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少辉,王健芳
陆少辉/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贵州贵阳550025);王健芳/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贵州贵阳550025)
语境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J.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在这个过程中,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这一理论的创立,丰富了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将语境顺应论引入我国的是钱冠连教授。他在1991年发表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一文中,全面介绍和评价了顺应论。2000年,钱教授又在《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评述。其后,何自然、李捷、于国栋等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顺应论进行研究阐释,但也并非所有的学者对该理论持积极的态度。黄衍就针对当时主流意识认为的语用学能对一切语言现象进行观照提出了异议。顺应论提出后,西方学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解释和验证,而我国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对该理论的研究更多地与翻译联系起来。将顺应论引进我国翻译领域的当属戈玲玲。她在2004年发表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一文中阐述了顺应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随后,我国学者对顺应论的研究更加细致入微。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的依然不乏其人,另外,人们将视角扩大到词汇(如成语、插入语、委婉语等),以及诗歌、电影字幕的翻译等诸多方面。
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启发了人文学科的研究。德国语言学家Schleicher于1863年首度将达尔文理论运用于语用学的研究,他认为语言也是不断变化的,也要像生命体一样经历发展、成熟和衰败,许多学者都支持他这一观点。J.Verschueren吸取了达尔文和Schleicher的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J.Verschueren看来,语言具有可变性(即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可变性着重指出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协商性强调在判断语言运用是否标准时,要看它是否适合语用原则,而不是一味检查其语法规则等;顺应性主要强调要满足交际的需要,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顺应性体现在变异性和协商性之中,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为语言顺应提供条件,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性就没有顺应性。[1]
在探讨顺应论之前,有一个过程必不可忽略——选择。在语言使用中,我们可以意识到说话人必须做出选择,包括语言的种类、言语的风格、体裁等方面。而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寻求语境的顺应性,以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在理解和分析顺应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研究: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2]
1.语境关系顺应 。J.Verschueren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胡壮麟教授也曾在其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将语境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笔者认为,J.Verschueren所讲的语言语境即胡教授所讲的上下文,而交际语境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语言语境中,要做到语境关系的顺应,就需要关注语言本身的问题:1)篇内衔接;2)篇际制约;3)线性序列。[3]具体说来,比如,衔接词的使用是否恰当,语序是否正确,语法是否合乎规范等等。交际语境的顺应就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顺应,他们所处的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中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物理世界中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是所有因素中的重中之重。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语境顺应论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例(1),只有达到这一境界才能掌握自己的方向,才能做到“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
Only a person who has attained this plane can be a real master of his destiny,contenting himself with the purest and simplest pleasure.[4]
在此翻译中,译者并未将“方向”译成direction,而译成了destiny;同时,“花酒”和“清茶”,也未译为 wining and dining 和plain tea,而是意译为the purest and simplest pleasure.整篇译文清晰、生动,缘于译者考虑到上下文,顺应了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从而使语意的表达更确切明了。
例(2),记得最有趣的节莫过于年终的“谢天地”。那谢完天地之后……
As I now recall it,no other festival held greater fascination for me than “Thanksgiving” ceremony held at the end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To express gratitude to Heaven and Earth,……[5]
文中将“谢天地”译成“Thanksgiving”是出于两种文化分别有这两个节日来表达感恩之心。但是又由于英汉文化差异,两种文化中感谢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故作者在第二句开头指出了汉语文化中感谢的对象,这是顺应源语和译入语文化而采取的翻译策略。这样一来既保留了源文化的真实面貌,又让译入语读者准确地感知到文章的意韵。
2.结构客体顺应。结构客体顺应指的是语言各层次的结构及建构原则,从语音特征和音位,到语篇内外,或者到层面间的任何一种关系。所涉及的不只是“结构”,还包括“结构过程”中的原则。[6]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结构客体顺应为实现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最大程度地获得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获得相近的感知提供了可能。如诗歌翻译中,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诗歌韵律在源语和译入语间的传达一直是翻译家们不断推敲之处。顺应译入语的结构客体的程度越高,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知内容越相近。另一方面,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句子重心的安放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不同。场合不同,文章的文体不同,措辞自然也不同。奈达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使用的语言分为三个部分:仅具有高语言水平者使用的语言,仅具有低语言水平者使用的语言和两者共用的语言。因此,译文就有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使用语言的选择也不同,顺应不同文体和语言,读者才能从译文中获得正确的信息,语言的效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动态顺应。译者的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原文和译文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译者要准确理解原文,就必须在解码过程中顺应源发语的语言和语境。[7]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动态对等一说。笔者认为,动态顺应和动态对等都体现出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译文必须不断地改变以保证读者能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龚龙生教授指出,动态顺应要从时间、交际语境和文化语境等方面顺应,这里考虑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译文读者所处环境和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的期待视野发生了变化,为顺应他们不断变化的期待视野,某一著作不同年代的不同译本就应运而生了。例如经过安德烈·勒菲弗尔调查研究安娜的父亲把 《安娜·弗兰克日记》从荷兰文译成的德文和其后又出版的各种其他文字的译本发现,在这些翻译过程中,译者都做过不同程度的改写。[8]而这些举动正是译者为动态顺应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等的结果。
4.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J.Verschueren认为意识突显程度是指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有一定语用功能特性的自返意识。简言之,自返意识就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对所谈论事物的态度和反应的突显。这种反应可能是完全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根本无意识的,但它们都表现在了语言之中。由于在不同文化中,读者对事物的感知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故译者需要熟悉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翻译时,译者应顺应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理解,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程度等四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J.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语境顺应论不仅为语用学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它作为一种新的视角,也引发了东西方对翻译的再思考。这些思考衍生了新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照亮了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好前程。目前,我国学者从翻译的各个方面对语境顺应论做了深入的研究,我们应再接再厉,用创新的思维和视野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中,指导翻译过程,也不失为一条学与练的佳径。
[1]龚龙生.顺应论与口译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43
[2][6]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London :Edward Arnold,1999:65-66,115
[3]陈喜华.试论翻译中的语境顺应[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
[4][5]居祖纯.高级汉英语篇翻译(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11,16,20
[7]王颖频,许晓.动态顺应与翻译——以文化因素的翻译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2011(1)
[8]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