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贡献研究

2013-08-15 00:48李冬梅
关键词:军事马克思主义思想

李冬梅

(长春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是其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曾被西方强势文化几番冲击而从未垮塌,至今仍雄踞在世界文化的顶端。毛泽东自幼精读古书,传统文化功底深厚,走向革命生涯后,灵活运用于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中表现尤为突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哲学思想: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哲学基础

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其中,《周易》《老子》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富于辩证思维智慧的三个代表。毛泽东具有较为深厚的哲学基础,他善于运用中国古代和近代哲学思想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哲学原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哲学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运用名言成语或寓言故事等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理

毛泽东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对中国古代思想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加以改造和深化,用以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毛泽东青年时代就开始研究老子,尤其感兴趣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从“社稷无常寿、君臣无常位”的运动变化中,指出了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宇宙间的一切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最初表述。同样,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即灾祸之中隐含着幸福,幸福之中潜藏着灾祸,二者是对立统一矛盾,此观点凸显了矛盾双方的统一和转化。毛泽东仔细研究了这一思想,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都是向对立面转化的,好事和坏事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并以此告诫人们:“在看待问题时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1]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的。当时,国内曾发生过部分群众闹事,国际上也发生了匈牙利事件,这两件事都不算是好事,但毛泽东却认为它有二重性,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匈牙利事件由于处理得恰当,结果,坏事就变成了好事。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讲到战略退却时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的。”[2]这里,毛泽东用了老子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获得,退却是为了前进。进一步说明了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端是可以转化的,不利的一面也可以经过努力,促进它转化为有利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毛泽东还用庄子的“井蛙观天”的哲学寓言,说明在观察事物时,切记只看部分,而忽视全局;毛泽东在告诫党的领导干部,工作中不要被个别现象迷惑,以免犯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错误时,还曾灵活地引用了楚国鶡冠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名言,如此等等,都表明毛泽东运用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深刻解读中国古代“知与行关系”的思想,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在认识论领域的研究中,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思想就是对“知与行关系”思想的各家不同论述,毛泽东通过认真梳理了和仔细研读,克服了古代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狭隘性,系统地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中国古典第一部历史典籍《尚书》中曾经有论述此问题的最早记载,即“知之匪艰,行之维艰。”意思就是“知易行难”。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曾表述过自己的观点。比如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行高于知”或“行先于知”,强调“行”在“知”中的作用,是朴素唯物论的代表。宋代的朱熹则持“知先行后”的相反的论调,到了明代,王阳明整合了二人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但需要说明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行合于知或以知代行,具有唯心主义的思想,并不是现在人们常用的“知行统一”辩证唯物论,二者是用唯心论的观点来阐释知与行关系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经过深入研究,对“知先行后”和“知行合一”的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并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坚持“行先知后”朴素唯物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结合观。与之前的思想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知与行关系的科学界定贡献最大,当然这还没有达到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知行统一”观的高度。毛泽东通过认真梳理和仔细研读各家观点,克服了古代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狭隘性,批判地吸取了已有观点的合理因素,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在论述这一观点时,发扬了贵“亲知”,重“务实”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传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既强调实践首先来源于认识,又阐明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体现出了崇“心学”、重“心力”的中国近代哲学中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传统理念,这些思想主要集中于毛泽东的《实践论》一文中。正是根据以上的这些论述,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并用此思想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许多问题,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把“实事求是”古典成语上升到辩证法和认识论,并发展成为我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的本意是指做学问求真务实的一种态度,毛泽东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把这一民族化的成语典故发展成为我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最原则的思想。从根源上考察可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为政》)而“实事求是”一词,却出自汉代史学家班固称赞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的的治学态度,即“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颜师古对其中的“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做学问必须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和客观的结论。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做了通俗易懂的阐释和发挥,使“实事求是”这个古典成语获得了崭新的意义。毛泽东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这一精辟论述,揭示出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精神实质。邓小平曾总结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4]这样,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其后几代领导人对这一路线的坚持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通俗化的详尽阐释,可以说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现代哲学观。

二、军事思想:毛泽东通过梳理和解读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军事理论

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总结我国古代军术思想毫不为过,比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三略》等,其中以《孙子兵法》最具代表性,它不仅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奠定了中国及世界军事思想的基础,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许多思想和理念,比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法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等,都反映了我国军事思想的精华。马恩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5]毛泽东曾经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古代军事战争理论,对古代遗产吸收最广泛彻底,运用最自如出色的就是这一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战略战术原则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井冈山艰难革命时期,面对蒋介石集团的大举“围剿”,敌我力量、数量和武器上的悬殊对比,怎样才能既克敌制胜又保存力量呢?毛泽东通过对《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即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研究和使用权谋,在面对强敌时主张借鉴孙子的“避其锐气”、“以逸待劳”等军事原则,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6]的十六字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他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论文里,重点论述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战性质的“运动战”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等战略战术思想,并运用这些思想取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面对美蒋联合的大举进攻,毛泽东毫不畏惧,分析了现象和本质、暂时和长远、正与与非正义等关系,果敢地指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重要论断。根据这一思想,毛泽东提出了战胜美蒋反动派的战略战术方针,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正是这一思想的运用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1947年12月做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最集中最重要体现。

(二)总结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情况下取得战争战役胜利的规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凶猛的,既有众多的帝国主义,还有强大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明显的敌强我弱、敌众我寡。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呢?毛泽东深入研究了古代兵书《三略》中所详细阐述的“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并从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总结出克敌制胜的战争规律即虽然作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较为悬殊,但由于弱军一方采取了高超的战略战术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同时毛泽东还仔细研究了《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以正合,以奇胜”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毛泽东通过研究古代军事思想和典型案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战术,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斗上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进一步探索出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规律,并以此为经验,领导众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战役的胜利。

(三)指出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一条正确的道路

以农村为根据地、以农民为主力、以土地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区别于其他国家革命道路的鲜明特点,但却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殊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和总结历代农民战争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毛泽东出身于农村,对农民、土地等问题非常熟悉,了解农民的心理,懂得农民的需要,另外,他对中国历代的农民战争研究颇深,他通过对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战争以及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等众多农民战争的反复研究,在总结这些农民战争的经验教训时,首先肯定了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指出了战争失败的关键即:“由于当时没有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力量,得不到如同现在所有的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是陷于失败。”[6]自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我们才有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和领导阶级,并认识到了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农村、是农民阶级,因此,只有到农村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由于农民阶级先天的局限性,共产党还必须把他们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从而把中国革命发展成为一种新式的农民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战争、人民战争,这是毛泽东的重大军事理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优点和经验。毛泽东除了善于总结胜利的经验外,更为可贵的是他还能够从历代农民战争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比如,他在论述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要性时,就批判了黄巢、李闯王为代表的流寇主义思想,进而又论述了新式农民战争必须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革命模式。

综上所述,正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进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内化为先进共产党人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性格,融化进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中,再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9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296

[3]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5]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625.

猜你喜欢
军事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