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永乐大典》正本亡佚之谜

2013-08-15 00:46陈雁南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翰林院永乐副本

陈雁南

(郑州市郑开大道绿化管理处,郑州 450000)

一、关于《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十四世纪以前(上至先秦,下迄明初)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 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永乐大典》共计有22877 卷,目录60 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字数约为3.7 亿字。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 万卷,1.6 亿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永乐大典》的规模更是西方同时代的典籍所望尘莫及的。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 多种。

一册完整的《永乐大典》,高50.3 厘米,宽30 厘米,用明代营造尺来量,应该是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很有皇家的威仪和气魄。每册《大典》约有50 叶(页),主要都是二卷一册的,也有一卷一册或三卷一册的。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因“其纵纹扯断如棉丝”,故曰“棉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永乐大典》的3.7 亿字,都是当年的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

二、《永乐大典》正本与副本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 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纂,这次因为才选的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9 人。

永乐五年(1407年),全书大体定稿,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至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修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7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永乐大典》随之运到北京,以后长期贮藏在宫城内的文楼。而《永乐大典》原稿则存放在南京文渊阁,明代中期毁于火。

一百多年过去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某日宫中火灾,三大殿被火烧毁,火势危及文楼。嘉靖皇帝“好古礼文”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经常有一二帙放在书几案头供查阅。闻听宫中起火,嘉靖皇帝一夜之间连颁三道谕旨抢救《永乐大典》。火灾之后,嘉靖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嘉靖皇帝任命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校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全部重录工作直到六年后的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称为“嘉靖副本”。正本移放到文渊阁,以后下落不明。副本一部先是存放在新落成的皇史宬,到清朝雍正年间,又移贮到天安门以南的翰林院。

三、《永乐大典》的遗失

《永乐大典》副本在清雍正间(1723年—1735年)被移贮翰林院敬一亭,这部内府藏书开始被大臣们借阅辑录佚书。从此不断遗失并遭受各种破坏。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库全书》曾利用此书,清查时发现已缺失2422 卷,约1000 册。嘉庆、道光间修《全唐书》和《大清统一志》时又利用《大典》,这期间由于监管制度不严,又被官员大量盗窃。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到野蛮破坏和抢劫,丢失《大典》不计其数。尤以英侵略军抢掠最多,作为战利品运回该国。光绪元年(1875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所存《大典》已不足5000 册。

次年翁同龢入翰林院检查《大典》只剩800 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典》最后的厄运降临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与东交民巷比邻的翰林院成为战场。玉石俱焚,藏书四散。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代替砖块构筑工事,《永乐大典》几乎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

四、《永乐大典》“正本”何在

目前,《永乐大典》失散在8 个国家和地区的30 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公私所藏《永乐大典》仅800 余卷,400 册左右。国家图书馆目前拥有221 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 册)。这也就是说,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已知和能见到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4%。而这4%,包括历史上被八国联军毁掠的,都是明嘉靖后期重抄的副本,流失海外和国内陆续搜集的残本也均为嘉靖重录副本。依据是:从纸张上看,这些《永乐大典》用的是嘉靖时期的皮纸,也叫白棉纸,而且书后都注明了重录总校官、分校官、书写官及圈点人姓名,这些官员全都是明朝嘉靖皇帝时期的官员。而《永乐大典》的正本至今一卷也没有发现,而且其下落也一直不见准确的记载。这就是说,《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了。

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变得扑朔迷离。正本究竟遭受了何种命运?如何亡佚的?至今仍是历史上一大悬案。

关于正本的第一种说法,毁于清乾清宫大火说。

因为清嘉庆二年曾发生过一场大火,将整个乾清宫几乎彻底毁灭。

第二种说法,是毁于明亡之际。

更具体一点,正本是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焚毁了。起义军在占领北京42 天后被迫撤离,临走时曾放火焚烧宫楼。

第三种说法,藏于皇史宬夹墙。

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王仲荦先生等认为修成于明世宗嘉靖十三(1534年)的皇史宬,大殿墙壁奇特,东西墙厚3.5 米,南北墙厚6.1 米,为建筑中所罕见。《永乐大典》正本有可能藏于皇史宬夹墙中。

最有可能的第四种说法:随明世宗嘉靖殉葬于永陵说。

在明代帝王中,曾阅读过《永乐大典》的,仅孝宗、世宗两人。世宗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他登基以来,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宫中的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上文楼,抢运出《大典》,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焦急失态,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嘉靖皇帝最器重的内阁首辅徐阶已向他奏明,重录不可能很快完成,只能“对本抄写”。嘉靖则明确强调,“重录”是为“两处”收藏。

“两处收藏”是否暗示着什么?《永乐大典》正本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是在嘉靖的丧葬期间。在《明实录》中,有关嘉靖丧葬和《永乐大典》重录两件事的大量记载中,几个不为人所注重的日期尤显重要。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十二月十四日(庚子),嘉靖帝崩,年60,在位45年”。

“三月十七日(壬申),嘉靖帝入葬永陵。”

“四月十五日(戊戌),隆庆帝赏赐重录《永乐大典》成者。

一般研究者认为,《永乐大典》副本抄完,是在隆庆元年四月。而嘉靖已于上一年十二月“崩“,看来另存“他处”究竟在哪里,似乎与嘉靖没有关系,这样看来,嘉靖皇帝下葬和副本重录的完成,在时间上更加靠近了。

《永乐大典》正本的消失,带有明显的人为的突然性质。而人为的焦点显然在嘉靖皇帝。他并不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却比任何人都更加珍爱《永乐大典》。他对《永乐大典》的重录倍加关注,却又给后人留下了暧昧的“两处收藏”,在他下葬之后,《永乐大典》正本也从此销声匿迹。

对于中国古代帝王来说,死后要带走自己生前所喜欢的东西,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陪葬这种方式。而对于嘉靖皇帝的丧葬令人立刻想到,始建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建成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五月历时十二年,他自己几乎经营了一生的地下皇宫——永陵。

史实表明,这个时期明代经济发展最好,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永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他的地宫规模超过定陵,还很可能在长陵之上。如果永陵地宫比已挖掘的定陵地宫多出一到二个房间,那么存放《永乐大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如果没有多出一到二个房间,就要看情况了。如果地宫规模大,也有存放的可能。

如果《永乐大典》正本真的被嘉靖皇帝带入永陵,将来《永乐大典》正本的出土,无疑将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也不愧为是我中华民族一大幸事和骄傲。

[1]王月喜.永乐皇帝与《永乐大典》[J].沧桑,1997.

[2]吕坚.乾隆时《永乐大典被盗案》[J].紫禁城,1983.

[3]张沈石.《永乐大典》正本之谜[M].百科知识,1988.

[4]栾贵明.《永乐大典》之谜:关于《永乐大典》正本殉葬的推想[J].寻根,1999.

[5]曹之.《永乐大典》编纂考略[J].图书馆,2000.

猜你喜欢
翰林院永乐副本
彩色笔动起来
方复 《苏东坡重返翰林院》
面向流媒体基于蚁群的副本选择算法①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从《旧京词林志》看明代南京翰林院地位的下降
副本放置中的更新策略及算法*
明代翰林院在高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分布式系统数据复制的研究
关于嘉业堂收藏的两册《永乐大典》
永乐时期明朝与女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