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国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关注和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其理论内涵、历史定位、践行路径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科学发展观实质是探索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动力以及社会发展模式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发展理论。当前学术界从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发展观,取得了诸多有益的理论成果。归纳、梳理、总结这些理论成果,有利于科学诠释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理论内涵,有利于以更加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践行科学发展观。现将社会发展视角下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述评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全新范式,它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性地继承超越了传统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当前学界主要从以下研究角度重新诠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与理论内涵。
人学角度下的社会发展范式变革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生成的主体则是“现实的人”,从马克思人学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重新诠释了其历史定位。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实现了从“征服与报复”到“人化自然”的转换,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实现了从“物化关系”到“互助友爱”的切换,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分裂状态”到“和谐社会”的转换,在人的解放问题上实现了从“单向度的人”到全面且自由发展的人转换,它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的范式转换与革命。[1](P1-3)
价值论角度下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论。价值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研究须重视的问题,从价值论的视角考察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评价标准问题、价值目标的再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从生产力、制度和人的发展三个层面建构了符合人类需要和历史前进方向的科学的完善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2](P16-18)有的学者则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发展的价值评价标准,“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总体性的评价标准,“全面”、“协调”、“可持续”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科学发展观扬弃以往的社会发展观,内在的蕴含了生产力标准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准,对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丰富有重要意义。[3](P80-84)
整体性框架下的发展论。整体性分析方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学界主要从理论的完整性与认识的连续性出发,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以及发展,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入认识。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性出发指出,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牢牢抓住发展的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全面、协调”与“统筹兼顾”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4](P5-7)
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尝试回答实现怎样的社会发展和如何实现社会发展的问题,形成了诸多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比较其与国外社会发展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逻辑关系,通过比较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与理论特征。
首先,科学发展观与国外社会发展理论的逻辑关系。从科学发展观与国外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可以洞察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先进性、优越性与科学性。有的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思想,而且以其人民性而在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经济增长论”,而且以其系统性而在发展内涵和发展方法上超越了西方当代发展观的“综合发展观”和“整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但扬弃了西方传统发展观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以其和谐性而在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上超越了西方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5](P83-87)
其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思想的逻辑关系。中国传统发展思想不仅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文化渊源,也使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的学者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影响和规范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尽管这种社会发展观存在不足,但科学发展观作为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唯有植根于民族传统的思想与文化,才能有充足的养分茁壮成长,才是符合国情发展需要的、能够指导国家建设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6](P5-8)也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典范,从理论渊源来看,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科学发展观不仅承继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古为今用的民族性,而且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体现了推陈出新的创新性,更顺应时代潮流而借鉴国外最新发展理论,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开放性。[7](P15-19)
最后,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逻辑关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范畴,探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厘清理论的共性与特殊性。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四个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8](P1-2)研究列宁社会发展思想有助于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色彩。有的学者指出列宁开始用“发展观”、“发展学说”、“发展观念”等范畴来阐释和表达唯物辩证法,他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及特点,而正是这些理论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9](P62-66)毛泽东解决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借鉴。有的学者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视角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深化了毛泽东对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推进“四大建设”,丰富了毛泽东对发展内涵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多快好省”建
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创新了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动力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了毛泽东对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认识。[10](P139-144)学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包含的丰富的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不仅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做到“五个统筹”将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走上文明发展道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推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11](P47-48)“三个代表”思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有着逻辑的连接性。有的学者则认为,两者在实践上的逻辑衔接是科学发展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贯彻和在贯彻中的经验总结;在认识上的逻辑衔接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合乎规律的深化;理论上的逻辑衔接是二者都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的必然结论。[12](P98-100)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与思想保证。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学界主要从中国现代化、“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等角度展开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蕴含了历史性、动态性、全面性的特征。
首先,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现实性的理论范畴,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其不仅在理论生成和理论创新上与现代化紧密联系,而且也要围绕现代化主题展开实践。关于现代化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生成,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的理论;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理论;科学发展观通过创造性地回答“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理论。[13](P14-17)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的学者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全过程,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14](P15-17)
其次,科学发展观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思想决定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提升物质生产水平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只有促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实现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只有加强社会建设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只有加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才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理论精华,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充分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15](P9-12)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有的学者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置于社会全面建设进程之中;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适时适度、积极而审慎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长远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得以保存和延续,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前途更加光明。[16](P1-7)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先进文化,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从一个崭新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就必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正确的文化政绩观,合理统筹文化各领域的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创新。[17](P59-63)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学界主要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关系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18](P142-143)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建设,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基础,生态文明观是表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就离不开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19](P90-95)
最后,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等问题。社会发展实质是科学回答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社会发展动力以及社会发展价值指向等问题。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理论诠释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指明了当代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依靠什么样的发展动力,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的问题。学界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道路等问题的内在联系。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问题。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就是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即追求民生幸福的最大化。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满足社会主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并指向主体的理想要求。面对互相冲突的多重价值体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崇尚以人为本,关心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和命运,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是一个全新的价值世界,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价值选择。[20](P24-26)关于当代社会发展道路的现实问题,有的学者则指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改革发展、开放发展、科学发展、稳定发展、和平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发展。[21](P17-21)
[1]张卓.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范式——一种社会发展分析范式的新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0(10.
[2]李天敏.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J].湖北社会科学,2004(9).
[3]刘曙光.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视野[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
[4]徐鸿武,魏宛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J].红旗文稿,2008(22).
[5]李曙新.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对西方发展观的扬弃与超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1).
[6]裘士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差异[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4).
[7]周建标.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典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
[8]司晓博.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
[9]孙跃纲.列宁的发展学说与科学发展观[J].攀登(双月刊),2011(1).
[10]赖亦明.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11]周建瑜,焦建宇.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理论前沿,2004(23).
[12]程家明,周振国.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衔接[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21(5).
[13]范印华.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J].求是杂志,2006(6).
[14]徐崇温.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15]冷溶.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求是杂志,2006(14).
[16]师泽生,梁磊.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6(5.
[17]赖宏,谢昌荣.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18]伍志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J].江汉论坛,2007(4).
[19]杨长福,刘珍,雷春燕.生态文明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
[20]杨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J].湖湘论坛,2009(2).
[21]赵曜.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