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珍
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推广,心理问题的干预越来越重要,本文就2010—2011年50例心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47~80岁;其中高血压18例,冠心病30例,惊恐障碍2例;实施介入治疗8例。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护士要着装整洁,举止优雅自然得体,富有同情心,观察和随机应变能力强,情绪稳定,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要理论知识丰富,技术操作水平高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言语和肢体语言的充分沟通,与患者深入交流,了解其生活环境、性格特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减轻或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和忧虑,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安慰和保证,用已治愈的病例鼓励患者,让其燃起恢复健康的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用丰富的医学知识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相关疑惑。
1.2.2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疾病采取心理护理对策。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后,50例患者症状缓解均较快,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3.1 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和精神因素相关,患高血压后,伴随的心理方面的变化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恐惧和焦虑心理:主要担心用药后会一直依赖,长期用西药会对肝肾有不良影响,有时降压效果不佳或者血压出现波动时非常紧张;(2)依赖心理:可以是因为有病而一味要求被关心和照顾,也可能是过度依赖药物,忽视其他方面的调养,如坚持低盐饮食。护理时首先要与患者和医生充分沟通,最大限度解决患者的各种疑问,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对于有恐惧和焦虑的患者,再详细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完全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生活。过度依赖药物的患者,向其讲清高血压的发生和很多因素相关,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是,从根本上进行积极的防治更是重要得多。有些老年人常会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甚至觉着活着没有意义,要多关心体贴,为其寻找新的生活乐趣。
3.2 冠心病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生和预后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现今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A型性格较B型性格易患冠心病[1]。对于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护理:对于紧张和焦虑的患者,要加强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会对疾病的治疗不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目前的研究发现,冠心病和抑郁关系密切,但是,二者的因果关系不清楚,抑郁会加重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冰倩人格特征不健全者,可诱发重性抑郁[2]。所以,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的状态十分重要,必要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抑郁。很多冠心病患者会出现恐惧,尤其有心绞痛发作时,严重时有濒死感,患者极度恐惧。此时可以给予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使用快速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同时让患者通过缓慢呼吸来放松,告知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会缓解症状的,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随着技术的进步,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为患者接受,其快速开通犯罪血管,缓解或者消除症状,减轻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损伤。由于患者术前症状重,介入治疗又是有创的侵入性操作,有时术后体内留置支架异物,患者均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极其重要。首先是术前的焦虑,患者多担心是否会恢复正常,是否会出现手术意外,手术时是否会痛苦,手术费太高,生活会受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进行疏导,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术后要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治疗成功的消息,同时将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要避免盲目乐观,不遵医嘱,从而发生意外的情况。要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充分关注股动脉穿刺绝对卧床的患者,有腰痛的患者和烦躁不安的,要及时处理,排尿和排便困难者要协助患者,避免出现意外。有些患者会因为过分担心而拒绝或消极对待循序渐进的锻炼,要讲清早期适度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鼓励适当活动,促进其恢复。
3.3 惊恐障碍 又称间歇发作性焦虑,基本特征是严重焦虑(惊恐)的反复发作,焦虑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或者某一类环境,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3]。患者有强烈的恐惧体验,对再次发作有持续的焦虑和关注,有求助和回避行为,一般历时5~20min。因此,许多患者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再次发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惊恐障碍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与环境也密切相关。患者经常因为心悸胸闷以及心前区疼痛而害怕会因心肌梗死或窒息突然死亡,这种恐惧加重了焦虑情绪,使症状发作更加频繁。因此,常由120急救车送到医院急诊或者收进心内科病房住院治疗。通过倾听来寻找患者的认知方面的问题,通过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和介绍一些已经治愈的病例,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担忧,患者的焦虑明显减轻。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策略,会使患者症状较快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轻社会负担。
1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3-302.
2 龚绍麟.抑郁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
3 江开达,马弘.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 (实用版)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