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敏
张兆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吉林长春130000)。
双语(Bilingual)是应一些国家的交流需要产生的,原意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同时存在和发展,产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对语言提出要求,需要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
在国家双语现象产生后,双语现象在教学环境中出现,形成了双语教学法。因此,可以说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基于双语现象产生的。其目的是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而且达到较为熟练沟通的程度。
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兴起是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进而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人才受到青睐,成为社会需求。基于这种国家需求,近几年我国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而且主要围绕英语教学展开。所以此时的双语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各院校开展的双语教学也就是指汉语和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共同使用。
随着国家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对于具有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改变了以往单纯英语语言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专业人才在掌握某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实现了对语言基本功能的需求。在这种契机下,双语教学在国内各类高校中倍受关注
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对于环境有极大的需求。使用语言的频率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对于该种语言的使用能力。然而,在我国现存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大部分的学习者不能到目的地语言使用国家去学习、练习、实践和应用。就此而论,我国现阶段高校语言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一,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的语言学习者都不会有机会直接到目的语国家学习,只是在本国接受外语教育和各学科的教育。其二,目前,无论在家庭或学校,在大部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没有为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的环境:一方面,具有英语语言日常沟通能力的父母有限,而且缺乏为孩子创建英语沟通环境的意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有意识地使用英语;另一方面,大部分高等学校只是开设了一定课时的英语课程,注重的是课程的知识传授和有限的英语沟通练习,课程以外的环境中基本不能听到、说起和使用英语;社会上的英语环境就更少了,除了部分城市设定了英语角外,基本不存在英语交流空间。
依据语言的习得规律,鉴于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双语教学的出现与推广成为了大势所趋。它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与此同时,高校各类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对英语的需求不断提高,掌握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英语沟通能力成为了他们良好视野发展的重要优势。各类高校在这种社会需求下开设了基础类和专业应用的各类英语课程。但是由于语言应用环境的缺乏,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营养不良的问题。学生只知道开设了课程,却无法真正提升其英语沟通能力。基于社会需求和高校英语教育现状,在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育关注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中应用和推广双语教学,对于课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过程。而文化类课程独有的特点,适于开展双语教学。
1.课程内容易理解。文化类课程的内容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专业词汇较少的特点。与理工类科技数学等相关课程比较,课程内容易理解。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英美文化》为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英美主要英语国家的国家概况、旅游资源、风俗习惯和旅游指南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些国家的国家背景信息及文化特色。内容无需较强逻辑能力和专业词汇要求,易于理解,开展双语教学后能够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亦达到了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传统授课,缺乏学生参与度,授课效果单一。传统教学中,对于文化积淀类课程,多采取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倾听和接收所学内容,参与度低,导致很多知识在讲解后遗忘。即使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点,但教学效果仅限于有限的知识获取,缺乏应用,效果单一。采用双语教学,使学生知识获取的同时,实现语言沟通练习,无疑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增加了教学效果。
3.适于开展自主学习,支撑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文化类课程内容广,易于理解的特点,此类课程适于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及课后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的收集和理解,从而支撑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毫无疑问,在双语教学中,如果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或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将有助于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进而推动其对于双语教学的参与。
1.选择或撰写适用于双语教学的教材或讲义。依据目前情况看,开展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高校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随着双语教学的推进和成熟,一些院校开始在授课过程中探索适用于课程的教材,正式出版,或作为校本教材和授课讲义由老师参考使用。综合比较来说,虽然引进原版教材很好,它英语地道,原汁原味,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用性。一方面,从客观情况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同,我国的国情与国外就也不同,所以教材内容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另一方面,从教育理念看,直接照搬国外的材料,不加改动地用于不同的群体,会缺少针对性,进而一定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与直接引用国外教材相比,很多高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用于本校的课程讲义,或者正式出版,形成了一定量的应用于双语教学的教材。但是,由于多数教材由各院校自行组织编写,编写水平及使用范围均不十分理想。开展双语教学选用教材需遵循以下两点:(1)认真审视编写水平,切忌教材中出现中式的英文表达,或者基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异的英语思维方式。(2)注重教材难度及使用范围,文化类课程的双语教材尤其要关注教材中英语表达的难度和跨文化性。针对本校学生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教材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2.培养具有高素质和语言功底的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双语教学中,师资力量是重中之重。双语教学需要配备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极强的英语专业教师,同时教师需对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系统掌握和理解。基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大多数英语人才的读写能力远远高于听说能力,这对双语教学的实施开展带来的极大困难。针对这问题,师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从教师岗位培训到出国深造提高等各种方法均变得尤为必要。
3.增强环境建设,增加语言应用。语言具有其本质的属性,它是沟通工具,是思维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是交际的媒介,是传递信息的手段。鉴于此,语言的使用是掌握语言的基本保障,只有反复的使用,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语言作为工具,不同于其他工具,其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社会性,不能简单地、孤立地存在和使用,需要构建使用的场合和适用的环境。双语教学为语言学习提供了特定的场景,可以使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和空间。与此同时,构建更多的第二语言交流环境,增加语言应用,必然有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可以说,课外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双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双语教学在高校文化类课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是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是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高校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为双语教学的广泛深入应用和教学效果提升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
[1]欧阳友珍.外语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沙丽金.语境与专业英语教学[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3)
[3]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杨振常.“论英语教学语言”,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5]Richards,J.,J.Plait and H.Webber 1985.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