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真,陈 静
(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2.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不虞现象’就是始料不及的现象。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发生了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当然,有些是积极的效果,有些却是消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对语言交流产生障碍、对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后果的不虞现象。
词是一种标记符号,它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只要交际中需要,都可以用词来标记,这内容就是词义。词义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变异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是语言交际双方顺利交际的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又使词在组成语言建筑材料被运用于语言生活时,有时会导致语用中不虞现象的发生。鉴于此,笔者从词汇层面切入,着力于词义性质的分析,举例论证由此引发的不虞现象。
“词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及其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其形成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现象及其关系的过程,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过程。客观存在只是为人们的认识提供了客观对象,而人们如何认识客观对象,能否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科学的概念,客观对象并不起必然的决定作用,还需要积极发挥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认识主体又受学识、经历、身份、年龄、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
例如:“一位财主一心望子成龙,先后请了几位老师教授儿子。但儿子又笨又懒,学了多年也写不成一篇文章。有一次,在老师的逼迫下总算凑出了半通不通的文字。财主高兴地捧着文章请很有威望的秀才予以评定。秀才看了以后写了两句评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天后,秀才的穷亲戚来借钱看到了评语。穷亲戚就说:‘文章写得好,秀才评价高。评语上句的意思是:黄鹂在鸣,有声也;下句的意思是:白鹭在鸣,直上青云也。秀才是说公子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将来一定能够直上青云,到时您老也可就是老爷了。’财主大喜,也就借钱给了这位穷亲戚。此事传开,写评语的秀才受到人们的指责。秀才解释说:‘你们误会了,我评语的原意是说:不知所云,离题万里。你们想想看,两个黄鹂在翠柳上叽叽喳喳,有谁能够懂得它说什么呢?这不正是‘不知所云’么?白鹭上青天,那是越飞越远,这不正是说他写得‘离题万里’么?”[3]
上例中秀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评语,本意是言财主儿子的文章“不知所云,离题万里”,写得很差。而穷亲戚为了能够借到钱,刻意曲解秀才话语隐含和话语语用意义,妄自称“文章写得好,秀才评价高”。此事传开后,写评语的秀才受到人们的指责,这令那位秀才始料未及,导致了社会交际中的不虞现象。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要从说话人的角度考察言语交际,而且要从听话人的角度考察听话人对话语的认知,或者考察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因为交际是否成功要以说话人的意义或意图是否最终在听话人身上实现为标准。理解说话人的话语不仅包括它的字面意义,而且包括说话人通过该话语所传达的言外之意。”[4]否则,交际就会像上例这样出现障碍,导致不虞现象。
词义是反映客观事物、现象及其关系的,它是明晰性和模糊性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对象之间有的界限分明,有的界限模糊。相应地,有的词指称的事物对象范围确定,词义明确;有的词指称的事物对象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词义模糊。”[5]如果某个词的意义或者某个词的某一个意义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确定,与其他事物对象的边界清晰,那么这个词的意义或者这个词的某一个意义就是明确的,具有明晰性;而如果某个词的意义或者某个词的某一个意义只是大致反映了某一范围的事物对象,它所反映的事物对象跟其他事物对象的边界不清晰,那么这个词的意义或者这个词的某一个意义就是模糊的,具有模糊性。
实际上,词义的更加明晰性是人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模糊化的语言则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罗素在《论模糊性》里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词义的模糊性特征:(1)它具有较强的概括力、表现力;(2)它又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虚化性、空洞性。如果对词义的模糊性认识不够深刻,将会“给交际带来许多障碍和麻烦”[6],可能导致语用中的不虞现象。
例如:从前,有个吝啬的老板,叫他的小伙计去买一盒火柴,吩咐道:“去,买一盒火柴来,每根都要划得着;若有一根划不着,我都不要。”不一会儿,小伙计把火柴买了回来。老板拿过来,一连擦了几根,都擦不出一点火。老板发火了,呵斥小伙计道:“我不是说过每根都要划得着吗?”“是呀!老板。”小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遵照您的嘱咐,我刚才一根一根划过了,都划得着。”老板气得哭笑不得。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知道,“词语的模糊,是指意义模糊。词语之所以会有模糊的意义,是由于所指的对象的范围或外延不确定。”[7]因此,对词义的模糊性的深刻理解相当重要。“划得着”的意义是清晰的:(1)指火柴能划着,能擦出火来;(2)指……划得来、很划算,但又是很模糊的:到底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划得着”,这里可理解的范围、可联想的外延就大了。老板的意思是让小伙计买的更加划算些,而小伙计却理解成了把每根火柴都划划试试看能否划着,都能划着才算“划得着”。这没有语病,不能看成是歧义句,它不是由歧义导致的语用失误,科学的解释应该是由词义的模糊性造成的,因为词义的模糊性就是指词义的界限的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的边界不清。因此,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该精确时就要尽力精确,避免词义的模糊性对语用的消极影响,从而减少不虞现象的发生。
词的义音关系一经约定,便成为语言习俗、社会习惯,词义具有相对的稳固性。词义的稳固性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其关系认识的稳定性。但是客观事物对象又在不断发展着,不同社会间的联系、交往和接触越来越频繁,新生事物、新生概念、新生义项、新生组合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细致复杂,这就要求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随着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不断发展演变。所以说,词义的稳固性是相对的,词义的变异性是绝对的,而词义的变异性又是主要的。因此,在交际中若不注意词义的变异性,就会导致不虞现象的发生。
例如:某报某日有则标题:“同在一片树阴下”,同日该报另有一则标题:“树荫下飞出的笑声”。同一张报纸,同一个词语,这一版是“树阴”,那一版又是“树荫”,很不统一。[8]这会令读者始料不及、颇为费解。
其实,这就是词义的变异性悄悄使然的结果。据1971年修订本《新华字典》,“阴”字的第四个义项为:“(阴儿)光线被东西遮住所形成的影:树阴儿、背阴。”同时收有“荫(yīn)”字,解释:“树荫,树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浓荫蔽日。”这就说明,《审音表》出台之前,《新华字典》认为“树阴”和“树荫”都是正确的。新版《新华字典》依据《审音表》作了调整,“荫”字只列yìn一种读音,义项有三:(1)作形容词,表示“不见日光,又凉又潮”,如“屋子荫”;(2)作动词,表示“封建时代帝王给予功臣子孙的特权”;(3)作动词,表示“保佑、庇护”,如“福荫”。字典中没了“荫(yīn)”字字头,“树荫”一词也不见了踪影。而“阴”则读yīn,“光线被东西遮住所成的影”这一意思由它单独承担了。
在《审音表》颁布之后出版的一些新词典则严格地遵守了对“荫”的规定。在1998年《现代汉语规范字典》里,“阴”字的第二个义项是:“名词。指日光照不到的地方:树阴、林阴道、背阴。”而“荫”字则只有动词或形容词的用法,并特别提示:“统读yìn,不读yīn。‘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2004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除了保持《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对“阴”和“荫”的处理方法外,还在“树阴”的词条后,特别提示:“不要写作‘树荫’。”
随着国家规定的出台,由“树荫”逐渐变为“树阴”,“树阴”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因为词义的变异性是渐变式的,不是突然、一下子的,所以人们对变异词汇的认可和使用是一个缓慢接受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上例情形),难免会导致一些不虞现象的发生。
词汇意义是属于特定的民族语言的,不同民族的语言包含不同的民族特性,词义的民族性是语言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词义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使用它的民族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思维模式,这些都影响着词义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词义的民族性特点。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最为活跃、变化发展最快,而词汇的内容又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若不注重词义的民族性差异,有可能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短路、交际失误、交际障碍”的影响,也就很难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来透视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一些表示我国古代器物、典制、章法、称谓的词语 “鼎”“盂”“磐”“钟”“轿子”“太师椅”“矮凳”“状元”“榜眼”“探花”“科举”“后宫”“娘娘”“贵妃”“侍妾”“太监”“巫师”等,一些政治性色彩浓厚的词语“一国两制”“三个代表”“人大代表”“中国人大”“政协委员”“中国政协”等,这样的词语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即使把它们翻译到英语中去,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注释,也很难被人们所理解。同样地,英语中的“church”“priest”“Christmas”“Easter”“Halloween”等词语表示的概念在汉语本土文化中也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是因为我们广泛地接受了这些外来词所传递的文化结果。如果不接受词义所蕴含的外民族文化背景知识,那么我们将会对外民族特有的事物现象无法理解,势必会造成交际困惑。
再如: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中写道:“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棉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词人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离别情景,以“柳”为基调,充满浓郁的惜别之情。作为中国学生,能够很容易联想到词人因离愁别恨而引起的浓浓感伤。可是,美国留学生却联想到作者可能是由于失落或者死亡而忧心忡忡。这两种理解大相径庭的原因是:在汉英两种语言里,“柳”(英语写作willow)这个词的指称意义虽然是相同的,而且都能产生“忧虑、伤心”的联想,但是它被赋予的民族价值观念和心理习俗意义却不相同,因此,它在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里又带上了不同的情感内容。如果想表示“失恋、悲悼心爱者的离逝”的意义,英语里则用“wear the willow”。所以在社会交际中,如果不理解词义的民族性差异,就很可能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
词义,即词的内容,是由词的语音形式表达的。词的语音形式的选择和组合规则,归纳在词里的意义的取舍,用什么样的语音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并不是由词所指称的事物现象来决定的,而是“由应用这种语言的集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9]。词义一经被社会成员在语言实践中确定下来,就会成为该民族语言社会的共同财富。词义也只有为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时,人们才能用它来交际。个人在使用词义时应当遵守词义的社会约定,否则就会破坏语言正常的交际功用,造成语用中的不虞现象。
例如:“一天,三个唱戏的艺人来到了热闹繁华的某城市。他们三人:一个是唱黑头的,一个是唱旦角的,第三个是乐队打二锣的。他仨一早出来,逛大街,串商店,游名胜,玩得十分痛快。不觉时已正午,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仨也早已饿得饥肠辘辘,前胸贴后背。于是,商量好一块儿去吃面,并且打赌,如果谁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这顿饭就由谁付钱。商量完毕,他仨信步走进一家饭馆。此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饭馆里热气腾腾,人声嘈杂,饭菜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跑堂的穿梭般忙个不停,他仨坐下等了半天,跑堂的都没照面。唱黑头的不由怒气横生,端出了戏中黑头的架势,二目圆睁,瓮声瓮气地高喊:‘给俺家来碗面!’这一声不打紧,倒把跑堂的吓了一跳,其他顾客也被吓得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三个,霎时间嘈杂的餐厅变得鸦雀无声。跑堂的赶紧跑进厨房端来了三碗热气腾腾的葱花鸡丝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旦角的羞得面红耳赤,竟也忘记了打赌之事,小声说:‘奴家不吃葱花。’打二锣的见此情景乐了,认为两人都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这顿不掏钱的饭算是吃定了,高兴得忘乎所以,止不住‘特儿,特儿,特儿’地笑了起来,这笑声听起来清脆悦耳,不但似那二锣的声音,而且很有节奏,与戏剧中的锣鼓点没有两样。至此,三人的身份全都暴露出来了,只好各掏各的饭钱,引起全餐馆的人一阵哄堂大笑。”[10]
上述这则故事读起来有些滑稽,但是它真实地反映了深刻理解词义的社会性的重要性。由于词义是社会团体约定俗成的,“两目圆睁,瓮声瓮气地高喊:‘给俺家来碗面’”、“小声说:‘奴家不吃葱花’”、“‘特儿,特儿,特儿’地笑了起来”是戏剧里黑头、旦角和乐队打二锣的经典动作和台词,这一点大家非常熟悉,所以他们三个都暴露了各自的身份,最后各付各的饭钱,谁也没有占到便宜,而且还引来了饭馆里的人的一阵大笑。正是由于这三个唱戏的艺人没有注意到词义的社会约定性特征,才造成了这种始料不及的局面。因此,我们在日常交际中,要注重关切词义的社会功能,特别注意遣词造句的适当运用。
总之,词义的主观性、模糊性、变异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等,虽然能为人们的顺利交流提供前提和有利条件,但是它们又具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在社会交际中极易引发不虞现象。因此,在语言生活中,我们要更加咬文嚼字、磨砺词义,注重用语的选择和搭配,减少由此引发的不虞现象的发生,还现代汉语一个畅通无阻的使用空间。
[1]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8.
[2]刘晓凤.语境对词义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12):158.
[3]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27.
[4]杨晖.语境、认知环境与交际过程中的会话理解[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2):40.
[5]刘中富.实用汉语词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93.
[6]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
[7]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1.
[8]郝铭鉴.会诊——攻克语用的难关[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11.
[9]徐时仪.略论汉语字与词的互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5):97.
[10]马天.民间笑话[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