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福音
(仰恩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14)
高校双语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开始兴起,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尤其是一些金融、法律、生物制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关专业,从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本文从现实出发,结合自身三年多来双语教学经验,谈谈笔者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要研究双语教学相关问题,首先一点必须清晰界定什么是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各专家学者都从自身的实践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观点。Garcia指出“双语教学是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1]李萍等指出“双语”指“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言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是优于第二语言的”。[2]各国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各有其侧重点。如新加坡推行“英语第一、母语第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双语学习强化统一的新加坡国家意识。加拿大开展双语教学是为了保证法语这一官方语言。在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目的较为单纯,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培养专业的双语人才。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界定也很清晰,即在相关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使用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交叉授课,作业、考试均使用英语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如何用地道的英语传授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形成较好的英语思维方式,掌握理论的前沿动态,真正提高今后专业领域中英语沟通和运用能力。
双语教材是确保双语教学质量所必需的一个物质前提,必须加以重视和建设。关于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取问题,也是许多研究双语教学的学者们纷纷争论的主题。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选择英文原版教材还是选择自编教材。学者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英文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各自都有其优缺点:英文原版教材语言纯正、地道,内容较丰富,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但价格偏高,阅读量较大,理解较困难。自编教材灵活性较高,富有弹性,可以根据授课对象的英语水平进行编写,内容针对性较高。但较难确保语言的纯正、地道,也较难保证内容能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性。
笔者根据双语教学的实践经历,认为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应谨慎,综合考虑教材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语言的真实性、地道性,价格的经济性等各种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教材首选还应当是英文原版教材。原因如下:一是语言规范、地道、纯正。通过阅读原版教材,不仅可以避免因译者的疏忽或水平所限而造成的纰漏,同时也可以尽享原作者的真实表达,学生较易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二是内容新颖,能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性。贴近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性,学生比较容易接近国际最近最新的前沿理论知识;三是价格趋近国内市场同类双语教材。国际出版行业合作出版方式的革新,外文影印版的出现,确保英语原版教材的价格几乎与国内同类图书持平,这进一步提升了原版教材的竞争力。但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时,应强调的是应该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量规避和克服原版教材阅读量大、难理解的不足,合理的加以使用。
国内外研究双语教学的学者们均认为双语教师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的确如此,师资问题在双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和努力建设。
双语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求能流利地用两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必须具备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必须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要么精通语言,但缺乏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要么通晓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却语言欠缺。具体来说,双语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将面临如下挑战:首先是语言关。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更有利于形成英语思维方式,学到更多地道英语的关键之一。教师应能用最简单的单词、最简短的单句把复杂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具有地道的英语水平,对英美文化要有深刻的领悟与理解,这是双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学科专业知识。双语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将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根据自身的领悟、理解浅显化、通俗化。为此要求教师本身应博览相关专业书籍,深刻专研专业学术领域,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开展各高校同行间的学术交流,形成对相关专业学术问题自身的观点和独到见解。最后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据调查,目前各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听力水平有限,阅读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学习任务,从而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对此,笔者在三年多来双语教学的实践中也感同深受,学生的听力较差,词汇量少,一句话往往需要重复两三遍才能听懂,相关学科的知识点不能很好的衔接,这给授课增加难度,尤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的授课进度。
目前,各高校优质的双语教师仍相当欠缺,如何统筹兼顾,通力合作,建设一支优质的双语教师队伍是每所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头等大事。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一是由学校牵头,完善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双语教师的积极性。如为确保双语教学效果,允许双语教师适当增加学时,课时计数时扩大计算系数。教师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以及出国进修等各方面均可考虑给于双语教师政策上的一定倾斜。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建设优质双语教师队伍。就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师现状而言,特别要注重在现有教师队伍中进行遴选和培训,对一些精通学科专业知识,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重点放在对语言关的提高上,可以考虑两种培训方式:送到国内著名外国语学院甚至国外知名双语师资培训机构进行英语特训;重金聘请几名资深外籍双语教师,由他们培训提高本校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对相关培训,一定要强调针对性,切忌流于形式。除了对现有教师的遴选和培训外,还可加大对专门的引进力度,应注重人才质量,注意提高双语教师的引入门槛,严把语言关和学科专业知识关。建立健全人才招聘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本着宁缺毋滥原则,从全球人才市场中招聘一些学科专业知识扎实、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双语教师队伍。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后续管理,注重双语人才的梯队建设。最后加强区域校际合作乃至国际合作方式。区域间跨校合作方式和国际合作奖拓宽双语教师的视野,通过本领域内同行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增进相互认识,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也为实现校际间双语教学资源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授课方法,笔者结合《管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谈点自身体会:
作为双语教师,应当对双语教学有个正确的认识,准确理解双语教学的内涵,避免双语教学的两个认识误区。首先是双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教学。有些双语教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这是一种对双语教学不完整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过于夸大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忽视了其他方向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将会过多地强调某专业术语的表达及一些语法的分析,这样明显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是对双语教学内涵的曲解。双语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还必须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目的是让学生最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本专业的核心和前沿[3]。英语知识是一种工具,双语教师用英语这种工具向学生传递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理论。第二个误区是双语课等同于英汉互译课。一些双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把英文教材译成汉语,教师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学生则疲于记录中文译文,从而忽略了课程的专业内容。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双语教师采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向学生讲解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准确理解和触摸本专业的核心和前沿。
对双语教学这一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各高校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设,科学安排相关双语课程。只有具备开设条件且有现实意义的课程才进行双语课程教学。对计划要开设的双语课程要科学设置,统筹安排,制订双语教学的指导方针,要求双语教师认真仔细做好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科学拟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理性确定考核方式。
教学大纲要明确本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尤其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对上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形式,集体讨论每章的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集百家之长,完善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体现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进度表要根据每章的具体情况科学安排每章、每节所需的课时数。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学进度表时应富有弹性,对一些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应排除在外,对课时数的安排需要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相结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接受和消化吸收程度动态的调整每章的教学时数和整体进度。课程考核方式的确定需要更加理性化、多元化。可以从平时、期中、期末三部分来考核学生,侧重平时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如presentation、small group breakoutexercise、case study等,增加其考核比重。期中、期末考核可采用口试和试卷形式,试卷可采用开卷、闭卷或半开半闭方式。
课前准备工作可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双方需共同努力才可确保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表对各章、各节的课时安排,组织好每堂课的课程内容。首先要精读教材,明确教材的体系,重点突出,关键明确,吃透教材每章、每节的重点、难点,对一些专业术语,复杂词汇均要提前弄清楚。其次要精心制作课件,课件是每章每节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课件要求做的有吸引力,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内容与图片、动画、声音等很好的整合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最后要求对每堂课精心安排,讲解内容应相当娴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时间、方式应事先巧妙设置。教师备课再充分,学生不配合也无济于事,为此,教师应事先布置预习任务和要求,课前检查,预习情况记入平时成绩。要求学生对每次课的课程内容提前预习。预习应做到三点:一是自己用英语概括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二是对生词提前查找字典,尤其应注意每个生词的发音、词性和中文意思。许多学生只注重中文解释,这是不科学的。三是对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标注,带着问题听课往往事半功倍。
开展双语教学,一定要想方设法抓好课堂90分钟的时间,注重教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教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适应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征,如英语听力的好坏、词汇量的多少等。就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教法应多元化,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采用多种方式如:presentation、small group breakout exercise、case study等。目前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在每次课的课前用10-15分钟的时间回顾上次课的内容,这期间与学生进行全英文互动,由教师抛出上次课所学的核心知识点,重点、难点,学生用英语回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答案,然后视回答问题的次数与答案质量,是否自愿还是被动回答问题等给予打分,分值记入学期期末总评成绩。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供一个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平台。这种方式到目前为止,学生反应积极,参与热情较高,效果良好。此外,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双语教师应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控制教学进度,对一些听不懂、不理解的词、句子应适当板书,多重复几遍,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教学质量。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应更多的安排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如small group breakout exercise、case study。需要强调的是应事先布置做好分工,然后再课堂上加以展示,在每一次课结束前教师应花1-2分钟概括本次课主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小结,自始至终,保持紧凑,忌浪费时间。
双语教学的课程性质决定每门双语教学课程都面临非常大的知识流量,为此要求学生课后应及时做好当天的复习总结。对于复习笔者认为有效的复习方法并不是像有些学生那样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建议学生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合起教材和笔记,采取回忆式复习方法,回想今天课上老师讲了哪些问题,对每个问题又包含哪些要求,根据自身理解用自己的语言以英文形式复述出来。对于一些遗漏或理解不清的问题,做上标记,然后打开教材与笔记,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和巩固。同时也建议学生及时做好每章的小结,主要包括本章的知识网络、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及一些学习体会等。此外,关注课后反馈,学生通过对课堂的实际教法体会,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正措施和建议,由班长统一收集整理,最后汇总反馈给科任教师。然后由科任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实施调整和改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各高校双语教学实际过程中都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问题,因此,各高校应运用权变理论,从自身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出台双语教学相关政策和措施,有序开展双语教学工作。对双语教师本身,应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挑战性,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种硬件水平,积累双语教学相关经验,努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探索出一条与本校、本课程相适合的双语教学发展之路。
[1]姜谨.双语教育面面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49.
[2]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2(3):77-79.
[3]廖厚才.“洋教材”挺贵的[N].北京晨报,2010-1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