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2010年,教育部确定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云南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改革的试点单位。至今,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已揭牌成立,开放大学建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不仅具有以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为基础建设开放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必须开辟区别于省级区域开放大学的建设路径和途径。
1.满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中心城市经济的基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外围的第一产业逐渐被第二、三产业所取代,这一现象在中心城市尤为明显。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引起技术结构的变化,许多产业部门的简单劳动转变为复杂劳动,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经验型手工劳动变成知识型、智能型劳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的变化,要求劳动者必须主动去接受培训,掌握新的职业或新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城市中的一些企业,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革,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必须积极为在职的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无论是对于劳动者本身,还是对于企业来讲,都迫切要求提高劳动者对就业与专业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这种现实状况赋予教育以新的使命——为劳动者(“工作成人”)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获得就业与转业的知识和技能。
2.满足“新市民”素质提升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中心城市,成为“新市民”;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心城市“新市民”呈几何倍数增加。中心城市的“新市民”的急剧增长,对教育提出新的诉求,“新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得到教育提高,“新市民”需要培养新的思想观念来适应城市生活,“新市民”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新市民”自由度和闲暇时间增加需要教育来丰富生活内容。通过教育提升“新市民”素质,对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建设和谐幸福城市至关重要。
3.开放大学是满足上述需求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市民”素质提升的需求,要求继续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根据社会需求,创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继续教育类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目前的中心城市继续教育领域,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培养规模、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大、服务全体市民和社会大众、学习群体广泛的电大办学系统为基础建设的开放大学,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正是中心城市完善当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载体。
1.远程学习环境。相对于省域所属城市及乡村,中心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口比例较大。同时中心城市网络普及率高,如截至2011年底,深圳有797万名网民,普及率达到76.8%,成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这些都为教育受众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营造了浓厚的远程学习氛围。
2.教育教学资源。一是中心城市往往是省域内高校等继续教育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集中地,不仅便于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而且便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师资和高级技术人员的聘请;二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社会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作为城市人口集聚地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市民”素质提升的需求,以及高于省域农村的收入水平,使其教育需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持续增高,教育对象规模巨大。
3.开放教育基础和经验。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出现的部分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揭开了在中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序幕。尤其是这33年来,中心城市电大为电大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逐渐形成自身的鲜明特点,为全国电大的开放教育工作提供了许多经验。与不得不侧重于管理的省域电大相比,中心城市电大由于地域和网络发达等原因,更加注重教学实体建设和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经验。
1.以在国家开放大学总体框架下的错位发展为原则。中心城市开放大学建设必须纳入以国家开放大学为核心的开放大学体系,遵循“统一战略、共同平台、资源共享、相对独立、各具特色”运行原则。在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方面,与国家开放大学实行“错位发展”,即国家开放大学已经建成运行的专业,要充分利用,不再重复建设;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自主开设专业和课程。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要围绕学习城市建设需求,除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公开课程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行业等的合作,培育以需求为导向的远程培训项目,积极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大力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活动以及社区教育、干部在线培训等工作。
2.以地方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重点。中心城市开放大学建设涉及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开发与建设、办学体系建设,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基于开放大学在中心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功能,以及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开放大学建设已经不再是狭义的教育发展任务或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而是广义的社会发展范畴,或者说是改善民生、促进人本发展的社会工程。这就需要政府在开放大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政府要确立开放大学在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骨干地位;二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开放大学对全市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三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开放大学网络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学习中心的建设;四是政府要崇尚和激励创新,大力提倡全社会参与学习型组织甚至是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3.以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需求为目标。随着中心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农村比重较大的省域相比,市民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需求更加多元。许多高层次人才通过攻读第二学历等形式来更新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大量一线的在职人员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来适应岗位要求、增强职业技能;更有为数众多的普通市民需要通过休闲文化教育来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中,许多人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谋求新的发展。因此,中心城市开放大学需要通过覆盖城乡的办学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各类人群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
4.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与省域开放大学侧重管理不同,中心城市开放大学应更加注重教学实体建设,尤其是强化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选择重点建设的专业,并带动相应的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布局结构、侧重点、路径和措施等。要整合利用好电大已有的学科和师资队伍存量资源,在全面清查、梳理电大开放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师资存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以及自身的专业、课程、师资等现状与发展前景,采取保留、调整、撤分、合并、新建、培育等方式,构建学科梯队、专业梯队、课程梯队,使之成为开放大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专职教师进行有效的系统化整合,形成专业化的学科梯队和比较稳定的教学团队,使之成为开放大学师资队伍的基本力量。
5.以打造中心城市开放教育特色为方向。中心城市开放大学只有立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需求,充分发挥电大在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中的优势,利用中心城市网络和信息技术发达、市民学习需求旺盛、交通便利等优势,努力打造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与机制,形成中心城市开放教育特色,才能具有活力和实现健康持续发展。首先要凸显开放性。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和教育资源的开放,为每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人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积极参与终身教育“立交桥”建设,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平台和社会化服务。二是要实现现代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奋斗目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设覆盖本市城乡、扎根于社区的数字化学习中心,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真正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大学。三是要体现适用性和灵活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开放灵活的办学模式;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和建设具有行业、区域性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完善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新模式;形成适应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需要,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四是要注重服务多样化。强调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在职、在校、在家,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1]黄雪琼.论城市化与社会文化教育之相关[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2]李慧玲.城市化与成人教育关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深圳特区报.深圳成为全国网络普及率最高城市[EB/OL].http://news.timedg.com/2012-08/31/content_11871198.htm,2012-08-31.
[4]任为民.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
[5]余善云.略论开放大学的学科建设[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6]杨志坚.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1,(5).
[7]陈鲁雁.探索区域性开放大学的建设发展模式——以云南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为例[J].云南电大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