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毕业生就业困境及相关对策

2013-08-15 00:49:10唐永红
关键词:困境毕业生大学生

刘 静 唐永红

(烟台职业学院 基础部,山东 烟台 264670)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我国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着多样化的扶持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其入学难、在校生活困难的问题,但是随着其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业,又面临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的现实,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贫困大学生陷入了就业困境,这对于其更好地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有着消极影响。关注新时期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境,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正是目前国家、社会、高校重点解决的问题[1]。笔者针对新时期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略作分析和探究。

一、贫困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其产生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根据2009年我国教育部的一项统计,由于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国高校中家庭贫困毕业生占据了在校生总数的约1/4,人数超过百万,这些学生依靠国家多样化的扶持政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就业时,无可避免地面临了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发展困境,他们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着小家庭的个人生计,与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也有着密切关系[2]。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国家就出台多项政策致力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各部门配合政策纷纷出台特殊措施,举办多种活动,高校与社会也广泛掀起了帮助毕业生就业活动。但是面对我国庞大的就业团体大军,国家和社会的助学体系与关注度总体上效果欠佳,对于专门设立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机构和资金还较少,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寻找到更加有效和适合的道路。

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多种。结合其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三大原因:直接经济困难、综合素质和能力上的欠缺、自主创业资源稀少。

贫困毕业生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在求职过程中会伴有直接的经济困难。根据历年来毕业生反馈信息调查表的情况来看,很多经济困难学生求职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直接经济的问题。比如,有些学生缺乏旅费,无法到外地求职参加面试,部分学生在求职时无法为自己提供更完善的装备,甚至有部分学生因条件所限,没有电脑等,在通讯和信息接收上较为闭塞,这些都是非常直观地摆在毕业生面前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困境,甚至无法参与就业面试与竞争,因此,这种直观性的经济条件问题可以说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需要加强研究予以解决。

除了经济上的困难,综合素质和能力上的缺失也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可以说,在全社会范围内,毕业生就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而贫困大学生尤为典型和突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很多贫困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存在自卑感,这对于其就业来说是一道阻碍。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除了过于自卑外,还有些是因为对自己就业值期望过高,无法适应社会筛选形势,且在城市生活中缺乏一定的经验,在人际交往、礼仪人情等方面阻碍较多,使得自己无法顺利融入当地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造成无法顺利就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在校期间过于专注书本学习,在实际能力和社会实践方面较为缺乏,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欠缺,导致无法成功就业[3]。

自主创业资源稀少是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所面临的典型问题之一。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一项艰巨任务,且需要依靠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来改变大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在党的十七大时,国家提出了积极发展就业的战略,通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趋向饱和,从就业转创业带动二次就业成为就业市场发展的主流。目前在我国各省市,都有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创业计划大赛,这些赛事为很多学生提供了创业与就业机会。但是与众多拥有良好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数在起跑线上就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别,在社会实践和活动能力上是短板,创业能力得到发挥的也很少,他们的家庭条件决定了他们无法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因此,有时即使他们具备了一切条件,但是没有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就业梦,这也是大环境下困扰其就业的难题之一[4]。

二、贫困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的解决

贫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综合努力,从国家政策、社会扶持、高校改革三个方面入手,改变大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资源,解决其就业难问题。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难作为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涉及层面广,影响层次深,是国家发展重点给予关注的几个问题之一。同年,国家出台《就业促进法》,提倡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多个部门机构共同努力,将解决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作来解决,切实推进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这种国家政策上的倾向性支持正是改善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性措施之一[5]。

除了政策上的倾斜之外,国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出台更为积极有效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免费公共服务,各省市要增加对贫困毕业生就业关注,安排专项资金和专项工程,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直接经济困难,为其提供免费咨询、就业推介或职业技能相关培训,同毕业生入学之初接收的教育扶贫专项通道一样,开辟就业绿色通道,从多个方面为其就业创造好环境。

社会扶持主要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为主。企业作为构成经济的主体,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要广泛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优先录取贫困大学生。企业可同高校建立直接就业通道或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升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使之在学习中进步,更好地融入社会,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

社会上众多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也在探索服务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事情。比如,华民慈善基金会提出“贫困大学生就业扶助计划”,在2008年向全国众多高校伸出了橄榄枝,选择了许多合作伙伴,近千名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资助对象在就业方面得到了众多指导和帮助,这种社会公益组织的参与,可以说为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高校要基于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和能力锻炼比重,根据国家教育部政策,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指导,加快和改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帮扶队伍,为贫困毕业生开展就业面试指导等课程。尤其是在学生就业初期,可适当提供一些经济补助,为其就业提供帮助。

[1]彭时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云梦学刊,2010(4).

[2]李志美.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

[3]彭时敏.解决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的政府责任[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4]万丽华.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

[5]陈冬梅,杨腾皓,巩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教育模式研究——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出发[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困境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