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立群,李 才,石 艳,于晓艳,李相军
(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在现代医学和药学研究中,实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探索。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现代生物医学、药学研究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病理学的基本方法。正因如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受到教学、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又称免疫细胞化学。它是组织化学的分支,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对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已成为更新较快的新兴发展学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可以检测出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受体、表面抗原等存在于组织细胞内的所有的具有抗原性的物质,从而使得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同时在药学的科学研究中也逐渐受到青睐。尽管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归根结底都是要回到形态学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对想要研究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进行定位定量,并且能够根据其定位来进一步研究其功能特点。
医学、药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在校期间应掌握医药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了解药物开发相关的知识,学会如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准确评价药物的有效性、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发生发展过程。这些知识的获得和掌握,均有赖于对“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与实验。这类课程在我国各相关高校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国家教育部规定,要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是完成学位课题研究的重要保障。研究生课程不同于本科生阶段,其培养的目标也从“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打基础教育转向以科研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教育,其基础课程(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后来的学位课题的顺利完成,使其初步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以期在理论上、思路上、方法上和能力上得到扩展、借鉴和帮助[2]。
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要求精讲多思[3]。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内容主要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要着重介绍问题的分析过程和基本原理,而对于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反而可以轻描淡写,大可不必详细论述,而是通过循循善诱,鼓励学生逐渐学会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的课程特点注重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利用当今信息时代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相关的教科书、文献资料,并在很多医药网站上下载相关性的信息,比如经典的免疫组织化学图片和相关的视频等,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和理解所学到的相关内容、操作方法等。授课教师通过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经历,总结经验,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实验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避免学生再遇到相似问题时重蹈覆辙。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合适的课本,教师查阅了大量的材料进行授课,授课教师将每次课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发给学生,给学生课堂上记笔记和课后复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为了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免疫组织化学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学习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新知识,增强其在以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研究生班自由讨论和专题报告这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做报告的过程中或报告结束时,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与主讲人就报告内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考察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客观地评价了其多媒体制作水平、形象、演讲作风、仪表、现场应变能力等总体水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报告了一些老师在课堂里没有涉及到的、属于科技前沿的一些先进技术或研究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同时也说明其的确阅读了大量文献,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进一步提高其查阅和翻译文献的能力,为其日后的研究生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了使专题讨论的质量得到提高,一般会提前大约15天通知主讲人,保证学生有时间作充分的准备。对于专题讨论的质量,做到奖罚分明,每次专题报告和研究生集体讨论都计入平时成绩,学期期末按比重算入最终成绩,而不是仅以一张试卷作为考试最终成绩。这样就尽量避免个别研究生应付了事、专题报告准备不认真或者参与相关的讨论不积极的情况。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经过专题报告和研究生集体讨论后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对某些领域或某个方面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心,课后也自愿地去查阅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
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更多的自身科学研究情况,教授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中去,反之,教师也可以将在教学中受到的启发应用于自己的科研方面,积极参与各项课题,建立教学与科研相长的教学模式。
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实践与不断改进和完善。本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受到了研究生本人、导师以及管理机关的认同,认为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开阔了其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上只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缺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环节,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课程设置将增加实验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希望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挖掘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培养出更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1]袁晓,王晓春.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7,9(3):198-199.
[2]唐益群,赵化,王建秀.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同济教育研究,2011(2):19-22.
[3]许红霞.美国博士研究生课程“现代药物设计与研发”的教学与管理[J].重庆医学,2011,40(17):1763-1764.
[4]张咏莉,李红枝,王听.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之教学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