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路径初探

2013-08-15 00:55:20侯桂华
船舶职业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侯桂华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群体,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有无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否科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及前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方面出现了困惑、迷失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大学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治信仰?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用什么样的理论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解决好这些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

1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涵

政治信仰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对其心中理想的社会模式、社会政治理论的认同与追求。政治信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集中体现,它植根于群体或个体的内心,内化为人的理想与信念;它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外化为人的自觉行动。

大学生政治信仰特指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对国家倡导的政治主张、政治理论体系及价值观念的认同、坚信、追随,直至最后成为自己的信仰,并能够遵循自己信仰的要求自觉指导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不仅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更是他们理想信念的升华。

2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时代主题的转换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的认识重心,由传统的“信念至上”、“信仰至上”转化为“经济至上”、“物质至上”。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他们心中已经被边缘化,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缺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2.1 缺乏科学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

中学阶段,虽然有相关的政治理论学习,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此阶段的政治理论学习过于僵硬化。为考试而学习,导致学生对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根本谈不上理解与热爱。大学期间的政治理论学习系统、科学,但是,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用主义的心态,使此阶段的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当被问及一些简单的政治理论知识时,竟然回答不上来。

2.2 缺乏积极向上的政治参与热情

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青年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敏捷,容易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政治基础良好的群体。然而,一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却逐渐降低,表现为对国际国内形势漠不关心,对社会热点问题漠然以对,对身边人和事袖手旁观。凡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很难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这种政治参与上的淡然与冷漠,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集体主义要求背道而驰,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2.3 缺乏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灯,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和动力。大学生缺乏科学的理想,人生道路上便会迷失方向;缺少坚定的信念,前进过程中便会缺少动力。过去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一些大学生心中渐行渐远。爱国主义被戏称为“唱高调”,无私奉献被看做是“傻子”的行为……盲目地崇尚自我,浮浅地将非理性的行为与追求当成是一种社会时尚。

2.4 价值追求上的盲目与多元化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解决“追求什么”的问题,即明确自己价值追求的目标,然后才是“怎样追求”的问题。如果价值追求的目标出现了错误,将直接导致接下来追求行为的错误。一些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出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物质与权力的追求,对西方价值观念的信奉与追捧,对社会主义前途感到困惑与迷茫,对人生自我价值无标准与低要求。

3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影响

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后果相当严重。

3.1 信仰缺失不利于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

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各种不科学思想的影响。信仰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人生奋斗中的内在动力源泉。个体信仰一旦形成,将影响其一生,很难使之改变。信仰缺失,如同人在黑暗中摸索,永远见不到光明。越是坚持错误或不科学的信仰,离理想的目标越远,也就永远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更严重的,还会使大学生走上各种违法犯罪的道路。近些年大学生中出现的暴力、自杀等事件,究其原因,与大学生精神不健康及信仰缺失有紧密联系。

3.2 信仰缺失可能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仰危机

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与精神需要传承与弘扬才能流芳千古,能使这种传承与弘扬得以延续下去的内在动力便是信仰。只有信仰坚定,才能身体力行去实践。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表,是国家未来建设的强大生力军,是传统精神与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或不科学,使传承与弘扬的主体有不复存在的危险,其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希望我们的民族繁荣昌盛,那么,就要帮助我国公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未来。

4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所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探索中做出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4.1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指出无产阶级有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无产阶级因此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导阶级;指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类的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处于成长期和认知期的大学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2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没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与伟大。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理论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同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既解决了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又坚定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3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树立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它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实践,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然而,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理想。当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时,对社会的发展会起推动作用,这时,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便有了相容性。反之,个体的行为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应该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者与实践者。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全人类的进步与解放联系起来,从而创造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4.4 在实践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之中,使之入脑入心。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增强他们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侵袭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前途与命运的同时,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理论引导与实践活动中,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群体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思想的敏锐性和复杂性及人格的可塑性,让所有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应该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人的思想支配行动,信仰决定人行动的方向与耐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1]刘君杰.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问题研究[J].理论界,2012(11):193-194.

[2]王洪全.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冷思考[J].人民论坛,2013(2):164-165.

[3]杨德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化规律研究[J].人民论坛,2013(2):166-167.

[4]张安强.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77-79.

[5]唐元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02-104.

[6]朱郎平.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涵、构成以及质的规定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3):155-156.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与信仰同行
黄河之声(2021年19期)2021-02-24 03:27:46
信仰之光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4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52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06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信仰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6
论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0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