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视阈下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探微

2013-08-15 00:46马阿米娜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马阿米娜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8)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第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38 亿人,其中接近1/3为学生网民,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作为网上人数较多、较为活跃的群体,其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心理发展与行为模式等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如何驾驭和把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网络育人的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识与定位

校园网络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依附于主导的校园文化,衍生于主导的校园文化,具有不同于主导校园文化的特征和本质。同时,校园网络文化又属于青年文化的支脉,还具有校园文化综合性、教化性的特征,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和衍生。

1.传播高校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长期以来,校园文化以其创新、自由和追求真理的特点,一直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先锋作用。而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不仅兼具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普遍功能,还因其信息传播方式公开、平等、实效、交互的特性,迅速成为传播高校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校园网络文化在把学生的思想触角引入广泛的社会领域,弥补原有校园文化覆盖面不足的同时,也为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在网络中,教育工作更容易做到面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也更容易打破地域限制,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当学生们在网上浏览、发布信息,下载资料,开展社交、娱乐等活动时,校园网络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改变着他们求知的方式,扩大着他们求知的途径,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不出校门”的社会教育。

2.促进大学精神形成的新平台。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逐步重视内涵建设,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是大学长期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也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气质标签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指标,更是大学不断前进的动力。

与以往相比,校园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精神有了更全面、更直观的凝练与展示。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教育上,就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而校园网络文化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沃土。在网上,师生可以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学术探讨,从而产生思想的碰撞;可以个性张扬地在论坛中发表见解、交换意见,从而更公开、更平等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校园网络文化所具有的这些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大学校园文化气质的走向,促进着大学精神的形成。

3.协调师生全面发展的新家园。

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其具体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各个方面。传统的校园文化往往通过氛围营造、传统熏陶等方式满足师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校园网络文化除具有校园文化的普遍功能外,还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娱乐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在获取信息、互动交流、强化自我、重塑价值等协调师生全面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校园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改变着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在网络空间里,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其虚拟特性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究,利用庞大的信息资源培养自己的信息制造能力、平等意识和诚信意识。校园网络文化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宗旨,提供了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科技手段和精神融会园地,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具包容性的家园。

4.推动高校整体发展的加油站。

对高校而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办学理念先进、办学资源优越、师生协调发展、管理科学先进。而校园网络文化因其具有的高科技性,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体现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网络文化就在校园网建设、网络资源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等方面起着推动作用。

资源的数字化存储与获取使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加优化;虚拟性和地域上的开放性使高校的教育影响力和辐射力能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载体的流动性和人际的平等性使高校能倾听到更多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声音,为高校的整体发展助力;知识更新上崇尚“新、快、博”的饥渴状态使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都亟须及时加油,保持适度的张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网络以其文字、图像、声音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又因其信息的全方位性、快速实效性和超地域性,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赢得了大学生的普遍好感。但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好,其传输的信息和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将对大学生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1.网络的复杂性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充斥其间的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量来自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冲击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化和数字化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和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不少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网络的高度隐蔽性导致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感的弱化。

3.网络的虚拟性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网上交友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其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面对面交往机会的减少,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同他人面对面时的社交能力。他们从网络走出来的时候,常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同时,网络交流又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这种随意性和隐蔽性,很可能导致大学生交往时的随便和不负责任,使其在今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4.网络的丰富性制约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必不可少的信息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媒体和广告系统,是世界上资料最多、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这极易引发大学生的“拿来主义”心理,使其在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只需下载、剪贴,就能轻轻松松为己所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广泛借鉴现有的科技文化成果,但绝不是像这样简单地照抄照搬或模仿所能形成的。

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准确驾驭和把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律与特点,解决好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趋利与避害相结合,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法律制约与道德约束相结合,并着重处理好几对关系。

1.“放”与“收”的关系。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许多经验表明,一味地“放”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而一味地“收”则可能产生更严重的问题。实践中难以做到收放自如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层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

不深入网络,就难以理解网络;不融入网络,就难以驾驭网络;不建设网络,就难以引领网络。“放”提供了一种载体与空间,使网络洪流有奔涌的空间,使之成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优良文化凝聚的载体,人类文明成果的助力。“收”在加固、清理和疏通的同时还要建设,其目的同样是给网络更多的合理自由,防止其泛滥成灾。“放”与“收”关系的处理要把握好度、时机和主体,把握这三点主要看是否有利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上”与“下”的关系。

网络如同一面镜子,“网上”与“网下”就是其所折射出的事物两个不同的面。网络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网下热点都会在网上体现,甚至被网络过分放大、扭曲和变形。

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处理“上”与“下”的关系,首先要做到“上下贯通”。网上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可能在网下,处理网络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网下出现突发事件,网上很可能放大其负面影响,是否处置得当十分关键。另外,今天的网络发展已经使“上”与“下”的界限变得模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不仅要“上下贯通”,而且要“上下合一”。

3.“合”与“分”的关系。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合”与“分”,主要体现在其整体平台搭建和各个功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既要发挥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整合形成一个好的网络文化工作平台,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合”体现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支撑上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分”则体现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大学生群体可自主设计自己的网络文化内容,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和发挥的空间,使其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四、加强和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在网络不断变化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要加强和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网络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明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冲突更加激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积极向上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能力。

在未来的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提高,高校应根据自身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及时吸收、融合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形成网络时代新的校园文化格局。而网络文化将其特殊性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普遍性之中,其特殊价值将会吸收校园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汇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2.提高网站的功能性,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网络世界。

当前,许多高校校园网站普遍存在学生点击率不高的问题。要提高校园网站的点击率,必须改变其在大学生心目中“刻板”、“教条”的形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网站。高校校园网站如能以青春、活力、时尚为特点,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3.推动高校校园网络实名制,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实名制一直是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怕的技术。“爱”是因为它能够从客观上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妄图利用网络的隐蔽性来散布谣言的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怕”是因为这样一个从技术上实现的监督,会使网络本来所具有的隐蔽性、匿名性特点大打折扣,学生们不再乐于通过网络来自由表达想法,从而使得教育管理者失去一个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途径。有鉴于此,我们应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实名制的有效途径。

4.建立专兼结合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队伍。

提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工作队伍,是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次、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机构设置,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培养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专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同时,应依托校内有关职能部门、院系党团组织和相关学生社团,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兼职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参见全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调研报告选编.

[3]参见第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