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3-08-15 00:53:10徐汉云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过敏消化道

刘 云,徐汉云

(江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南昌 330006)

近年来,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岁内的婴儿以牛奶过敏为主要过敏原,在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为2%~5%[1]。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等,其次表现湿疹及呼吸道症状(喘息、咳嗽)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目前皮肤点刺实验及特异性IgE检查对于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只能是提示作用,而食物激发及回避实验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2]。本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29 d~15个月(29 d~6个月66例,7~15个月13例),体质量4.5~7.3 kg,病程5 d~4个月。其中牛乳喂养65例,混合喂养12例,母乳喂养2例。临床主要表现:腹泻、呕血、便血、呕吐、腹胀、湿疹,咳喘等。均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喂养史、实验室检查(特异性IgE检查)及食物激发与回避试验阳性而确诊。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详细记录病史、喂养史及母亲的饮食情况;测量患儿体质量,完善血常规、血清总IgE、肝功能、心肌酶谱及血清食入性特异性变应原IgE等检查,患儿行凝血功能检查及大便培养,22例患儿行电子胃镜检查。

1.2.2 治疗方法

治疗上均采取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停止普通牛奶喂养,60例改为深度水解奶粉喂养,19例改为豆奶粉喂养。

2 结果

79例患儿表现为迁延性腹泻病26例(32.91%);慢性腹泻病10例(12.66%);呕血15例(19.00%);便血7例(8.86%);呕吐9例(11.39%);腹胀6例(7.59%);夜间哭闹3例(3.80%);湿疹2例(2.53%);咳喘1例(1.27%)。35例患儿存在营养不良(体质量低下型,中~重度),30例存在轻度~中度贫血,14例患儿血小板计数升高,8例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5例患儿IgE阳性,29例患儿存在低蛋白血症,10例患儿有肝功能异常。22例行胃镜检查,其中13例患儿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滤泡样隆起,病理检查示轻度~中度慢性炎,1例病理示嗜酸性食道炎,2例病理示嗜酸性胃炎,6例病理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均于改变饮食后2周左右临床症状缓解出院。

3 讨论

牛奶蛋白过敏是指机体对牛奶蛋白的高反应性,有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3]。由于婴儿消化道黏膜发育不成熟,消化液分泌不足,肠壁通透性较高,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至肠道屏障损害,更容易使胃肠道黏膜形成免疫炎性反应,从而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可涉及多器官系统。1)皮肤: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泻、血便、腹胀、喂养困难等;3)呼吸系统:流涕、鼻塞、咳嗽、喘息,甚至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其中皮疹、咳喘为常见的过敏症状,容易被临床医生识别,而消化道出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无特异性,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本研究中79例患儿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共73例,占92.4%,其中腹泻36例,占45.57%;消化道出血22例,占27.85%;腹泻是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常见消化系统表现。国外有研究表明,牛奶过敏引起的胃肠道症状是由非IgE介导的[4]。本研究结果提示,腹泻按常规治疗无效或合并皮肤湿疹、消化道出血者应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如患儿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哭闹,提示在排除消化道畸形等其他疾病后,亦应考虑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由于长期腹泻、呕吐等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因此应尽早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给予及时治疗,以减少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

详细的病史询问对诊断牛奶蛋白过敏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中患儿大多有牛奶喂养的病史。双盲食物激发与回避试验是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5]。但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常结合病史、皮肤点刺试验、血清总IgE测定、食入性变应原IgE检测和牛奶回避、激发试验来诊断牛奶过敏。具有特应质和食物过敏家族史的婴儿是发生牛奶过敏的高危婴儿,应尽早进行预防和干预。

坚持母乳喂养,特别是单纯母乳喂养,延迟添加辅食时间,是临床免疫和营养学家推荐特应质婴儿最佳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经济实用的预防措施。但是本研究中,也有2例母乳喂养的患儿诊断牛奶过敏,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母亲有大量的进食牛奶的经历,所以建议该情况患儿母亲尽量避免牛奶饮食。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根据婴儿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及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程度选择适当的低敏(无敏)配方奶粉。目前,主要有3种婴儿配方奶(豆蛋白配方、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症的患儿。深度水解配方奶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下婴儿的速发性牛奶蛋白过敏(非全身过敏反应)、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特应性湿疹、胃肠道综合征和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豆奶粉首选用于治疗6个月以上婴儿的速发性食物反应、胃肠道综合征或不伴生长发育障碍的特异性皮炎。氨基酸配方奶首选用于过敏性和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不能以免乳糖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或其他哺乳动物奶(如骆驼、马、驴、山羊、绵羊)、牛奶糊、燕麦奶粉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症[6]。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待症状缓解3个月后逐渐过渡为部分水解配方奶喂养及普通配方奶粉喂养。

总之,牛奶蛋白过敏在婴儿时期很常见,由于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无特异性,应加大母乳喂养的宣教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才能尽量减少高过敏风险婴儿过敏症的发生。

[1]HØst A.Cow’s milk p rotein allergy and intolerance in infancy.Some clinical,epidemi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pects[J].Pediatr Allergy Immunol,1994,5(5 S1):1-36.

[2]De Greef E,Hauser B,Devreker T,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in infants[J].World J Pediatr,2012,8(1):19-24.

[3]Herz U.Immunological basis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8,47(S2):S54-S57.

[4]Nocerino R,Granata V,Di Costanzo M,et al.Atopy patch tests are useful to predict oral tolerance in children with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elated to non-IgE-mediated cow’s milk allergy[J].Allergy,2013,68(2):246-248.

[5]Koletzko S,Niggemann B,Arato A,et al.Diagnostic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of cow’s-milk protein allerg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ESPGHAN GI Committee practical guidelines[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2,55(2):221-229.

[6]Kanny G,Moneret Vautrin D A,Flabbee J,et al.Use of an amino-acid-based formula in the treatment of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and multiple food allergy syndrome[J].Allerg Immunol(Paris),2002,34(3):82-84.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过敏消化道
过敏8问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0:34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3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4
猪的消化道营养
人为什么会过敏?
好孩子画报(2016年4期)2016-11-19 08:41:24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