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3-08-15 00:50黄玉军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黄玉军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精神信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代代相传,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格个性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孟子的“以心尽性,以性合道,以道事天”,董仲舒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王夫之的“惟天有道,以道成性,性发知道”,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强调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协调。强调人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调整自然,才能使个体和社会得以保持变化和发展,才能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天人合一”虽然是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但它是把人作为中心来考虑的。人在天地之中是最重要的,只有人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1](P11)指出圣人的行为不仅要符合“天道”,而且应以实现“天道”的要求为己任。孔子也曾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是客观存在的,但“道”要人来发扬光大,要人在实践中去体现它。“天人合一”的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认识前提。

(二)“修己以敬”——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气节与操守。《礼记·大学》中第一句话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概括出“大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以至达到至善的程度。

1.仁爱忠恕

“仁”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成为中国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起初停留在家庭范围,指孝悌之仁,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后来将这种爱扩大到社会上其他人,称之为“博爱之仁”,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博爱之仁”的中介环节是“忠恕”,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就是“忠恕”。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仁爱之道”、“忠恕之道”,解决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对加强当今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诚信知报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在为人处世上特别强调“诚信”。“诚”是真实不伪,“信”指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言而有信。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诚信逐渐成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人立身处世的基本道德条件。《左传·成公十七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把“信”作为一个人在世上立身的准则之一。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把“信”看做“吾日三省吾身”之一省,又将“信”列入“文、行、忠、信”四教之一,还将“信”当做“五德”之一。在《论语》中,孔子还反复强调“人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信”不仅是人立身处世的原则,它还是人重要的交友之道,朋友之间最看重的就是“守信用”,所以,中国人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中华民族还倡导“知报”,即知恩图报。在世俗生活中,知恩图报是公认的美德,忘恩负义则总是受到人们的唾骂和谴责。

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毒奶粉、毒馒头、瘦肉精、“达芬奇”事件等比比皆是,直接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市场经济秩序。大学生中作弊、造假等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髓,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三)刚柔相济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曾说:“中国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体运行,具有刚健不息的性质,君子也应该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格。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知难而进、积极进取。所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仲尼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3]就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主张刚柔相济,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即君子应当有高尚的品德,但处理日常事务时不要固执己见。这种为了道义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奋进的源泉,也有益于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呼唤传统文化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经济,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种知识、技能、素质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这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国际上,提出了培养人才的三要素,即to know(知识)、to do(做事)、to be(做人)。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教育要围绕四个基本要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些都是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类教育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有崇高的价值观念和良好人文素质的人。

作为承担人才培育重要渠道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教育部在199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部分院校首批设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涉及53 所学校,至今已扩大到93个,遍布在近150 所高校。在所在学校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基地组织实施的文化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体现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了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撞击,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们在教育理念、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相对匮乏,对于中国传统优秀道德规范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实践,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主流价值取向不够突出,核心价值不够鲜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现象比较突出,天之骄子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金钱权威的崇拜远远高于对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并且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 后,不少人是独生子女,在整个家庭的全面呵护中长大,这使他们心理素质欠佳,社会责任感较弱,在生活和处事方面“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缺乏艰苦奋斗传统,享乐主义滋生。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的教育部门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正是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才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价值观念与体系多样化的情况下,许多人内心的迷茫和空虚需要传统的文化精髓去填充。因此,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还需要政府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需要社会和学校良好环境的支撑,特别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在社会、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协作下,才会使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4]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关键是看师资队伍的素质。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是否具备多层次、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拥有的人文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产生价值的认同感,并自觉地效仿与养成。

但是,当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而许多学校在选拔青年教师时往往重视专业素质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人文素养要求。因此,要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必须先从教师着手,在广大教师中倡导人文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注意从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专业课和选修课,增加和提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各类课程,并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引导学生在钻研科学的同时学会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为改变近年来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单一,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人文素质课在教学计划上所占比重偏低等现象。各级大学要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建设,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拓展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更新中大力突出历史意识、时代意识和未来意识,要重视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尤其是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原典的学习,增强学生批判性地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创造性地弘扬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通过鼓励和支持老师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服务他人和贡献社会。

(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目前各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尚处于举办学术报告,组织活动的阶段,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也只是零散地、粗浅地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不能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2005年10 月10 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最后统计显示,有五成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二成人无所谓,二成人走中间派,仅有一成的大学生关心传统文化。”[5]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加强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传统文化纳入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地多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以课程为载体,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悟其精华,弘扬其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严于律已、善待他人、关心社会的社会所需人才。二是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培训。现在许多学校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质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的教师队伍,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工作。三是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在学校的校园、教学楼、餐厅、宿舍等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做成网页、网站,利用动漫、视频等手段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宣传空间。四是将传统文化跟中国的各种民族节日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感受中国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崇敬之情和仁爱之心。另外,高校应充分利用资源,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深刻认识和较高素养的专家学者,举办有影响力的讲座,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四)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主要指课堂教学以外的课外文化,包括自然环境布置、人际关系、学术氛围、制度文化和课外活动等,高校校园文化是各高校世代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它能够弥补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不足,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著名学者涂又光提出了“泡菜理论”。他认为,大学就像一个泡菜缸,泡菜缸里有什么味道的泡菜汁,就会泡出什么味道的泡菜。相应地,大学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

校园文化是自然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与统一。在校园文化中,自然文化——学校的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应为师生提供最优美和自然的校园环境,能够帮助大学师生亲近自然,使学生在人格、修养、志趣等方面得到陶冶和升华。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要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切入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广播、影视、报栏、专刊等建设,鼓励和支持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学习,了解国情、民情,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标志之一。

(五)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地方高校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其对人的熏陶功能。首先,在校园建筑,校园道路、校徽、校歌等命名中,既可体现浓郁的地域特色,又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其次学校可组织专家队伍编写地方文化教材,精选研究地方文化的教师开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开展地方文化的讲座、论坛,使广大学生受到地方文化的熏陶。第三,可以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地方文化研究和地方艺术研究等社团组织,引导他们从历史、人文、建筑、社会管理、遗产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和调研,举办各种民间文化和艺术展览,出版报纸和其他宣传材料,广泛宣传地方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措施,有效地避免了人文知识教育的枯燥性,增强了人文教育的亲合力。

总之,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更需要呼唤人文素质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包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前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1]陈戍国.四书五经(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661.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74.

[3]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0:945.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97.

[5]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5):56 -59.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