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群体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2013-08-15 00:52:12白秀丽孙凌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研究生建设

白秀丽,孙凌晨

高校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由高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并在大学校园中存在、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第一课堂以外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活动,它构成各个大学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能吸收社会文化的精髓,在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研究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1]。

1 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1.1 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

与本科生长相比,研究生知识面较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学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优于本科生,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

1.2 年龄和生源多样化

在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中,有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往届中有一些是在职的,他们的年龄差别较大;在社会实践和经验方面也不相同,有阅历尚浅的应届生,也有经验丰富的在职人员,他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事业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3 在学习上具有的特点

研究生学习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比较紧张,集中上课的时间少一些,查阅文献、做实验、写论文、做课题用的时间较多,导师往往让他们独立设计和思考问题,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造能力。

1.4 参与课外活动的特点

研究生论文和实验任务比较重,业余活动时间较少,在一些活动中,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与学术有关的学术讲座和与将来就业有关的就业信息。因此,在组织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和兴趣,创造机会让他们进行学术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 研究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研究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能体现高校的办学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在推动校园文化向前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知识面和阅历优于本科生,对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入和透彻。高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从知识水平和能力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理念,研究生所参与的学术活动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特色,因此研究生的参与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对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和经验较本科生丰富,创新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较本科生强。在参与校园的各项活动中,研究生群体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能更好地拓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内涵。

2.3 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向前发展

校园文化是由几代学子维系、发展和传承的。研究生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为校园文化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继承原有的校园文化精华,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地向前发展。

3 校园文化对研究生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2]。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为研究生带来快乐,使他们增长知识、培养技能,还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弥补校园与社会的脱节,使研究生进一步了解认识社会文化的主流,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

3.1 塑造研究生的健全人格

先进的校园文化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创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优越环境,研究生长期生活在群体中,会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和熏陶,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特别是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对健全学生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够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读研期间,是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思维开阔,有利于学生提高技能。

3.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美育功能,可以通过环境、氛围、设施、活动等,影响教育学生。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激励、陶冶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3]。

4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1 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提高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周密部署,细化分工。重视校园文化的物质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投入时间和精力,使建筑与空间布局越来越合理,建设完善的教学与生活设施,给学生营造美丽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之能在第一课堂以外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4.2 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

学校的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学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4.3 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第一课堂上除了开设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增强学生的人文知识,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交流,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注重研究生个性的差异,挖掘他们的潜力。

在注重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使其提供在第一课堂无法获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加强与研究生的交流和联系,开展好研究生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与研究生之间的情感,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

4.4 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调动、挖掘和发挥广大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研究生应该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学校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研究生提供相互学习和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舞台和空间;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受到教育。

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起到了帮助和启迪作用,能够帮助研究生正确地处理在学习、科研、就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4.5 建立各级组织,充分发挥研究生骨干队伍的作用

建立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交流思想的舞台,培养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学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对研究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发挥研究生骨干队伍的作用。研究生骨干队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作出的榜样、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奉献的精神,极大地带动和影响了研究生群体。同时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级组织的作用。研究生会是构建研究生校园文化的桥梁纽带,也是构建研究生校园文化的组织保障,能起到核心的组织作用。

4.6 加强各大学之间的交流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继承和发扬各学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经验,吸取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突出自身的特点,注重办学特色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建设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

总之,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校方和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在高校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加强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主体作用,保持校园文化活动健康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形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5]。

[1]刘其.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研究生健全的人格[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4):862-64.

[2]王厚庆,艾春安.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陕西教育,2009(10):370.

[3]李娜.研究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社色定位和功能选择[J].教学管理,2012(3):50.

[4]崔建国.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0,9(5):35-37.

[5]刘伟兰,张熠.试论新形势下研究生与校园文化建设[J].华工高等教育,2006(1):72-7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研究生建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