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平,云付平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但是,理论的作用效果不是源于自身的一厢情愿,也不是仅仅靠心智就能达到目的的,它需要现实的推动。“在政治上利用一切社会领域来为自己的领域服务,光凭革命精力和精神上的自信是不够的。”[1](P13)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只能是行动中的空想者,它除了给现实涂抹一层诱人的空幻色彩以外,再也不会有更大的影响了。因此,“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P11)“思想的现实”和“现实的思想”要融为一体,如果“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精神生活也无实际内容”,那就根本谈不上思想贴近现实或现实贴近思想。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揭示了思想和现实的关系,对于客观认识当前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关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多重变化,面对思想和利益的多元激荡,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多层面的问题,正确处理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尤其重要。
通常情况下,理论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获取的新的生产能力的思想总结。因此,它不能把问题想象得太简单,不能把各个环节描述得太浪漫,不能把现实生活刻画得太幼稚。这种源于现实的思想,既要反映实际,又要探寻社会未来;既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又要揭示现实社会的矛盾;既要瞩目社会的大视野,又要兼顾个人的小天地。
第一,思想要体现社会之需。人类的思想植根于人的实践活动,它以理想性的追求反观现实的存在,以历史的大尺度反省社会的进程,以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求反思社会现实。尤其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它使人由眼前推及长远,由个人推及社会,由现实推及理想,它强调实事求是,“制事者因其则,服药者因其良,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2](P13)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都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支撑;国外历史上,日本明治维新、俄罗斯彼得一世改革、20世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等,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变革,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思想源头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改革的现实原因可以从实践中把握,而改革的绩效基本上与思想和社会现实的贴近程度成正比。在我们的改革中,思想体现社会之需,关键是我们的党要有“共同语言”,我们的国家要有“统一意志”,我们的人民要有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思想要反映人类之思。在社会发展中寻找理想的未来和美好的前景,会使很多人在心中筑起超越现实的思想界碑,中国古代的“使人安身立命”、西方社会的“使人崇高起来”,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使人全面发展”,都是随着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心理期待。中外思想史上,都曾有人极力追捧历史起源处的朴素秩序,认为那才是最有序的生活状态。他们认为,知识的增加和欲望的膨胀造成了人性淆乱和思想疏离,倒不如返朴归真回归原始。这种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焦虑感和走出困境的别样心态。不难看出,由于人的认识的复杂性,对现实的追索和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本来可以无边界的思想理论之间以及本来可以无国界的学科之间会形成“相隔的文化单位”,使思想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由于认识的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上的局限性,思想不一定完全表达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轨辙,也不一定完全表达人的思维的本意、本质和本原,它可能是一种“全面的肤浅”,也可能是一种“片面的深刻”;它可能与现实“亦步亦趋”,也可能与现实“异步异趋”。当行为主体通过“义理”来思索现实时,当他通过“考据”来体验现实时,当他通过“辞章”来表达现实时,都难免出现偏差。因此,思想反映人类之思,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依此而论,在当前的改革中,允许出错、允许试错、允许改错,乃是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
第三,思想要体现话语力量。思想是靠语言表达的,语言的深刻性和洞见性是思想深邃的重要表现,思想的燧石能否敲打出火花,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力。历史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学说曾把儒学价值观念和意义准则提升到绝对的高度,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境界和表达方式。但是,当这一套思想形成了数字化、简约化的词语系统时,又会让不少人放弃追问其合理性的动机,承认这种标准化的强制力量对个人性灵的约束和规范,思考的惰性就可能会出现。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提炼,要从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经验教训。不少人也认识到我们现在描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够精炼,学理性很强,却不易入耳入脑入心。摆在社会面前的任务是如何简缩章句,练达文辞,在内容上体现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在文本上达到易记、易懂、易落实,在绩效上实现易考核、易评估,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力,使群众在现实的濡染中达到精神上陶铸灌辟,理论上转识成智,行动上致之轨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性不能丢、方向性不能丢、实践性不能丢,不能刻意翻空出奇,使思想浮泛为文辞。要借助群众的实际利益与经典的知识话语,以润物无声的作用效果把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知识和信仰保留在日常的话语体系中。提炼的结果是保留精髓,而不是变成缺乏内在信仰、缺乏生活意义的徒具外形的条文,不是变成悬浮在生活世界之上的文字材料,而是与社会秩序和结构相符的语言体系,是诊断和批判社会问题的工具;它不仅是人生的经验,也是生活的准则;它应该成为老少咸宜的长期有效的读物,成为人们思想和信仰的底色,今后无论如何皴染,都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第四,思想要掌握群众。理论是用来说服人和引导人的。但是,在人类思想极其活跃、现代科技提供多种实践手段的今天,如果仅仅把改革思想说成“明明在天,照临下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之类的不证即明之语,那就有点强词夺理了。理论不能仅仅是抽象的逻辑和高深的内容,它的生命力在于影响群众。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P9)思想要掌握群众,就要赢得人心,就要体现顺乎时代发展的特征,特别是要体现出自身的指导力。思想不应是高悬在天空中的“神衹”,它是生活“意识”的总结;思想不应是流布于社会中“预言”,它是实际行动的指南;思想不应是某一个人的行动理念,它是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然而,思想掌握群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改革开放前夕,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中,不难体味到解放思想的艰难;改革开放之初,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看法、有关经济特区的争论等,让人们看到思想的提升和现实的创造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过程中,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关于“左”和“右”的争论等,也显示出理论创新的艰难。时至今日,社会上还不时散发出各种观点和怪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几十年的改革中,思想主流是向上的,基本走向是健康的。即使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可能是由于对改革寄予过高的期望,也可能是期待更美好的改革前景,其价值取向大多是善良的。
第一,思想贴近现实是一个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一般而言,理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不是自己标榜的,它的地位不是自行认定的,它不能自命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这种情况只能是理论上的自闭症,是自损活力的表现,是理论上的“自我癫狂”。理论应该不断校准方向、纳新内容,应当经常自我检点,看哪些符合现实、哪些不符合现实、哪些需要随着现实的发展而更新和变化。改革中经常遇到新问题,它不断地挑战已有理论,也推动着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之初,不少人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由于我们的认识不成熟,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这一理论的实施也遇到不少实践上的难题,后来是边干、边改、边思考,我们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思想反映实践,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主义建设的每一步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第二,思想贴近现实是一个如何提高效能的问题。思想的力量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不以过高的言辞吊群众的胃口,不以虚假的想象给人以心灵上的慰籍。思想与现实融为一体,才能展现出思想的魅力和现实的真切,当思想与现实有明显的反差时,损害的往往是现实的社会制度。思想价值的彰显,理论内蕴的表达,都是在实践中印证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事实上,一切真实的、穷尽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立起来。”[3](P341)思想贴近实际,首先是把现实问题真实地表达出来,它不仅是现实问题的折光,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改革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依据对现实的恰当判断解决的。如:关于私营企业主可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曾经是改革中面临的难题,有人把它上升到影响党性的高度,后来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地解决了,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关于人权问题,既是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权写入宪法,对财产权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关于理论创新,也是为了解决思想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使思想符合实际,使认识贴近实践。
第三,思想贴近现实还是一个实践策略问题。随着形势的变化,实践策略也会变化,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多次述及。“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P681)1848年,面对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面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即使在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仍然坚信新的革命高潮会很快到来。然而,到了1852年底,他们所期待的革命高潮也没有出现的迹象。在反复审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原来的估计过于乐观,新的革命高潮短期内不会到来。于是,提出积蓄力量,改变思路,转变斗争策略等。这是对当时超前、冒进所做的检讨。然而,这一颇为中肯的看法,却屡屡被质疑、被非难、被误解,不仅当时的一些人有不同的解释,在今天的改革中仍是杂音不绝。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明确提出,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地点条件为转移”。“真实的东西并不在感性的表面上。尤其是在一切居科学之名的场合里,理性都不可以沉睡着,反思必须得到应用。谁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世界,世界就对他显示出合理的样子。”[4]中国渐进式改革策略的选择,既避免了大起大落,又较好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实际,体现了思想上的洞见和卓识。
第一,现实活动的方向要靠思想来引领。现实生活的各种行动都有一个思想前提,甚至那种看似没有寄托的漫无边际的行为,也会表达一种晦暗的思想倾向。康德说:“自然的历史从善开始,因为它是上帝的作品;自由的历史从恶开始,因为它是人的作品。”[5]尽管这一观点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任何思想都有现实源头,并对现实产生影响。就个人而言,他的行动是由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在他心中有一个道理支撑着,他可能“事体极时观妙道,人情尽处看天机”,可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可能心仪老庄,志在通玄,其背后都有各自的思想潜质。就社会而言,由于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内涵极其复杂,人们对思想进程的诠释和摄取重心也有很大差别。在国际共运史上,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传统形式到现代形式,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的。而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失误,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也可以从脱离马克思主义或误读马克思主义中找到答案。我们现在讲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的引领功能。
第二,现实活动的绩效是要靠思想来提升。思想提升现实,在社会发展的许多阶段都有表现,并受到长期的传统心理的影响。思想对现实的提升和总结,会缩小现实“背景”而扩大现实“前景”,借用马克思的话来描述,这个时候,“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3](P720))比如:在政治思想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一贯主张“道”尊于“势”,也一贯主张“德”高于“位”,认为外在事功的表现乃是内在德行修为的结果,是思想认识上的升华。就社会思想而言,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群”、“己”之间的关系思之甚深,对于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如何求得妥善的安排极为措意,显示出对社会行为的提升。就经济思想来看,很多人关注在“均”与“富”以及“管制”与“放任”之间如何求得稳定的平衡点。这是对经济活动的提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问题,都倾向于以主体转化客体,以主体作为思考问题的主轴,致力于以主体的智慧提升现实。这一方面显示出思想的宏远旨趣,另一方面又带有乌托邦性质。
看看当今的改革开放,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是思想的引领,也是靠思想来提升的。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3](P693)这一段被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奉为经典的语言,表现出极大的思想引领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邓小平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现实问题的提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的提升,科学发展观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提升,正是在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思想碰撞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体系。
第三,思想对现实的引领是否有力,在于思想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人类的社会中,追求合法性的欲望是如此地深植于人心之中,因此我们很难发现任何历史上的政府,未获得人民承认其合法性而能长治久安,或其不努力寻求人民承认其为合法。”[6](P98)一个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指导思想的合法性是一致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也是在比较中选择的,其合法性是人们长期选择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历史的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思想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执政党不恪尽职守,鞠躬尽瘁,那无异于自毁长城。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其先进性的理论和行为,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思想认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话语权和感染力。
改革过程中,现实对思想的选择是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在生活中人们不感到它是虚幻渺茫的东西,而是通过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事情。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3](P676)在社会发展中,工具理性是人类观察世界的科学之眼,价值理性是人观察世界的人文之眼,人类的‘双眼’只有视力平衡时,才能看到一个合理性的世界——思想和现实统一的世界。不过,人类的‘双眼’经常处于失衡状态,使得思想与现实的调适、理性与规范的调适、愿望与结果的调适不那么令人愉快,以至于不少人各执一端,各行其是,造成认识上的悖论和行为上的错位。有人认为,思维具有二重性,“思维的创造力”和“思考的危险性”是共存的,“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7](P49)这是说思想不一定使人在行为上更明智,它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负面影响。但是,恩格斯持乐观态度,认为大自然不会让树长得戳破了天,人类思维所及,必能逐步解决现实问题。
现实的东西林林总总,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也是多种多样,它与哪一种认识相联系,就会折射出哪一种思想倾向。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对现实社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支脉对主流、边缘对中心的无言威胁,而对外开放的夷风浸染和文化激荡,也造成了思想界的困惑。在此,仅就当前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列出如下观点:一曰漂移现象。思想游移不定,态度不够坚决,时而认同,时而怀疑。在感受党的政策带来的温暖和好处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看到社会改革中的问题时又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体验社会主义改革的自豪感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与发达国家对比时又觉得底气不足。二曰散光现象。偏循俗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一般的价值形式。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集中,对“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区分模糊,显示出无“价值中心”的取向,造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不足。三曰偏离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性、完整性理解错位,曲意延伸某些内容或肆意篡改某些内容,把那些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也纳入体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个人主义的眼光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功利主义色彩粉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片面主义特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曰凌虚现象。认为我们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套唬人的把戏,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真;认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难以在现实社会中长久地健康发展;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虚无空幻的观念组合,是虚无飘渺的观点汇集,没有物质利益来得真切,来得实在;认为宣传方式虚、宣传内容虚、宣传效果虚,是一种空对空的行为。五曰疏远现象。思想颓靡,不愿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方面,我们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甚至有的理论工作者已自动解除马克思主义武装;在学校里,有关的课程学生不愿听,教师活受罪;有关的书籍,摆在书店无人问津;有关的理论,成了被调侃的资料。六曰贬低或自抑现象。思想受到西方色彩的浸渍和涂抹而产生变异,认为西方的民主观念比我们价值体系优越,认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比我们的生活方式自由。在这一认识支配下,表现出对中国价值观的自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缺乏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信任。七曰模糊现象。认识不清或理解错位,甚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估计不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结构认识不清,在思想上迷失方向,在实践中缺乏动力。
改革过程中,社会思想与现实行为也扞格丛生。一些人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却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一些人发挥“聪明才智”,却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一些人“创造财富”,却不是与社会共享;一些人“乐于助人”,却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这些人思维中,道德向度越来越无足轻重,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表现出明显的偏差,其深层根源是思想与现实的悖谬。共同的理想价值被私利消解,社会道德问题、社会安全问题、行业腐败问题、社会治理问题等,都折射出不同的行为取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普遍理性的观念发展史,是“民族的发展史”,也是群众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进行活动”的历史。这话很客观,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行为上过分注重私利。这一“利己”思维延伸了数千年,至今依然“钟鼓不绝”、“代有才人”,它将人类的利己主义倾向在社会的不同角落发挥出来,形成“灰色文明”,也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利益被升格为人类的纽带——只要利益仍然正好是主体的和纯粹利己的——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使人类彼此隔绝,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1](P24)处于这样的状态,颓废的不仅仅是社会,还有人的心灵,“同人的、精神的要素相对立的自然的、无精神内容的要素被捧上宝座。”[1](P24-25)思想变异扭曲了一些人的行为观念,私利占据了他们社会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那些合乎人性合乎理性合乎现实的制度受到巨大冲击。
在思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我们的改革事业既有成就,也面临不少问题。但是,以此否定当前的改革理论和实践显然失之偏颇,借题发挥不是客观的态度,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是积极的行为。想想看,古今中外的任何改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思力有所不逮,智慧有所不及,理论有所缺憾,形势亦复不眸,实践有所局限,这种情况下,把改革想象得一帆风顺,把改革设想得无限风光,是不符合现实的。正如《人民日报》在《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文中所说:“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8]因此,能改革就是一种勇气,就是一种精神。
思想能否贴进现实,或者现实能否贴近思想,要看二者是背离还是契合。“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1](P87)这体现了思想和实践的互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9](P192)这是思想与现实契合的基本路径。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思想史上,一些本来相当深刻的思想,却仿佛奠基于流沙之上,一旦它所由产生的现实基础发生变化,它本身也会丧失信众。现实强调思想的合理性,这是无需论证的事实,但当人们把这种普遍要求引入思想世界用来评陟思想的价值时,就会产生主观上的“共识”或“异见”,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一些思想被悬置,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现实重负。
思想与现实的契合及悖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存在着。这种现象表现在改革的思想和实践中,表现在改革的步调和进程中,也表现在进步力量与保守力量的交锋中。我国体制改革初期的“双轨制”就是明显的事例,不同模式和不同准则的相互制约导致一些制度功能紊乱。伴随制度边界的移动,人们的信仰边界、道德边界和利益边界也在变化,不少方面的思想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形同虚设,可以“出入自由”;有的高墙相隔,让人难以跨越。社会主体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层次和内涵的“色谱”,其中不同“谱系”的外展或压缩,交叉或重叠,都是思想与现实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体在自己的实践中以新的认识和理解不断突破原来的思想界限,将思想的滞后特征暴露出来,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矫正思想偏差,修复思想罅漏,填补思想真空,形成新的思想体系。这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体系的过程,也是思想与现实相互贴近的机理。
几十年的改革走到了今天,成就不断扩大,思想与现实的悖论也在延续。就消极观点看,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失败论。面对改革中的问题,一些人悲观失望,认为我们的改革方向是错的,认为我们的改革政策是错的,认为我们的改革结果也是错误的;一些人认为,改革造成的两极分化形成了一个富人阶层,利益分化已经使我国形成了“类资本主义形态”;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资料占有比例划分的话,中国已经不能算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二是滞后论。一些人认为我们现在的改革问题是由于体制与制度不配套造成的,认为我们现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改革步调不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大刀阔斧,政治体制改革羞羞答答,社会体制改革修修补补,文化体制改革瞻前顾后。还有人认为,我们现在思想落后于形势,应该更激进些,认为既然能从西方学习市场经济的做法,为什么不把西方的民主模式也搬过来呢?三是异化论。认为我们改革的道路已经异化了,不再是社会主义道路,或者说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质上的资本主义;认为改革开放造成的人与自己本质的疏离,比马克思当年所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更严重;认为这种异化已经深入到社会肌体的各个组织中,形成了变味的社会主义形式;认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公有制也已沦落到了从属的地位,这是因为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摸错了路、摸过了头。四是曲线发展论。一些人认为,既然改革有如此多的问题,既然改革如此艰难,倒不如“曲线救国”,待条件成熟后再转向社会主义。比如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为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在历史上就有渊源,借用民主社会主义的做法,既有合适的借口,又不失体面。这种想法实际上更危险,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滑向资本主义。
上述言论看似激扬文字、处士横议,实际上是空想精神或偏激思想在现实世界中的悬置。他们恪守一种近乎教条主义的理想,以此针砭改革,使自己与现实社会保持着明显的距离。思想与现实的悖论,是思想和实际脱节而产生的错位,而思想上的分歧又会带来行为上的背离。“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8]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后,有人反对,有人怀疑,有人担心,有人观望。反对者认为,这是在走西方道路,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的,是改头换面的资本主义;怀疑者认为,中国社会主义走了几十年,会不会改弦更张,另起炉灶,中国社会主义的出路在哪里?担心者认为,今后的前景让人感到变幻莫测,犹如隔着窗纱看晓雾,实在是太渺茫了;观望者大都是一些投机者,见风使舵,只待大局甫定才表明立场,这是改革开放中的投机者。当然,还是支持者居多,还是主流舆论占据上风,要不怎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思想结晶!从现实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它在中国社会中有丰厚的土壤,有适宜的气候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内容,揭示了中国社会现实的本质,找到了思想和现实的契合点以及思想和现实贴近的路径。
思想与实践的磨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甚至要付出巨大损失的代价,但它并不全是负面效应。因为,“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9](P544)“但是理性一旦把自己设为正题,这个正题、这个与自己相对立的思想就会分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这两个包含在反题中的对抗因素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9](P601)从事物发展规律看,任何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都要通过实践效果予以确证。磨合产生适应,磨合产生契机,磨合产生灵感,磨合推动创新。磨合的结果,会使问题清晰地显现出来,思想的理路是否合适,现实的路径是否适宜,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表达了现实,现实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思想,都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比较清晰,解决问题的途径便不难找到,思想和现实也就成为“适销对路”的东西。改革开放中,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离不开思想上的磨合和实践上的推进。“可以说,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10](P23-24)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促进思想与现实契合的逻辑起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改革的理论源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实践的结晶,又给予实践以伟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11](P91),这是说思想上的继承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11](P382),这要求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1](P370),这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给党以在任何环境中确定方针的可能,就在于它是要掌握,而且能掌握一切环境中的事变的具体规律,就在于能使我们依据这些规律,来预见事变的进程。”[12](P588)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理论的生成,为理论创造一个鲜活的环境;理论以其前瞻性和指导性不断为实践开辟新的领域和实验空间,不断检视着理论的生命力。
思想要体现时代意蕴,就不能墨守陈规。“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4](P436)现实要贴近思想,就不能只是浸透了思想热忱的心理冲动,不能只是脱离实际的宏图设计,更不能表现为时代错位。思想的价值和现实的任务都要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出来。
第一,思想为实践设定方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发展的合理性与实践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就蕴含在人类实践活动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60)如果把理论看成只有哲人心思才能理解的神秘的东西,看成高深莫测的知识体系,那就先自输了气势,何谈认识和实践?很多时候,人的思维能力是一种不断否定不断超越的动态历程,当他思辨事物时,眼前的事物就不一定像先前那样牢固,以前被视为合理的内容,在思想的进程中也不一定那样理所当然了。这给理论思维提出了一个任务:如何恰当地定位社会的思想方向?如何科学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即社会生产实践出发,给思想进行实践定位的,他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描绘其思想历程。毫无疑问,思想活动的场所是现实社会,思想活动的形式是实践,它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是通过社会主体的活动体现出来的。有人把思想的发展看成纯粹自发的过程,认为只要在心理上“解缆放绳,顺风张棹”,在行为上“不依畔岸,不屑凑泊”,那么,“不需把持,不需接续”,就可以致良知,达到“神明自得”。这种把思想提升归结为冥思苦行、洁身自高、自动生成的观点是很片面的,它否定了思想教育的功能和可能性。
第二,思想为社会担当责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思想的社会担当是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实现的,这个主体包括中国共产党、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等。共产党要走在改革的前列,因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P285)中国共产党要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形式,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明确我们的指导思想,让群众知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明确我们的价值取向,让群众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中性的;明确我们的制度规范,让群众知道应该弘扬什么、抑制什么、克服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性,增强群众的向心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性,增强群众的国家认同感。还要把群众的要求反映到思想理论中,把我们的目标体现在理论发展中,把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14](P11-12)并强调要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要努力把我们的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不学习,无以自立;不学习,无以自信;不学习,无以自强;不学习,无以自觉;不学习,无以自为。20世纪40年代,周恩来同志曾向全党发出“学习毛泽东”的号召,他说:“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所以中国革命得到如此伟大的胜利。到今天,不仅中国共产党尊敬他,凡是得到革命胜利果实的人民,一定都会逐渐心悦诚服地信服他。”[15](P338)在形势多变、问题多生、思想多元的今天,共产党人的学习任务更加紧迫。
广大群众是改革思想的主要践行者。要鼓励他们满怀信心,下定决心,把推进当前的改革作为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以高度的热情支持改革开放,以积极的行动投身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摆脱“左”和“右”的困扰,做一个成熟的社会公民。我们现在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思想理论灌输到群众之中。“大众化”与“化大众”紧密联系,前者表现为结果和状态,后者表现为过程和行为,都要求思想与现实有机结合。“大众化”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找主体,使之成为群众行为的思想指导;“化大众”是教育群众,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群众观点,注重群众路线,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提炼,完善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这是思想与实践的结合机制。
知识分子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新思想的开拓者,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者,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审视现实,认识现实,把握现实,说群众想听的话,写群众想看的书,把知识的明灯放在广大群众的心坎上。知识分子要有主心骨,有敢为真理而坚持的勇气,有敢为事业而拼搏的决心。不能思想浮躁,言辞浮躁,行为浮躁;不能思想偏激,言词偏激,行为偏激;不能将一地之事说成一般,不能将一点之事看成全面,不能把特殊事情看成普遍,不能将偶然事情看成常态,更不能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肆意散布反党反对社会主义的言论。“历史的和社会的研究,象其他方面的研究一样,而且比所有其他的研究更容易遭到不小的障碍,甚至是令人讨厌的障碍,这就是只有书本知识的人所固有的通常被称之为咬文嚼字的恶习。”[16](P52)知识分子要以利国利民的责任感经纶学问,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提升解释力,为马克思主义增加话语权,“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作些自我欣赏,多说一些明确的意见,多探讨一些具体的现实。”[3](P527)不能“著述专为稻粱谋”,不能空谈心性,不能“云无心而出岫”,不能自命清高,忘记责任。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脱节的现象,知识分子应该走出书斋,多了解现实问题,多宣传党的政策,在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
第三,思想为问题寻找对策。思想为问题寻找对策,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寻找路子。江泽民同志说过,好办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来自人民群众实践。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尊重人民的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上升为理论,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事实表明: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改革有困难,不改革是畏难;改革有障碍,不改革有妨碍;改革是动力,不改革会失去动力。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共识。
第一,现实要为健康的思想提供活动场所。现实为思想提供场所是有选择的。显然,我们不会主动给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活动场所,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主动给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活场所。问题是:一旦某种思想产生于其中,如何以自己的主流话语整合那些我们不需要的却又客观存在的思想?问题还在于如何收拾人心,把那些不同的看法规整起来,至少不让它们成为我们改革的负面力量?现实社会中,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它以独特的价值观念、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而多元价值观念通常是由于经济差别、地位差别和认识差别而产生的,它们所反映的不平衡性往往也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或折光,都有自己的生成空间和活动环境,都会在现实社会中打下烙印。只要它们是健康的,只要它们能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之下,我们不应妨碍其发展。
第二,现实要为健康的思想提供话语平台。思想只有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品格、特征和功用,才能让听者倾心、让观者动情、让“买家”动心,才能赢得认同。这里还有一个思想竞争问题,各种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不同,正是由于一些思想形式相互排斥,人们不能不对这些思想进行筛选。生活中,“规范”与“不规范”的差异是无法随意删除的,而是因差异而生动,因多样而活跃。我们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绝对方式,给异己的思想都扣上“另类”的帽子。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人们的思想变迁,原来被认为是不符合现实的思想可能因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被纳入合法体系,一些曾经是理论内容的材料也因为不合时宜而退场。“今日之中国,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面对‘世所罕见’的复杂局面,深化改革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量。面对这样的改革形势,既需清醒坚定的政治勇气,也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既需珍惜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改革成绩,也当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不容忽视的改革问题。”[17]改革过程中,我们的理论必须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思想支撑,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舆论推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第三,现实要为合理的利益诉求提供发展空间。改革过程中,随着认识的变化,各种行为主体都希望对现有利益格局作有利于自身的调整。目前的状况是:“各种社会优势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一群体或个人身上,导致了社会整体结构纵向分化严重,不平等增强,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广泛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18](P20)社会转型中,一些利益主体的“抢滩性”登陆,不是我们期待的“软着陆”,而是争夺地位和生存空间的“攻城掠地”,是对现实制度的超越。既然出了问题,那就想办法应对,最要紧的是找出合适的应对思路。现实的思想问题必须在现实社会中解决,改革中的利益矛盾还要通过利益调节来解决。而且,“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19](P47)面对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反对充满高调的说教,反对“一刀切”的做法,反对把共产党人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赞成把共产党说成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者”。
思想的现实与现实的思想,在社会变迁中具有难以割舍的联系,思想贴近现实以及现实贴近思想,都是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但是,由于“判断总是受到客观的无可置疑的事实的制约”,会使思想与现实永远难以达到完全一致。这正如恩格斯所讲的认识和实践难以重合一样。“一个事物的概念和它的现实,就像两条渐近线一样,一齐向前延伸,彼此不断接近,但是永远不会相交。”[3](P744)既然认识上的缺憾和实践上的缺失是共存的,改革中的不完善或失误也是必然的。如果以为改革有阻力、有困难就止步不前,那也不是共产党人的态度。今天,面对改革中的种种问题,首要的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减少杂音,消除噪音,遵循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遵循理论与实际、具体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的策略和渐进有序的原则,不断增强思想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改革的自信心。几十年的改革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体系,是我们今后改革的思想基础,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它和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一起,必将以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和成就而臻于至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陆贾,等.新语·新书·扬子法言[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G.W.F.Hegel:Die Vernunft in der Geschichte,p.31.
[5]何兆武.康德也懂历史吗[J].读书,1992(8).
[6]刘岱.中国文化新论·思想篇(一)理想与现实[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1.
[7]老子.道德经:下[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2007.
[8]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N].人民日报,2012-02-23.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5]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6]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M].杨启潾,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7]深化改革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考量[N].人民日报,2012-03-22.
[18]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