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创新

2013-08-15 00:46蒋文龙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层制协作弹性

蒋文龙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8)

建设开放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实现战略转型的任务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开放大学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保证。

一、开放大学的组织体系

《河南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二五”规划》提出:“以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整合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及相关资源,组建开放大学。”这是政府层面的顶层制度安排。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校,其规模比较大,分布比较广,教学、管理、服务的方式方法特殊,加上电大历史形成的体制有其合理性,所以,建立开放大学的过程中,要完善电大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既不能简单套用传统院校的办学模式,也不能照搬国外的组织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的组织体系,主要由纵向的科层制办学体系和横向的协作制支持服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科层制办学体系。

学校的组织结构,有三种不同的理论:一是认为学校组织属于科层制组织,二是认为学校组织属于松散联结系统,三是认为学校组织具有双重系统的性质。与传统大学的线性、集中、隶属的组织结构相比,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系统具有与行政区划相对应的科层制特点。开放大学的办学组织体系,对电大的原有系统,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1)继承以招生、教学、管理、服务、考试等日常业务工作为主的纵向科层制办学系统,成立省、市、县开放大学。科层制管理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韦伯把科层制组织概括为:层级结构、专业分工、规章制度、非人格化、职业定向5个特征。科层制的重心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在运行过程中,利用科层制本身特有的技术性与理性,不但可以保证开放大学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与行政区划的一致性,较清晰地界定了管理和服务边界,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克服科层制的局限。科层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层级结构划分的是职责和权力,使得各个层级的人员以高效率完成任务为指向,而不是以学校的最终目标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导致盲目追求效率,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应付任务、降低质量等现象。为避免科层制的局限,在顶层组织机构上,探索建立开放大学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组织系统的管理中,借鉴目标管理的思想,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面向整个系统,着重强调总体目标、统一愿景,不仅要分解职责任务,而且要分解总体目标。在目标管理模式中,每个层级、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每个层级、每个人都认为可以为大家共同的目标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样可以把形式主义、偏离目标的现象减到最少;同时,在整个系统中,各个层级甚至每个人都能有自身价值的体现。

(3)完善开放大学科层结构的运行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沟通机制是现代组织的柱石。把现有电大系统改造为开放大学的现代组织体系,一是明确组织的目标,以协商民主的程序建立权力结构,形成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决策机制。二是以目标为导向,把内部、外部评价相结合,把外部压力变成内生动力,建立内部激励机制。三是以网络平台、系统会议、调研交流为主,建立多种信息交流渠道,形成上下通畅的沟通反馈机制。

2.协作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开放大学的办学系统呈科层式结构,而学习支持服务则是一个协作制体系。由于招收的各地方学生并不是固定在各层级的校园里,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呈现的是非线性的网状分布。网状结构的特点是:机动、弹性、层级少。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为主,学生与学校、教师时空分离,自主性大。除面授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采用的是同一平台的一体化服务。在统一的平台里,不论是哪一级的教师和服务人员,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持。所以,科层结构被统一的平台服务消解了,隶属于不同层级的教师和服务人员组成了一个新的组织,即协作制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1)协作制组织的组建方式。适应学生网状分布而建立起的协作制学习支持组织系统,实现的形式有学习资源建设团队、教学团队、远程接待组织以及管理、服务、科研、技术等各种协作组织。这些组织,在网状结构的每一个节点均能独立运作,并依据任务需要机动组合,以快速服务和弹性管理优化了层级复杂的科层体制运作。

建构横向的网状的协作组织的方法:一是破除组织层级的疆界,聚合、塑造有竞争力、有责任心的组织成员。二是解决组织内部分工及报酬分配等问题。三是充分实施授权,使组织成员发挥积极作用,实施个别化的教学服务。四是重视培养组织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这一运作模式。五是定期进行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在服务透明化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尤其要重视来之服务对象的监督。

(2)协作制组织的特点。网状的协作组织是以任务为中心结合起来的组织,与科层制相比,有两大变化:一是重视组织成员的能力而非所属的阶层,也即任务分配由垂直的等级变为平行的承当任务;二是领导者管理功能减弱,服务部分加重,领导者的角色由发号施令,转变成支持者、协调者、激励者,使成员都能发挥潜能。

协作式组织的弱点在于管理和控制的弱化,由于管理和控制的弱化可能导致组织的运行不畅或效率不高。巴纳德认为,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单位、许多人组成的,各个单位、每个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组织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组织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如果协作组织既实现了组织目标,也满足了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这个组织就有协作的“能率”。所以,把握这两条原则,就是把组织的要求同各个单位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达到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同时,巴纳德认为,组织一旦建立,其主要目标是组织的持续发展。只有组织保持平衡了,组织才能发展,反之组织就会衰弱。所谓组织的平衡,一是组织的对内平衡,二是组织的对外平衡。组织的对内平衡,就是贡献与诱因的平衡。诱因是驱使人们参与组织活动的外在因素,也即外在激励。这种激励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两方面。如果诱因和组织成员的贡献平衡,参加者就会对工作产生积极性。当组织成员的贡献与诱因大体相当时,他们就能与组织协作,从而贡献会继续创造出来;如果诱因小于贡献时,组织成员就不满,就不积极参与协作,组织就不能存续。当然,当诱因大大超过贡献时,虽能调动积极性,但由于“入不敷出”,组织最终也会衰弱下去。为了组织的稳定运行,组织的对外平衡也是很重要的,如社会的关注、学习者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等,组织有时候必须调整目标以适应外部环境。

二、开放大学的制度创新

任何制度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不存在没有规则的机构或组织,也不存在没有实施对象的规则。在网络时代建立起的开放大学,其组织结构形态发生变化,随之衍生的组织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保证组织运行的制度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开放大学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要制定《开放大学章程》,章程的制定必须在政府的指导、参与、认可、核准下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性。除了章程这样总的制度框架和保障之外,开放大学制度建设还有两大任务:一个是“严格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一个是“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刘延东,2012)

1.严格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

“严格”的教育制度的含义应该是适合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约束。关键是“有弹性”如何理解。弹性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即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管理对象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余地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弹性管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留有余地”。

(1)弹性教育制度的理论依据。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水平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消失,95%的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弹性教学管理正是实现布鲁姆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论,学生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教学组织活动只有考虑到这种差异,并具有弹性,尽可能靠近各个学习水平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调动他的“潜在水平”进入“教学最佳区”,并不断地建立新的最近发展区。弹性教学管理是促进形成“最佳教学区”的手段。

(2)弹性教育制度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开放大学弹性教育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使注册、学习、考试更加灵活方便,健全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刘延东,2012)要做到“灵活方便”,就要有课程选择的弹性、过程管理的弹性、学习时间的弹性、学习效果评价的弹性等。

开放大学弹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建立起学分制与学绩制相结合的制度。学分制具有传统学年制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优越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表现在学生尽管有特长,可能因达不到统一要求而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学分制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还不可能兼顾学生在资质、特长、兴趣方面的明显差异。克服学分制局限的思路之一,就是把学分制和学绩制结合起来。学分制与学绩制结合,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从学分和学绩两个指标、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评定,以鼓励学生在优势课程上尽最大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突出个性发展。学绩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分,必须达到该专业规定的平均学绩,必须达到该专业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的不同要求。如授予学位必须要求核心课程达到75分或80分以上。在学分和学绩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以优势课程的高学绩弥补弱势课程的低学绩;针对学生在职的特点,与课程密切联系的工作业绩,也允许顶替课程学习的学绩,这样既能够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又达到学用结合,并完成学业的总体要求;既保证了对所学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也维护了高等教育的目标规格和严肃性。学绩制是学分制的发展,是在学分制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新方法,它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解决了以往考核成绩60分和100分没有区别的问题。

2.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分期的理论,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到普及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是个必然趋势。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培养方式也不同,即使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

(1)何谓宽进严出?建好开放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所谓宽进严出,大意是说大学招生时降低入学标准和条件,使更多求学者有机会进大学学习,大学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管理和考核,保证毕业生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严冰,2012)开放大学以开放为最大、最本质的特色,首先就要实行自主招生录取,实行宽进的注册入学,降低入学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读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允许再选择。

所谓“严出”就是指大学在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过程当中,严格要求,它包括严格的专业学制、严格的学分制度、严格的课程考试等质量保证。在宽进的情况下,开放大学不是文凭的印刷机,而是人才的孵化器,做到“严出”是开放大学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系统科学认为,开放和控制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应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控制中求实效。“宽进严出”学习制度是由入学时的开放、学习中的弹性化、毕业时的控制共同组成的“开放闭合”系统。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正是寻求一种开与合的动态平衡,创造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有开无合,教育管理可能失控,偏离学校的总体目标;只闭不开,得不到生源的补充支援,学校就会萎缩、退化,甚至死亡。

(2)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重在建立培养过程的学习模式。一般来说,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招生录取的“入口”阶段,实施培养的过程阶段,毕业的“出口”阶段。建立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重点在于建立培养过程中的学习制度。在探索新的学习组织和学习形式中,开放大学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开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起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型学习模式(E-Learning)。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特性,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自我管理的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的学习机会和资源。E-Learning模式的“E”除了代表电子外,还代表学习者的体验(experience)、现有学习方法的延伸(extension)以及学习机会的增加(expanded)。

(3)开放大学宽进严出学习制度的特点。开放大学的自主学习、灵活多样、弹性管理的优势,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互动性、选择性,如果没有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就不会有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 “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诸多转变中,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教学组织上,从如何实施教学(如何讲授的更好)向“促进学习发生”转变。教学组织活动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有效学习,促进学习发生就是促进有效学习。要促进有效学习,要满足5个条件: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意愿为动力;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反馈为外部支持。(黄荣怀等,2010)

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不仅具有社会学属性,也同时具有人机系统的基本特征,要求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学习社区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给予学习者个性和协作探索的自由空间,学习者可以建构知识、体验情感和共享交互。虚拟学习社区继承并融合了班级学习和在线学习的相关要素,形成了自身的有代表性的特征:技术性、共同的兴趣和目的、互通的学习领域、交汇的时空、社群认同、合作探索等。(王海东,丁兴富,2004)

③在学习资源整合上,符合学习规律。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联想式的网状结构。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具有网状思维的特征,即以信息网络为学习平台,学习者进行浏览、查询、做题、操作实验等,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可以任意组合、跳转,是一种新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组织方式。传统的文本教材,是一种线性展示的结构,而多媒体超文本资源是将多种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存储,所以具有任意组合的特性。这种结构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超媒体开创了整合学习资源的新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的人机交互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信息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可以任意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并且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播放一段视频。因此,从本质上讲,超媒体是一种交互式多媒体,从应用上讲,超媒体更接近人的思维。

④在新技术运用上,以技术促进学习。尤其应该关注的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云计算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云计算将使学习无处不在,使未来世界真正进入“泛在学习”、“无缝学习”时代。所谓泛在学习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可、无人不能的学习。泛在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学习目标的牵引和学习任务的驱动,使这种学习具有持续性、主动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远程学习平台,可整合海量学习资源,按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加以“碎片化”组装,通过高品质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和智能化移动终端共同形成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和无所不能的个性化智能学习环境。(季明明,2012)

[1] 参见刘延东在国家开放大学揭牌仪式上的讲话: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

[2] 饭野春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M].王利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3] 季明明.开放大学的战略定位与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7-26(4).

猜你喜欢
科层制协作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团结协作成功易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协作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海尔企业科层制异化的特点及类型研究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