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筝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郑州 4514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逐步完善的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说,目前的就业环境和机制为大学生求职者提供了自主选择职业的广阔平台和多次选择的就业机会,但高校扩招,大学生群体规模逐年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日益激增,在社会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日益突显,大学生正当的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大学生更新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就业实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科学的择业决策方法,积极主动地战胜求职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蓝图。
文凭是学校发给毕业生的证书,它作为知识水平的外在标志,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专业特长等情况。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日盛,文凭的价值也急剧上升,一度在全国形成了“文凭热”。在这一“热点效应”的炙烤下,一纸文凭被抬到异常显赫的社会位置,甚至成为一种价值尺度,人们的提干、提级、职称等都与文凭挂钩,一时之间,文凭似乎成了人们的价值标尺,文凭成为进入职业领域的灵丹妙药。大学生有了文凭这块“敲门砖”,就不愁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因此,文凭成了大学生求职择业优越于其他人群的重要实力。
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社会改革的勃勃生机中又孕育了新的挑战。1987年,我国首次发生了用人单位退回应届毕业生的现象。当时,全国高校共有38万应届毕业生,分配出去后约有5 000人被退回,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32%。随后,1988年高校毕业生又被退回近5 000人。虽然说5000人在10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是个很小的数目,但与“文凭时代”的情形相比,它所传递的却是不同寻常的信息,引起了社会的强烈震动,也引起了在校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它预示着“文凭热”的消褪,以往的“天之骄子”第一次遭到命运的挑战,文凭不再是“杀手锏”。于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家长担心、学校着急、学生不安、社会关注的问题。
此后,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更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人们行为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文凭的价值评价回归了恰当的社会地位。在文凭价值的社会迁移中,处在知识与思想观念前沿的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在社会变革尚处在有待深化的变动过程中,难免会夹裹着传统的惰性力量——旧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也没有完全脱离滞后的思想观念的窠臼。
有些大学生仍把文凭或学历作为求职择业的主要实力,企图借此获得理想的职业。其实,文凭并不代表着一个人的全部价值,拥有文凭并不等于就是合格的人才,它只反映一个人的接受教育的程度、层次以及知识积累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大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当代社会择业现实时,就会看到把文凭或学历作为实力武器的大学生已失去了就业市场。社会期望的不再是一纸文凭,而更看重求职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例如,北京某大学自动化学院的一位大专生求职于首钢设计院时,单位要求他当场绘图。这位学生说:“这是我最拿手的,上学时课余就帮人描图,三天就完成一份,您可以当场验证。”求职学生还将学习时搞的四份优秀设计交给用人单位,供用人单位参考、测试其学识和水平。这位学生凭借着真才实学立即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赖,获得了求职成功,而与此同时,却有一位搞设计专业的学生求职者由于画图实际水平不高而被用人单位辞退。
大学生求职者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择业实力意识,在大学时代,应着力于积累丰厚的底蕴,从提高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对待学习,摆脱对文凭的依赖思想,靠真才实学求职,靠真才实学闯世界。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确,文凭不是“杀手锏”。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塑造最光彩照人的职业人生。
当今的大学生们都已充分认识到了即将面临的职场挑战,意识到了出现“就业难”状况的因素有多种多样,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各方面,不是短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其实质上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高校、家长和学生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并不懈努力才能解决。在就业难状况没有有效改善之前,大学生们应该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要从思想意识上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应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树立实力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就业意识,积极提高素质修养,提升就业实力,从而在社会上和人才市场上展现更高的价值和更完善的形象,处于更优越的位置。
第一,要破除学历意识,树立实力意识。当今的各种职业对工作者的学习经历有不同的要求。学历是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学历证书由国家教育部门颁发,它说明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学业程度。大学生进入不同的高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完成某个专业的学习,通过相应的考核,会取得一定等级的学历证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个人所拥有的各种层次的学历和证书甚至成为评价、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尺。就业、提干、提级、评职称均与职业人的学历和证书相挂钩,人们所拥有的各种学历和证书成为其能够顺利进入某个职业领域的 “敲门砖”。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当时的大学生是令人羡慕的对象,他们一毕业就可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求职就业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后,全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方式,就业市场对学历证书的价值评价回归到了恰当的位置。社会不再以学历证书作为人才评判的标准,而是更看重求职者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社会对人才内涵的认知和界定的标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具有硕士以上高学历的高校学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仍把高校学历和各种证书作为求职就业的最大资本,希望凭借其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满意工作。但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学历和证书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水平,拥有某种层次的学历和证书也不能说明其就是适合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生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历和证书只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达到某种教育层次、具有某种才能的证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而不是未来闯荡职场的利器。大学生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时代和社会更注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因此,大学生要破除学历意识,树立实力意识,在学习阶段要牢固掌握书本知识,更要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培养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提升自身实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出发点对待各科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这样在以后的求职就业时才能够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进而完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二,积极准备,树立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机制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就业市场也不例外。当前的就业市场活跃,充满活力和大量的机会,每一位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都能够获得机会均等的就业选择,而每一位求职者在开放、公平的充满竞争的就业机会面前,只有凭借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奋力拼搏,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现实中,招聘方一般会依据求职者的综合表现,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聘任符合本单位要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发展,根据社会和招聘单位的需求,全面准备,及早树立竞争意识,以全面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顺利实现求职成功。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求职者来说,只有树立了竞争意识,为求职就业做好准备,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独占鳌头,成功地实现自我,在强者林立的人才市场中,赢得发展机遇,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这样一个求职成功的例子。某高校一位毕业生在面临择业求职时,有一家大公司到其所在的学校招聘,尽管校方推荐了比他优秀的其他毕业生,但用人单位却指定要这位毕业生。大家都以为他有“关系”,走了后门,其实不然。最后,还是这位毕业生自己道出了“实情”,他说:“如果硬说有‘关系’,那便是我自己提前做了准备。在大三的时候,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些学校试行新的毕业生分配方法,我也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担心,如果分配时才想办法,就不一定能找到较好的工作,尤其现在的职业竞争这么激烈,不如早作打算。于是,我向十几个单位寄出了自荐信,希望毕业后能到这些单位工作。不多久,真有三个单位来了复函,其中就有这家公司。事也凑巧,我实习的地点正在这家公司的附近,使我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接触。我在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还多次与这家公司联系,谈自己的理想、学习和在校表现,并介绍了自己已发表的两篇论文。不仅如此,我还几次到这家公司的基层,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技术上的问题。现在看来,是提前准备使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可以说,在提倡创新、民主、公平的环境中,每个人获取成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实际上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具有竞争心理的人。只有竞争,才能赢得公平合理的机遇。因此,竞争心理、竞争意识是现代求职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风险意识。竞争常常伴随着风险。竞争越激烈,风险就越大。因此,大学生在就业市场必须具有竞争意识,“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风险意识,不仅要敢于竞争,还要善于竞争。信息社会新知识、新技术飞速发展,新的行业、新的职业、新的岗位层出不穷,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求职者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风险性。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求职者在进行抉择时只能凭感觉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大致分析、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取与舍。因此,在风险性极高的就业市场上没有十分明确、绝对确定的事情。这就要求大学生求职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从心理上做好应对准备。在选择未来的职业和行业时、在难以取舍的时候,大学生要对职业和行业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深刻观察并认真分析,预测求职成功的几率,提前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防范就业风险。唯有如此,才能一方面促进大学生积极挖掘潜能,发挥主动性,避免就业失败;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积极地全面展示自我,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求职中的风险选择应建立于对事物深刻的洞悉和分析,建立在掌握一定成功概率的基础上。这样不仅能促进高校学子在求职就业时挖掘自身潜能,减少失败,提高就业成功率,还可以在人才市场展现时代青年的风采。总之,谁不甘于平庸,谁希望开拓进取,有所成就,谁就得具备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使自己成为竞争社会中的强者,创造丰富而充实的职业人生。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其职业意愿、兴趣能否得到满足,关系到其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关系到其在职业岗位上的劳动状况,关系到其一生的生活道路,也关系到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选择职业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种种困难,但与一份困难相应的总有一份智慧。为帮助大学生求职者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生求职者应了解并掌握以下几种择业的决策方法。
第一,单因素决策法。当许多选择因素交织在一起时,如果只根据其中某一种因素就作出职业选择,这种决策方法就是单因素决策法。如根据父母对子女的职业期望而作出决策,或根据职业的轻松程度、职业的劳动条件、职业的人际关系、职业的兴趣、职业的目的,或依据老师、同学及亲友的推荐而选择职业等。这种选择方法是将上述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作为决定性的因素来决断。在面临多种选择可能性的时候,大学生择业者如果犹豫不决,就会错失良机,这时若采用单因素决策法,就可以果断地作出抉择,有利于择业成功。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有碍于大学生择业者作更全面的考虑和权衡。
第二,最优化决策法。职业选择实际上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效应的选择问题。所谓最优化决策法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较主客观条件在各种职业上所表现出来的协同性,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个性心理特点和生理条件的理想职业目标。有了理想的目标以后,就可以与当地、当年的职业信息进行比较,并对这些职业进行筛选和择优。大学生在运用最优化决策方法进行职业选择时,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主次、先后以及纵横之间的关系。但只注意主要条件,而不注意次要和其他辅助条件也是不行的。
第三,令人满意决策法。大学生在实际择业中,运用最优化决策方法选择职业往往是有困难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大学生择业者对职业需求信息不可能全部掌握,二是进行择业的时间也是有所限制的。这两个因素便影响了大学生求职者的最优化决策。因此,在实际的职业选择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往往不可能在所有的职业中挑选一个最优的职业,而只能在有限的职业中挑选一个比较好的职业。并且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否选择你的问题。为此,大学生求职者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可以运用令人满意的决策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择业,首先必须根据择业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职业是令人满意职业的最低限度,或者说有哪些职业可以替代原有的最优化职业。如果考虑中的职业,满足或者超过令人满意职业的最低限度,那么这一职业或这些职业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大学生择业者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实际努力,争取获得这个职业。运用令人满意决策法的关键是要确定好最低限度令人满意的标准。如果大学生求职者的期望值过高,超过了自己的现实条件,就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求职结果。
第四,最小遗憾决策法。大学生求职者有时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职业岗位一个都不喜欢,可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予以解决(如毕业生离校时间等),这就需要运用最小遗憾决策方法,即俗语所说的“矮子里头挑将军”的方法。选择职业时,如果没有自己称心如意的职业可以选择,这当然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不过遗憾有大有小,有的职业虽然不那么称心如意,但是如果选择也勉强可以,那么这一职业,对求职者来说,就是遗憾最小的职业。
大学生求职者对以上几种决策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择业的实际需要而定,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刘晓筝.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意识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 刘晓筝.大学生就业要正确认识自我[J].中州大学学报,2011,(6).
[3] 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统编教材编写组.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论[M].郑州:河南出版集团,2009.
[4] 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汪莉.成功走上就业路[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6] 陆红,索桂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质培养[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 高伟峰,张时春.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