代仅靠期末考核来确定学生该门课程总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学生上完婚姻家庭法课程之后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连续几届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等级均为优秀,学生的评价有:“课堂气氛很不错啊”“课程很吸引人”“建议每周多安排几节课”“上课好忙啊”。综上所述,在婚姻家庭法课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是正确的,它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能够使教师教得更好,学生也学得更好。

[1]陈华.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2]Edwards C, Gandini L, Forman G.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advanced reflections[M]. 2nd ed.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 Science, 1998.

[3]李斌. 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0,(5).

[4]杨晶照. 参与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践[J]. 科教文汇,2012,(10)(上旬刊).

猜你喜欢
婚姻家庭案例教学法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12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6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