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45)
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在大学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从柏拉图提出的“哲人治国”到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从中国《易经》中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到《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不是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追求。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独特的个性和软实力,它既表征大学特定的价值诉求,又体现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如“自强不息”的清华大学人文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北大人文精神等,引领了社会的风尚,陶冶和哺育了一代代国家的栋梁。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之内在精神、核心价值观、人文道德等已在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科技奖项、各类排名等显性利益指标的挤压下开始走向变形,大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信仰缺失和人文精神匮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高校人文精神的重建迫在眉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普通本科院校中的一个新的群体,大多是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由高职高专、师专、教育学院等通过合并、升格和转型而来。作为高校圈层里的一个新群体,除了高校普遍面临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外,还存在自身的一些特殊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构建学校的人文精神,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升格转型后的重要任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文精神构建过程中囿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办学条件的限制,在构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批判性思想及‘包容性’之博大。”然而,受实用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认识上往往注重新校区、实验实训室、图书馆等硬指标的建设和招生规模的扩张,忽视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等软实力的提升,存在人文精神理念缺失的现象。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从专科、高职或者成人本科升格转型而来,在人才培养中工具理性的思想占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升本之后,人才培养的层次提高了,对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也应发生变化,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格转型的发展过程中,为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几乎都在老校区之外兴建了新校区。新校区的建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多数校园的规划和设计注重实用价值,现代感很强,缺少大学历史的厚重感,缺少对校园的人文价值考量,忽略了人文环境对学生的教育熏陶作用。同时,由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新校区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原来老校区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人文环境的传承,致使新校园有现代化的建筑群,缺少应有的人文内涵;有先进的设施设备,缺少相应的人文底蕴的支撑,让学生感到很陌生。
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和日益增强的就业压力的影响,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建设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专业和学科,削弱了对人文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人文教育被边缘化,难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有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人文精神积淀不足。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合并而来,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价值取向都存在差异,合并升格之后,如何整合各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教育理念、文化氛围、价值取向是实现实质性、内涵升本的关键。
人文精神是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解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1]。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这个特定区域所产生的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信仰,大学所教化的人都应该有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积极追求;二是认知,广博地涉猎人文知识,丰富内涵,提升内在的修养;三是行为,内在的修养外化为具体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文明礼仪规范。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大学应该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之内化为大学的人文精神。大学的人文精神具体应包含以下五个内容:
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底气和基石。几千年来,尊师崇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大家认为通过学习和提高品行修养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高学府,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和纯洁圣地,是人格尊严、自由意志和精神价值的代表。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也难独善其身,其世俗趋利的种种行为饱受社会诟病。这就要求大学要痛定思痛,重新回归大学治学树人的本源,让教师能独立思考、独立治学,学术能自由探讨、独立发展,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判断、自我创新。
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准则[2],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秉持的精神追求。“人无信而不立”,做人做事首先要讲诚信,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吾日三省吾身”、“慎独”、“克己复礼”等都是古人倡导的修养身心的好方法,通过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来达到道德的高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理应将高尚的道德操守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之一。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延续至今的不竭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均包含其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动力,当前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坚持独立发展、自主创新。高校是知识和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创新的重要基地,理应承担起自主创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要在发挥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中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2]。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博采众长、和谐发展的民族,具有高度的融合精神。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交融争鸣的重要场所,理应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衷共生的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以此来推动和引领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中华民族忧国忧民、未雨绸缪思想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十分珍贵的品质。这种忧患意识世代相传,激励人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高校要积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的历史积淀,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构建具有自我特征和个性品格的人文精神。
周远清说过: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每一所大学都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这种文化的格调和品位是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自身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学校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化色彩较浓厚使我国高校饱受社会诟病,高校如何去行政化是政府、高校、学者、社会普遍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校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一方面,政府要减少违背教育规律的行政干预,给高校独立办学的自由;另一方面,学校要厘清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防止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和侵蚀,保持学术的独立和尊严。只有还学术以崇高、还学者以独立、还学生以自主,才能激发大学的活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重构学校校园文化体系,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借重建学校文化之契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性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着重于静态的文化理念体系建设和动态的文化活动建设。在静态的文化理念体系建设中,除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硬件设施之外,还应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的素质建设。在动态的文化活动方面则应积极开展人文校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引导大学生加强人文修养,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要加强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借学校升本的契机,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多开设人文类的选修课程,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促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其次要把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学院的中心工作中。在大学里,人文精神的培育仅靠课程教学来完成是不可能的,要将之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中。教学、科研是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要把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三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学校要多开展人文艺术活动,举办各类人文系列讲座、论坛和沙龙,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等,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个人要学会内省、慎独、克己,自律,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过程中较高的精神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名教师所要秉持的行为准则。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品行修养、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若教师自身不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责任感、没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等,那么可以想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面临合并后不同学校教师的整合以及年轻教师多这一情况,学院要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积极培养一支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自觉关注国家和人类命运,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担当起引领民族精神责任的教师队伍。这是建构学院人文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1]刘培军.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建构[J].教学研究,2007(3):117.
[2]孙宁华.传统文化与大学人文精神的重建[J].江苏高教,2012(4):56-57.
[3]周远清.从“三注”到“三提高”——关于高校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