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颖,姜维公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校庆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提出“特色专业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主旨鲜明的建设模式,即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和“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两个省级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依托,以发展东北区域经济,弘扬东北地方文化为己任。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培育凝练特色阶段。1984年长春师范学院成立历史系,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是本系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设有专门史课程。1998年专门史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经过四年建设,2002年专门史成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又通过教育厅验收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年底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第二,探索实践初成阶段。经过多年建设,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逐渐形成本院特色。2007年吉林省社科规划办批准我院成立“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萨满文化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同年,历史学专业成为吉林省首批“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第二批“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第三,深入探究逐步成熟阶段。2010年历史学专业成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并取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萨满文化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更名为“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我院参加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所提交的“东北民族与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终审,有望在201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通过不断总结前两个阶段的成绩与不足,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科为龙头,基地为依托,不断推进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式、方法与目标。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充分发挥两个基地的学术资源。将学术名师转换为教学名师,学术团队转换为师资团队,学科知识转换为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为突出“三性”,即针对性、实践性和学术性。
1.教学环节与前沿问题研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
教学环节注重历史学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传授,各门课程兼顾阐释思想与理论框架、梳理评定史料价值、介绍最新研究动态、分析具体问题等方方面面。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掌握多种研究方法,熟识基本史料、洞察东北地区历史与文化存在的诸多问题,夯实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组成课外学习小组,在专任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敏感的学术问题及现实问题进行追踪性研讨与分析,以提高学生将学术研究服务于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2.文献研究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突出实践性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专题对基本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形成专题文献汇编与资料长编,以独立实践课堂上学到的史料分析方法,培养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史料考辨能力,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结合现实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方案,与相关调研基地合作,进行针对具体问题的田野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和研究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突出学术性
在授课及研究方面注重引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语言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聘请相关学科知名学者开设研究方法方面的专题讲座与辅导,在调研基地的田野调查活动中聘请调研基地合作建设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实践中给予学生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指导,增加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学术性。
根据地域特色和传统优势,我院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积极将通史与地方史教学相结合,在强调通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凸显地方史教学的独特性,课程体系设置及教材的开发选用均以“兼容并包,突出特色”为基本原则,以落实基础性、实践性、师范性、创新性和综合性为具体目标。
1.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2009 版历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与东北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课程”模块,开设有“满语(初级、中级)”、“满族文化研究”、“萨满文化研究”、“东北民族史”、“东北民族民俗研究”等选修课程,2012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增设“高句丽问题研究”、“渤海问题研究”两门课程。这些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在具备中国通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全盘审视、深入探究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某些特质。
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大幅度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院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由10周增加到18周),在全国率先将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累计学分占到总学分的20%。
2.优质核心课程及优质教材的建设
树立精品意识,扎扎实实搞好课程建设。“中国古代史”、“世界通史”两门课程在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三门课程在201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加大优质特色教材的建设力度,组织编撰乡土教材弘扬东北历史文化。现已出版三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两部专业教材获得省级奖励。
3.开发辅助教学资源库
依托基地图书文献、期刊杂志、数据库、电子图书等现有资料基础,进一步建设历史文物室、网络化教学资源室、内部资料库等教学资源库,为教学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各种资源全方位向专业教育开发,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我院现有馆藏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相关图书40000余册,研究所需原始文献齐备。朝鲜汉文古籍全国藏量第一,拥有全套《朝鲜王朝实录》、《燕行录》、《皇华集》、《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韩国文集丛刊》、《备边司誊录》、《承政院日记》、《东国舆地胜览》、《经国大典》、《东国舆地志》、《大东地志》、《高丽史》等。
期刊杂志方面,长期订阅学术期刊57种,拥有部分民国时期期刊、报纸,如全套《盛京时报》、《申报》、《伪满洲国史料》等。
数据库与电子图书方面,“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建立后,编辑制作了“高句丽历史研究论文数据库”、“渤海国历史研究论文数据库”、“中朝韩关系史研究论文数据库”、“中俄关系史研究论文数据库”、“满学研究论文数据库”、“中国东北历史民族研究论文数据库”。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已成为国内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领域最完备的信息库。另外,购买了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D中文电子学位论文服务、书同文古籍数据库、书同文明清古籍数据库、大明实录全文检索系统、光绪新法令和大明会典全文检索、大成老旧书刊全文数据库、《四库全书》全文检索数据库、《四部丛刊》全文检索数据库等十余种数据库。
馆际互借方面,长春师范学院图书馆已经加入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吉林省内高校馆、科研馆、公共馆全部实现无障碍服务。吉林省内各图书馆所藏与该人才培养项目相关的图书,如吉林省图书馆藏有关伪满的文献、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满铁资料”和“亚细亚文库”等,均可共享。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渐入人心,教育教学领域亦提倡“以人为本”。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曾强调“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在此“四学”中,学者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术的钻研者,是学风的缔造者,具有崇高学术精神、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与重要途径。
近五年来,我院遵循“立足培养,大力引进,多种形式聘任”的原则,通过招聘“211”、“985”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柔性引进本专业知名学者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完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更为合理,已经形成以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主体的教师梯队,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教学特色的不断凝练与升华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
学科的立足点是知识,专业的立足点是人才。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学科建设成果的升华。将学科研发基地转换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衔接方式之一,它所体现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对人才培养、对本科教学的全力支持。
“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和“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两个中心组织校内、省内,乃至国内优秀学者构成优质学术团队,研究内容以东北民族、疆域、文化等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核心,研究成果兼具学术前沿与现实意义双重价值。我院将两个中心开辟为学生校内教学实习实训的基地,组织学生在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各项活动,充分利用研究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汇集、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五项功能。
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一直是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在专业建设中本着把握基础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适应应用型需求的挑战理念,本着优化理论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双向互动的思路,着重建设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直接衔接。
近五年来,我院已和伪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集安市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将其建设成为固定的课程实习点。定期、定时、定位组织学生到农安、德惠、延边等地进行社情考察。我院还与通化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跨境民族历史与文化调研基地。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合作建设疆域沿革与民族变迁调研基地。与辽宁省本溪市教育局、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合作建设民族语言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实训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开阔视野,增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上述校内与校外两个实践群体的建设,实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双向衔接。参观实习、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大力开展,实现了本科教学与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就业创业一气贯通,大幅度地提高了我院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其思想精髓贯穿于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的每个环节。通过注重教育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四个基本要素的把握与阐释,使得受教育的人、教育者本身、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环境都沐浴在人本思想的光环之内,为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范本。
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基地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将学术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将教学与前沿问题探讨,文献研究与实践调查,多学科研究方法密切结合,突出培养模式中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学术性,努力打造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学业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各种形式的优秀教学小组与学习小组。在学校内外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以环境影响个人,以集体带动个体,带动学校学风建设,推动高端人才的进一步全面发展。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创造性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优化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资源信息配置,发挥资源利用效益。
1.创建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学团队
本教学团队现有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3人、长春市师德标兵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人。
2.教学相长,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重点学科和两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历史学特色专业的发展,特色专业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又对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近五年来,本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CSSCI检索论文20篇。
3.加大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为服务东北地区文化发展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培养急需人才
随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东北三省立足本地本土特色,大力倡导乡土文化建设。通晓地域文化,熟识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可宏观把握又可微观操作的专门人才后继乏人,文化传承与文化弘扬从娃娃抓起渐成共识。我院开设“满语”、“满族文化研究”、“萨满文化研究”、“东北民族史”、“东北民族民俗研究”等地方特色课程正是服务于这一特殊需求。我院多名学生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等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直接留校任用,体现的正是特色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如2009学生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学顶岗实习“满族历史文化与语言文字”课程,受到县教育局领导、老师、学生的极大欢迎,两名学生实习结束后被留下继续任教。
4.对其他地方高师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我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以历史学科为龙头,以省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着重在“特色”二字下工夫,立足于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育部师范司管培俊司长在视察我院后,说:“长春师范学院很有生气,很有特色。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如何提供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沈阳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等院校领导来我院考察时,对我院特色专业均给予较高评价。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基地资源,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然而要把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仍旧任重道远,我们尚需加倍努力。
[1]张淑贤,姜维公.依托东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5).
[2]俞祖华.搭建五个平台,注重四个衔接,推进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J].鲁东大学学报,2012(3).
[3]田澍,何玉红.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J].历史教学,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