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挑战与切入

2013-08-15 00:49:10周永军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杨 娜 周永军

(大同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不断激励着一代代思政工作者为之工作,并总结出了一些适应每个时期发展需要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向纵深推进,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深化,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何处去,成为研究的话题。如何面对挑战,审时度势地把握好这个关联度,更好地促进教育体制的稳定推进以及最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解读理论,剖析挑战,通过洞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关系,提出实现路径和建设性思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是社会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将个人能力发挥在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上来,培养奉献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促使大学生强化集体意识,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也是重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避免极端行为出现,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保驾护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大气候”的挑战

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都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选择日趋多元化,暴露出的问题令人忧心。其次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大学生不断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仅生活方式上向往西化,文化选择上,对西方糟粕没有识别能力。最后,如今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同时,一些错误、腐朽甚至是反人类的信息也悄然而入,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半径,长此以往,部分大学生难分辨是非,极易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出现反感、仇视甚至敌对社会的态度,造成人生的冷漠心理,甚至会寻求不良方式排解自己的不满。

(二)“小环境”的挑战

首先是伴随社会发展空间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愈加张扬个性,思想活动更加活跃,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还不够成熟,虽然自我意识较强,由于缺乏对自身素质的磨砺,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自我期望值过高,而对责任、奉献等价值观却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选择;其次是由于大学扩招的加码,未来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情绪波动常态化,极易滋生心理问题。由于就业是每个学校、家庭和大学生都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压力过大,必然会使学生、家长、学校更多地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做出一些不当选择,亟须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危机干预;再次是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全面发展、多方位培养人才的教育发展理念尚未在各大高校中得到普遍的认同与落实,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和知识技能的选择上更多偏向于后者,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分离与脱节。相关组织的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实效。第四是在日常教学中,学校没有让老师实现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副担子一肩挑,老师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反向示范作用明显。再加上老师更多地倾心于自己职称、待遇的谋求,也就很难有精力与时间再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是高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成绩定优劣的考量标准,不可避免地放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评优奖励等设置也都更多地参考学生的在校成绩,所以学生在入党前后都更会加注重自己的成绩是否有所提高,对集体活动、道德培养等其他无助于自己评优的项目采取漠然的态度,必然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第一,课堂教学要做好结合文章。高校一方面要帮助授课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导师。另一方面要结合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灌输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穿插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做到知识与思想的双重教学。

第二,感情引导要多维度切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讲解理论,还要注重情感引导。要从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入手,对家庭经济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引导、多沟通,并给予实际的帮助。要抓住生活细节,关心生病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让大学生从情、理多角度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环境影响要聚集正能量。要开展评选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活动,激发大学生进取、团结的思想。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寓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通过开展时事知识竞赛、社会公德讲坛和文明在身边的有奖征文,营造一个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比翼齐飞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四,党团活动要经常化。要在原有的党课、团课学习的基础上,组织一些党、团知识竞赛活动,注重大学生对党、团原则精神的领悟与学习;要创新党团的学习形式,将思想政治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如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网络同步的教育平台,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知识灌输,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工具,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

第五,社会实践要有目的。人格的形成需要社会这一人生课堂的磨砺,为此,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慈善、公益等实践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当中,可以将义工等纳入各项考核之中,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将教育的内容和大学生现实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待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提高教育的实效性。[2]

第六,典范的塑造要有针对性。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学生阅读传统的文化书籍,学习英模人物事迹,坚定走英模之路的决心。要定期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与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让正气在大学生中形成强大气场。同时,通过报告会、组织观摩、结对子等典型引路的形式,树立思想行为标杆,让思想政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更具有感召力。[3]

[1]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建,1993(3).

[2]杨奇红.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6(4).

[3]王春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对策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