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光
(宿州学院招生就业处,安徽 宿州 234000)
当前,人才市场存在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为谋取一职位发愁,存在“就业难”[1],高校都把就业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惜以影响正常教学为代价;另一方面,企业持续面临“用工荒”,企业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深层次的原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 “卓越计划”)[2],提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当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卓越计划”抓住了高校人才培养式存在问题的症结。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各高校立即行动,实施“工程教育”,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研究热情[3-5]。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首先从调整培养方案入手,硬性规定实践课程的不低于45%。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实训基地建设刚起步、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导致基础理论削弱、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得到加强。因此,有必要明确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科学地调整培养方案、理清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的内涵。
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我国著名工程教育家张光斗指出:“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不应模糊,不应动摇。”[6]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切合实际定位:国内一流工科院校(如清华大学),对部分拔尖学生按科学家和工程学家的模式培养;重点工科大学对优秀生按工程学家培养,一般学生按工程师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的工科专业,按工程师模式分类培养[7]。
目前我国还没有确立工程师质量标准。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有两个:一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6国的民间团体发起签署的《华盛顿协议》,该协议由11条组成;另一个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工程师互认体系,称《博洛尼亚进程》,由12条组成[7]。笔者认为,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有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2)熟练掌握以数学、相关科学学科以及所在工科学科的综合为基础的工程原理;了解与所在专业领域相关的现有技术和新兴技术。
(3)了解所在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知识,以及材料、部件和软件的属性、制造和使用;具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意识,培养在工程专业领域追求创新和创造的状态。
(4)具有应用适当的理论、实际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工程经济、质量保证和维护的基本知识技能,并且有使用技术信息和统计数据的能力。
(5)具有在多学科项目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包括管理、技术、财务和人文关怀的领导能力。
(6)理解工程专业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致力于专业行为规范的应用;具有沟通技能和通过继续的专业拓展以保持竞争力的责任感。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便阅读外文资料、与国外同行专家交流。
培养方案是实施工程教育的总体框架结构。学理工科的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因此要下大功夫调整培养方案,不能简单地规定实践课课时不低于45%。按照文中提出的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七条质量标准,培养方案要统筹兼顾。使毕业生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
(1)加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教学,做到“厚基础”。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弱化理论教学。其实理论教学也能培养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中若能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工农业生产、贴近前沿科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注重通识教育。著名工程教育家张光斗院士把通识教育称为“通才教育”,认为工程教育应该是“通专结合”[8]。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培养要靠通识教育,责任意识的培养要靠通识教育,合作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培养要靠通识教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靠通识教育。总之,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起关键作用。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教育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有益的工程经历极其重要。从欧洲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制定的著名“FEANI公式”[9],可以看出,工程实践与工程经历的时间大于大学课内时间。工程实践和工程经历需要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涉及面广,下文单独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经验,实施的是专业教育。“教育模式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和训练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工程素质不能适应工程教育的需要。”[5]诚然,高校引进具有工程背景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但由于目前人才流动的渠道不畅,这种方法收效甚微,所以在高校还是立足于对青年教师培养。对于刚进校青年教师,需要先在校内工程中心(或实训基地)工作1-2年,具有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至少半年。“师傅不强弟子弱”,要培养工程型人才,应当建设“双能型”的师资队伍。从目前来看,“高校强调的是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工业界强调的是发明专利,成果形式不同,评价体系不一样,高校教师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能力普遍较弱。可以探索一种机制,让有研究成果的教师带着实验室的成果暂时离开学校,到工矿企业专注于成果转化,等到一定阶段后再回到学校。”[10]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出高素质“双能型”学科带头人。
目前,各地方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的力度比较大,一般采用从大四上学期第十周以后把学生送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企业往往把大学生当劳动力使用,学生受到生产环境的薰陶,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这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涉及面广,内容十分丰富,深度校企合作包括以下内容[11]:
(1)共同进行高等工科教育的整体规划。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以创新求发展。对于某一行业,科技前沿动态、创新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企业最清楚,高等工科教育的整体规划应当由企业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和高校的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共同制定。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内工程中心(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的安排等。
(2)合作开展教学工作。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弱,承担校内工程中心(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高校建立工程中心(实训基地)非常必要,它提供给学生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进度逐个环节进行认识各零部件、安装、调试、运行、生产,这个过程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是无法做到的。”[12]只可惜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弱,校内的工程中心(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选派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上实训课,这样实训课的效果会非常好。
(3)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高校教师是其所从事领域科学知识的参天大树,缺的是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不了解企业要在哪些方面创新。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一方面会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的理论难题,对企业有益,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通过合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有了感性认识,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增强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优秀的 “双能型”教师,对高校也有益。
(4)实行产学研联合,高校与企业实行实质性联合,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企业可以利用高校工程中心的设备生产配件;高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学生不论在校内工程中心从事实训生产还是在企业从事实习生产,都能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实践能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最好安排在企业进行,导师可以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双导师制,一个导师是高校教师,另一个导师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选题结合生产实际,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应用适当的理论、实际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训练,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意识、追求创新和创造的意识会得到培养。
(5)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人员、资料和设备的交流。校企合作是优势互补。高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企业科技人员可以到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企业淘汰的设备可以送给高校工程中心。高校教师进企业参与研究和开发,给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高校,解决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弱给工程教育带来的困难。
(6)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是一件双赢的事,可惜很多企业家缺乏战略家眼光,不能从创建创新型国家高度看待校企合作。目光短浅,追逐眼前利益,认为校企合作是给企业添麻烦,对于接收的实习生,只是当作劳动力使用,学生得到的只是低层次的工程训练。因此,有必要国家或地方立法,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通过立法推进校企合作,切实提高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工程教育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政府、高校和企业要通力协作,搞好工程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明确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培养方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任立华.关于“卓越计划”与工程教育的思考[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1):14-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10178.htm 2012-02-10
[3]杨斌,王振玉,董贾福.独立学院工程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5):37-38.
[4]高永,王继英,刘维平,等.基于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2):112-115.
[5]韩萌,魏克新.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66-68.
[6]张光斗.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工科院校要培养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8-9.
[7]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育,2011,(9):17-20.
[8]张光斗.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质量[J].继续教育,1984,(2):1-4.
[9]李旭,沈岚,姚春龙,等.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B1):109-111.
[10]蒋家平,王磊.工程意识应贯穿软件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N].中国青年报,2012-04-18(03).
[11]王孙禹,田慧君.浅论张光斗工程教育思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6-81.
[12]王涛,刘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1,(3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