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随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对未成年人犯罪以监禁为主的矫正方式,已经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和弊端。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理念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其试点工作已经在我国大中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它所体现出来的号召社会力量矫正改造罪犯,以及在矫正过程中彰显的人文精神与关怀,成为了我国刑罚执行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然而,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对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其制度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关立法比较少,基本上是刑事政策的形式体现。由于没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之立法上的缺位,造成了一些误区和混乱的存在,甚至影响到刑事司法活动的效率和公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推广。而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在世界各国都行之有效的矫正方式,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能否发挥有效的作用,成为了许多学者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怎样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对他们进行更好地保护和教育,也成为了摆在国家和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
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综合治理”的政策。“综合治理”的政策主要包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整治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充分保护。推行社区矫正措施,是为了让未成年人在没有太大压力,在贴合实际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爱心与责任感,通过接受良性的社会教育,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感化、教育和挽救。
相对传统的矫正模式,社区矫正制度的优势较为明显: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正理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的实践工作中,应当积极倡导个别化原则,对他们尊重和接纳,关心未成年人的内心感受,引导他们走出人生的困境。第二、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便于纠正其不良意识和行为,为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心理矫治和辅导,细心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培养社工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达到矫正效果的理念。第三、对未成年人实行监禁生活会使他们产生标签效应,心灵上一旦打上耻辱的烙印,便会将自己划入犯罪的群体中,这样叛逆的心理很容易使他们再次犯罪。而社区矫正就是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社区环境中,避免因为关押引起的交叉感染,对他们的改造十分有利。
社区矫正制度起源于欧美国家,对它的大力推广表明对未成年人处遇制度改革的方向。自2003年7月两高两部提出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新思路以来,我国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探索拉开了序幕。至今,全国各地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说明将社区矫正作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矫正方式,是正确的选择,对这种模式的探索和制度化的进程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已有两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个别法律条文做出特别的规定分散于刑法、单行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内容较零散,缺乏体系性,针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非监禁化处罚规定仍不完善。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而言,多数由省、市、区的监狱管理局统一下达计划,和对成年犯的教育内容基本相同,教育形式大多偏重于集体式宣讲,缺乏指导性行为的规范教育和个别施教。对未成年的文化课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开展不到位,无法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和社会相适应。
鉴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分析,当社区矫正的对象被矫正的社区接受后,应当先对其进行需要结构的评估和风险评估,确定对该矫正对象的矫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但是,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仍处在探索阶段,对未成年犯罪人员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深入交流和沟通较欠缺,矫正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个案矫正制度仍然不完善。社区矫正的工作者往往不能突破未成年人的心理戒备,取得他们的信赖,造成很多工作都停留在表面上,使矫正工作无法深入到未成年人的内心深处。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中,作为矫正对象的未成年人在社区中占的比例较低,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基本未加区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矫正相混同,矫正项目相类似,缺乏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行之有效的矫正项目。实践工作中,一般会采取定期谈话、社会帮教、专家心理咨询和参与社区公益劳动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项目的设置约束力尚不足,针对性较缺乏,对社会矫正对象的吸引力不强。笔者认为,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设立更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社区矫正工作项目势在必行。
当前就全国范围而言,对未成年人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尚不健全,执行中存在缺乏法律依据的现象,使参与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积极改造的信心受到影响。在社区矫正的试点实践过程中,有影响力的收监、减刑或提前解除矫正等奖惩措施兑现困难,审批的程序和手续比较繁琐,实际操作性不强,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触动不大,其制约和激励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适用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五类罪犯。但是,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并没有把未成年犯和成年犯区分开,没有充分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这不符合刑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与国际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相脱节。
一些学者认为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提高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率,唯一的办法是增加以上法定五种情形的适用率。在管制刑的适用上,克服司法理念落后和管理不力等问题,找出相应对策丰富管制的内容,对管制刑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加以扩大。在缓刑的适用力度上,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立法上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慎用监禁刑的原则。在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上,因为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政治权利相当有限,这一刑种对他们适用的效率并不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判前调查制度提高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适用率,有利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矫正项目设计,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未成年人真正被实施矫正的数量少,相关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也较缺乏,这种现象显然不科学。笔者认为,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项目应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完善现有的矫正项目。具体来讲,应增设未成年人矫正对象的义务,在管制、缓刑的义务配置中加入对受害人的赔礼道歉和赔偿,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训练等内容,增加对缓刑管束某些禁止性的规定;二是增设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项目。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如政治思想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公益劳动基地等,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保障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刑事政策主要以特别预防为目的,依照犯罪人主观恶性程度的不同与犯罪具体原因的差别,实施刑罚个别化原则。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角度来看,应针对犯罪人本身人身危险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遇制度,如监禁刑、资格刑、财产刑或非监禁处遇措施,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到实处。个案管理是实施社区矫正的基础工作,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和结构评估。分类管理是开展社区矫正较实际有效的方式,在社区矫正的实施方法上,采取分阶段教育和分类管理的方法,有利于实现社区矫正中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使矫正工作可以有的放矢,有利于资源和力量的合理配置。
搞好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奖惩措施至关重要,它包括日常行为奖惩与司法奖惩两方面。当前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需要政法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分工合作。首先,政法委需充分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因为现有的法律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社区矫正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不以公检法司和监狱等部门各自的意志为转移,需要他们之间互相配合,政法委此时的协调作用尤为重要。其次,作为执法主体的公安机关,需积极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工作,加强对社区未成年人的监督考察,在社区矫正工作需体现强制力与威慑力时,应当及时给予配合。再次,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重点应对社区矫正及监管矫治等措施进行监督,建立起同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定期的联系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参照国外做法,建立起矫正调查人制度。最后,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前,注意征求社区矫正机构对未成年人的意见与看法,对被告的未成年人是否判处非监禁刑提出评鉴意见,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86
[2]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7
[3]贾宇.社区矫正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43
[4]吴宗宪.社区矫正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9
[5]张传伟.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体系构建研究[J].东岳论丛,2011,(7)
[6]骆群.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难点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1)
[7]翟中东.中国社区矫正立法模式的选择[J].河北法学,2012,(4)
[8]邓新建,刘洪群.全面试行时机已成熟[N].法制日报,2009-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