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

2013-08-15 00:49:10袁文萍
关键词:智力情绪职业

袁文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 社科系,广东 高州 525200)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当前经济形势不佳所导致的社会需求锐减,高校不断扩招引发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等原因,使得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就广东省而言,201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加上往年暂缓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今年共有65万大学毕业生在广东谋求就业,而其中已完成签约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三成。长期以来,人们把智商的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但生活中很多现象表明,高智商的人在学业上特别是工作上并不一定成功,有很多智商水平很高的人,其成就水平一般。现代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有智商,还有情绪智力。情绪智力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较高的情绪智力有助于适应社会,发挥潜能,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赢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情绪智力的培养,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并使其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高校在开发大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这既是顺应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大学生理性择业,顺利就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强烈愿望。

一、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

自从1990 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 和Mayer提出情绪智力概念以来,情绪智力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后情绪智力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Salovey和Mayer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监控、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使用情绪和情感所表达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维与行为。后来他们对情绪智力的概念又作了重新界定,认为情绪智力是指对情绪进行准确地感知、评价和表达,从而产生有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能够对情绪理解、分析和使用,并调节智力发展和情绪之间关系的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的转变期。大学阶段正是人格发展、重组、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存在易急躁激动,不适当的表达和调节情绪等特点。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较弱的情绪控制能力,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及活动效率。可见,大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大学生的自身职业发展,因此,学会必要的情绪控制,使其能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调控策略,不仅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其人生路上必须掌握的自我调控策略。

大学生承载了家人太多的期望。家人往往认为,大学生就应该从事轻松体面的工作。受此影响,他们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表现为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我,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找工作过程中经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不利于其工作中自身能力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据调查,有10%的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不了解,有24%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说不清。据就业心态调查显示:对就业非常有信心的大学生只占总数的13.1%,无信心的则占到总数的38%。[1]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这些愿望的达成只是用成绩来证明。为了保证孩子的成绩,上大学之前,父母为孩子包办了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造成大多数学生的依赖性比较重,因此,当他们需要独自处理许多事情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择业就业,工作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大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渐会导致其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产生。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成绩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惟一标准。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人人都很优秀,自己不再是高中时候的佼佼者;另一方面,大学对于学生的考核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于是,学生来自于学习成绩的优越感即刻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失落感。长此以往,大学生将会变得冷漠、悲观、消沉孤独、压抑,甚至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因此,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悦纳自我,学会自我激励,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健康自信的生活态度,勇于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

二、情绪智力在大学生择业就业中的应用价值

在当前开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特点研究,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而且能够指导个体在职业生涯之初就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理性地选择职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许多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即个体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越高,情绪智力高的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独立而又恰当科学地选择职业,从而表现出高的职业成熟度水平。[2~4]

姚艳虹和张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来自长沙、北京、广州、郑州等地的800多名在校应届毕业生,对收回的57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就业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即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得分越高,就业质量越高。[5]高情绪智力的个体,能够准确地感知和预见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及时对自身行为做出相应的调整,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能适时适地适度地调控自身情绪。这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给招聘者留下较好的印象,以获得更多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顺利地开始其职业生涯。

情绪智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所必备的能力。情绪智力不仅是调控自身情绪的一种能力,同时还包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创新力,加强与人合作和团体凝聚力,促使事业成功。Schutte和Malouff对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在移情能力、社交能力,与同伴的合作、亲密和友爱关系上得分也更高。[6]情绪智力高的学生,能够通过一些认知行为策略,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情绪,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善于利用各种社会支持系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7]

Goleman认为,高绩效者不一定是高学历或是高智商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处理自己和别人关系的人。[8]一位优秀的员工,只有高智商高学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余琼的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其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一致,即员工的情绪智力高,其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也高。[9]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可能在工作时更容易识别找到重要的有效的方式,会在工作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至于造成倦怠。[10]可见,高情绪智力的个人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因而拥有更高的工作绩效。

三、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方法

不同于智商更多的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情绪智力是一种一生都在发展的能力,它具有很大的后天可塑性和可开发性。

加强情绪智力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当前素质教育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只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而观念和实质行动却和应试教育没什么区别。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情绪智力对人的重要性,把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学校不但要传输知识信息,更要注重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大学生是人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面临择业就业,踏入社会之际,因此,要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调控自己的情绪,以培养其较强的交流与合作精神,使其能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发挥情绪智力的实际效能。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实际环境中产生的情感,比课堂教学对情绪智力的培养有更好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育情境,将教育教学活动与情绪智力教育相结合,把对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渗透进各类教育教学环节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情绪智力水平;另一方面,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应用、反思和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准确体会他人的情感,不断提高认识自己和控制不良情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并能使其提前了解社会环境,尽早适应社会环境。这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定位并顺利入职,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陈权的研究发现,在大学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情绪智力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11]学生干部经常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社会上各类型人接触和交往,经常要参与组织各种班级活动、社团活动,还要协调好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以及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他们对情绪信息的加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加强朋辈心理辅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情绪智力对个人成长就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能力,以消除其不良情绪。针对学生极易产生的自卑消极、逆反情绪,以及挫折承受能力较弱,人际关系障碍等等问题,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环境压力等,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帮助,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寻求专业的帮助,所以,朋辈辅导应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之一。朋辈辅导的优势体现在同龄伙伴有共同的语言、经历和情感体验,彼此之间容易理解沟通。心理辅导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苦恼和不安,而学生每天基本上都生活在班级和宿舍的小圈子里,更能及时地了解帮助身边有困惑的同学,所以我们要发挥其优势,使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情绪智力一生都在变化,是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能够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得到改善和提高,所以在相关领域中进行情绪智力的测量以及培训,将会有利于个人情绪智力的提高,使其能自觉地提高情绪的自我意识,增强调节、控制和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学会自我激励和提高移情能力,保持自己良好的身心状态,维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情绪智力并不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习得的技能,但只要学校和大学生都重视并在日常教学与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和训练,就能使之得到发展和提高。

[1]张红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2]王怀勇,张娜,刘永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与情绪智力之间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0(3).

[3]吕爱芹,王明姬,林菡,等.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4]梁晓燕,安宏玉,黄苏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情绪智力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2).

[5]姚艳虹,张晶.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0(6).

[6]Schutte,N.S.,Malouff,J.M.,Coston,T.D.,et al.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J].The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2001(4).

[7]张秋艳,张卫,岳颂华,王才康.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8).

[8]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Bantam Books,1995.

[9]余琼,袁登华.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1).

[10]吴维库,余天亮,宋继文.情绪智力对工作倦怠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11]陈权.大学生情绪智力、成就动机及学业成绩量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4).

猜你喜欢
智力情绪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我爱的职业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