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的文化传播策略

2013-08-15 00:54:54杨永强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真人秀文化

□ 杨永强 冯 伟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指普通人或明星在制作方所设置的特定情境中,遵循一定规则进行某项竞赛,整个比赛过程被电视记录下来并最终以节目形式编辑播出,获胜者通常会得到物质奖励或某种承诺。目前中国真人秀节目偏离了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只顾着设悬念、讲故事,却缺乏逻辑性导致情节脱节,单调的套路上演次数多了会令观众兴味索然。从“好男儿”大比童年苦事到舞林明星们纷纷“真心苦大哭戏”,眼泪成为赚取眼球的必要工具,幕后黑手操纵、潜规则等新闻炒作更是令这些选秀节目愈发走红。每一次闹得不可开交的绯闻、纠纷,都能得到媒体以及大众的极大关注,节目和选手则在这样的怪圈中往复循环。这是中国真人秀发展道路上出现问题之一,尹鸿对此也曾提出:只有回归现实,打造“真实秀”,才是真人秀节目的必然出路。反思并分析现今中国真人秀出现的各类问题,中央电视台抓住时机,以思想性、文化性、可看性高度统一打造了一档文化与智慧、真实与戏剧、生活与舞台共兼融合,以即兴表演为特点的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以下简称《谢》),于2012年4月正式搬上荧屏常态播出后,好评不断,其推出是央视对于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一次全新阐释和创新引领,演绎生活艺术,掀起全民文化狂欢,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

一、舶来品本土化,“限娱令”下被表彰

《谢》这个节目虽然借鉴国外节目《你是主的恩赐》,是个舶来品,但在引进先进节目模式时,注重整合社会艺术演绎与宣扬主流价值观念的使命,主张节目价值观念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审美欣赏习惯,自主特色化本土化,将超越自我生活的状态真实展现出来,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追求改进创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是在文化消费化,电视市场化,电视节目日常化、故事化和娱乐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优的产物节目。只播出4个月,广电总局便在发出的《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对这一档节目提出表扬。

(一)众多艺术表演形式,提升节目娱乐性

娱乐精神是真人秀的精髓,它依靠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节目所邀请的嘉宾通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或借助各种道具表演塑造自己扮演的角色,将自身变为“剧中人”,他们通过主持、模仿、唱歌、相声、唱戏等表演形式,在别人的岗位上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或在自己的身上创造出另一个人物来。助演们在剧本的基础上会不断地抛出一些乱子给嘉宾,而观众最期待的是嘉宾们自然且不生硬的表演,为此嘉宾必须巧妙运用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以避免尴尬冷场,以及结合自身的理解或经历自圆其说,从而提升节目的文化品质。

如2012年第6期中,中国广播说唱团中年相声表演艺术家刘伟即兴表演《四重奏》,在应对助演“指挥家”提出的“三可以、六不可以”原则中,睿智地运用自己相声演员的特长破解了导演的难题,将相声与音乐这两种表演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再如2012年11月10日当期中的央视著名主持人付玉龙,在即兴演出《老村图书馆》时演一位乡村播音员,在遇到乡亲们“丢驴”、“老来得子”等事情时,通过模仿驴叫,模仿毕福剑、崔永元以及单田芳的声音,不仅模仿到位,更是模仿到“味”。将音色及说话风格掌握得出神入化的付玉龙,既机智地解决了“乡亲们的为难”,也为自己赢得了满堂彩,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娱乐性。

(二)遵循“三贴近”原则: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节目遵循着“三贴近”的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且贴近社会热点,将老百姓生活化的故事,浓缩成一幕幕戏剧。剧本连接了生活中无形与有形的部分,令嘉宾们在舞台上面对各种戏剧化冲突,努力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这里有他们的直接经验,也有他们的直觉表达。舞台上的嘉宾展现出来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让电视机前的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大众常识以及社交技巧、表现能力等方面的传授,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互动,使这张“白纸”充满了无限智趣。如李玉刚作为女婿为讨未来岳父欢心在长白山下边砸打糕边秀歌喉;范军饰演热爱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体验充当交通协管员如何处理中外两国人十字路口发生交通事故问题;张秋歌饰演四胞胎姐妹的父亲,老师家访现场洒泪表达对孩子们的爱。这些现实生活中女婿岳丈之间的磨合,陌生人之间相遇是缘、懂得体谅,亲情之爱的表达等,都是观众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深刻宣扬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化内涵。

二、传播中国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寓文化教育于娱乐

真人秀节目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充实的内容,并由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支撑带动。许多利用出格极端的语言或行为,侵入个人隐私,过度推崇追求物质利益以迎合大众阴暗心理的真人秀节目,无非只是昙花一现难成大气候。这说明真人秀节目的成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文化底蕴与现实意义作为支撑,实现从娱乐至上到文化为本的回归刻不容缓。《谢》每个剧场的设定布置、每个嘉宾结合自身经验秀出来的演技和临场应变的智慧,都无时无刻不在观众面前传播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容。剧本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扮演,由演员“无剧本”而创设出一个新的戏剧文化情境和新走向,但几乎不会偏离正常的轨道:遵循中国人千百年来所遵循的“孔孟之道”,让文化成为有传播与教育作用的活文化。

(一)将中古时代经典名著传说或戏剧搬上舞台

我国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自然承袭下来许多经典的民间传说或名著故事等。《谢》的剧本中将这些家喻户晓的老故事搬上舞台,参演嘉宾们有照着原著走的,或传达新的观点,老戏新唱。如那威饰演“贾宝玉”就还原历史,为哄“林妹妹”开心不惜抓破自己的脸,将似傻如痴的痴情演得非常传神;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月亮姐姐饰演的“祝英台”女儿装打扮准备与梁山伯私奔却遭地主马文才阻拦;王馨悦被父母“包办婚姻”在出嫁前夜假扮家丁与心爱之人私奔等,这些名著、民间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能给观众以教育作用;而费振翔饰演的“武松”不打虎却提倡关爱保护老虎的做法,证明时代的变迁,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在这些名著或传说中嘉宾们的服装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真实记录。汉族作为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在清朝灭亡民国改革后已不再沿袭穿着汉服,但《谢》中许多嘉宾在演绎经典民间故事时的穿着就是为汉人的传统礼服——汉服,同时结合舞台古式装饰,令人印象深刻。服装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展示,而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中古时期各朝代各民族的传统服装衣着呈现多样化的特色,也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智慧语言以及儒家文化价值观念的展现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语言,有了语言,才可能交流思想和知识,而语言的背后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时代的精神。剧组邀请的嘉宾没有剧本,他们的现场语言表达都是根据内心真实情感以及自身经历做出的即时反应。语言有时通俗幽默,有时精灵古怪,有时一语双关,机智禅慧,更会利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或流行语“打擦边球”,不道破留悬念,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引发观众深思,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例如范军在《交通协管员》中的妙语连珠:“人生五百次回眸,才让我们擦肩而过,你们两个啪喳碰在一起,碰出了多么大的友谊啊!” “在中国要入乡随俗,我在普及普通话,你知道吗?”还有付玉龙在《老村图书馆》播报村长指定播的通知:“这个,社员同志们请注意了啊,我今个儿呢就往下广播一下昨天咱们村干部,下达给我的一个任务,这个啥任务呢?就是说计划生育的事!(助演嘉宾摆手)不是这个事儿!(嘉宾)哦,不让生五个!(伸出一根手指摆)不是这个事儿!(嘉宾)哦,一胎,剩下就别生了!”现场观众笑得合不拢嘴的同时无一不被其快速的应变能力与语言功底所折服。

著名电视策划人薛宝海曾说:“最好看的节目,一定是最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谢》致力于宣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注重传扬善惩恶,引导大众追求真善美。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内容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传承与教育,《谢》作为载体,通过表象直追民族思维的本质,将这些内容传播给观众,是一种文明进步的体现。

(三)注重传播知识,发挥教育受众功能

节目讨论的话题具有时代性、熟悉感,有深刻性,融艺术于生活,创意十足。传播学理论认为,“所有媒介产物不可避免地都含有意识形态或者透漏某种价值观,比如宣扬某种生活方式或者价值理念,并传递性别、种族、职业、年龄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嘉宾们无意识的表演中有意识地传播知识常识以及和谐社会的主流意识,包括国家发布的新政策:禁止酒驾、造假;或针对时下社会弊病,揭露百姓春运买票订座难、节假日出游难及各种社会不良行为现象;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融;提倡环境保护、遵守交通规则等主题,令观众产生共鸣。如在时隔十五年后泰坦尼克号运用3D技术在电影院上映之时,《谢》推出了金玉婷即兴演出的《泰坦尼克号》,跟进了时代影视潮流;更有崔永元在《交通协管员》中助演的围观群众,就是对当今一些对与己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反而还挑事的一类人的讽刺,呼吁“社会有病,道德先行”意识。

[1]百度百科. “电视真人秀节目”.http://baike.baidu.com/view/8315866.htm.

[2]张晓晔.广电总局表彰创新创优栏目《中国好声音》[EB/OL].2012-08-17.

猜你喜欢
真人秀文化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7-28 08:40:26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智族GQ(2019年9期)2019-10-28 08:16:21
谁远谁近?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姚明:演戏不是理想不会再上真人秀
金色年华(2016年14期)2016-02-28 01:44:15
论真人秀节目的剪辑要点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