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与文明

2013-08-15 00:42:42葛承雍
关键词:人格文明文化

葛承雍

(国家文物局 文物出版社,北京 100009)

近年来,社会各界不断发出要将“清明”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但往往是将“清明”作为民俗遗产列入,而不是将“清明”作为对人本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招魂,也不是呼唤人类的文明回归,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印记,是一种良知自觉的淳风化俗,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精神遗存提升世道人心,呼唤人们对人性中善良与美德境界的追求。

一、在清明中反思申遗的文化作用

学术界也有人倡议将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申报文化遗产,但是人们在祭奠故人以寄托怀念之情,又享受法定节日的休闲放松、随性开心之时,往往将清明节的“本源”边缘化了。其间有多少人在清明这个节日里能想起那个渴望国家清明甚至以生命呼唤“勤政清明”的介子推呢?清明原本的文化内涵是警示官员勤政清明、从善如流,追求人格尊严的仁政,而不仅仅是一个扫墓祭奠的节日。然而,随着历史演变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清明被有意无意地淡化成了一种公众消费的符号,从一个追思先贤、纪念先烈的纪念日,演化成一个家庭、亲族的扫墓日;从一个祭祖感恩、自信自尊的庄重“节日”变成与国民教育素质无关的边缘化“假日”;从一个知识精英不为当权者所逼迫的阳刚纪念日,变为一个被绑架、被裹挟的踏春游玩日。

清明文化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其核心内容和精神价值又是什么?

清明既是季节转换的节气,又是追思节日。清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彰显的根基之一,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深刻的追思反省式的节假日,自古以来就有着淳风化俗的功能,清明时对先贤的尊敬就是文明的表现与体现。

人们爱说,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就是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清明现在仅仅恢复成一个法定的传统节日还不够,应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继承、保持清明文化中那种人性的善良和恻隐之心,那种温柔敦厚、从容不迫、彬彬有礼的传统,并将这种中华传统与现代社会接轨与融合,提升当代公民社会的质量,释放文明的潜力空间,增添人生励志的信念。

我们不能继承了“遗产”却遗弃了“文化”,不能将清明这样一个庄重缅怀的节日,转换成一个狂欢式好玩放松的假日,清明节不能被异化成与信仰没有多少关系的新潮聚会。清明时思念祖先,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闭门思过,念旧叙旧,调整、和谐与周围亲人邻里以及朋友同事的关系,当然我们也不赞成将清明搞成一个借机说教的日子,而是要在沉思、纪念的历史节日里总结人生意义。

越是文明的社会,对传统节日引导公众的作用越是重视。要将清明这一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提升为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境界的升华之契机,使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健康的步履。清明就是追求道德的圆满、追求成人之道的文明、养育人格的教化与完美的文明节日。

清明的文化内涵是文明的根基、修养的起点,清明就是要用不为功利和物欲诱惑的文化精神,去教育、培育、养育一代代年青人。通过清明节的活动,要感召人、教育人,使其在社会中学会合理的角色定位,学会正确的立身处世;要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和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和素质的完善。

清明节作为传统文化节日,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清明既是一种历史传承,又始终联系着当代的境况,而且是我们关注清明节的源泉与转化的动力。清明的活动,不但关乎我们民族的复兴,还要关乎人类文明的新图景。

清明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沉重感日子,而不是一个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节日,除了追念先辈、团圆亲情、友朋团聚外,不反思清明的文化含义,不增添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即使申遗,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期望加强清明的文化内涵,使其既要有充满生气的形式,也要有富含活力的内容。

二、在清明中体味人格的文明

自从清明被确定为中国法定的节假日后,提升了清明节旅游和休闲的适应度,但是其真正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被忘却了,清明的文化精髓被熟视无睹。

近年来,清明节假日里产生了许多不文明现象:许多游赏的景区脏乱差、涂鸦刻字、垃圾成堆、随地便溺,不文明的人不顾廉耻,做出一些缺乏公德心的举动,甚至浑然不知文明的基本底线。道德滑坡的现象屡屡发生,公民的素质亟待提高。如日常生活中动辄争执僵持、恶语相向、暴戾之气充溢;蔑视规则、素养缺乏、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浪费腐败、占便宜陋习流行;尤其是过度商业化使得佛教圣地也充斥着不文明现象,从包治百病的补品到高价熏香,从丧失了慈善功能的捐款到佛祖爱钱的质问,这些都有违清明纪念的宗旨和精神。

随着社会进步而应该同步形成更高的文明素养,所以如何在清明中体味人格文明现在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文明不是枷锁,而是让他人幸福也让自己收获幸福的方法。从公益活动、无偿劳动、义务献血、绿色保护、公交让座等具体事情到互相扶助、文明友爱、真诚相待、包容胸怀、开放氛围等宽阔事业,都是文明俯拾皆是的鲜亮表征,也是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我们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明公约,内容涵盖城市形象(因读书受人尊敬、因学习奉献爱心)、人文精神(厚德诚信、仁义礼智信、观念创新)到行善助人(名利如浮云、助人为乐)、交通礼让、和睦邻里、环境卫生等等。大家都讨厌直闯红灯、堵车加塞、插队添乱等等不文明行为,大家都爱说这是基本的文明准则,却没有养成引领人格健康向上的文明方式。

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民众文明素质的高下,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现在全国有127个城市测评文明城市指数,这是追求文明之城的排名。实际上,真正够得上文明称号的城市并不多见。

有人说,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富分配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心理压力增大、怨气戾气增多、理性消沉、理智丧失、理想消失、社会浮躁导致了公众的文明程度急剧下降。

文明讲究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君子文化,可是我们过去在一个充满着斗争哲学的世界里浸淫久了,对文明总是轻视的,最多的不过是本能地说说而已,我们没有对文明最起码的尊重,反而将儒雅的文化变成粗鄙的行为,将高雅的举动变成流氓式的痞气,有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底线屡屡被突破,甚至对文明所推崇的儒雅文化做了本质的践踏。如果说教育存在很大失败,那么公民缺乏对文明的敬畏、缺少对文明的礼赞就是表现之一。文明与经济基础无关,而与公民教育有关。即使经济发达了仍不能保证坚守文明的底线,那也是徒劳的,而从小学教育起步的礼貌教育与文明息息相关。

文明的国民人格说起来非常虚拟,但一旦展露出来却这般深重。2012年反日游行引发的打砸抢行为和付出的社会代价,又引发我们对国民人格命题的关注与反思。中国自古是一个文明古国,讲究文明是我们民族一贯自豪的特点,但是不文明的现象现在却四处蔓延,似乎给人们留下一个没有法治、文明以及理性的国民人格的印象。因而,一些人又重提“国民性”改造的问题,甚至有极端的劣根性批判之说。

文明不是做秀式的炫耀,也不是矫情式的显摆;文明是人的基本素质,是从野蛮走向礼让的洗礼。文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节日是人的伴生物,节日活动围绕人而展开,我们要在清明文化中认真思考人格的文明,认识到节日习俗背后必有文化支撑的规律,认识到人格文明的自然流露。

三、在清明文化中培养文明

清明时节草木葱郁,而我们的社会文明也应处在草木葱郁阶段,古今中外的节日都会突显自己的底蕴,因为文明既有交流、交融,也有交锋、冲突。尽管中西方由于政治体制、民族习俗、行动思维的差别,常常对文明表现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中西方对文明的价值核心理解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文明的尊严、典雅的风范、礼貌的教养、人格的平等公德的恪守。不管哪个民族的文化,对文明的吸纳和推崇是共同的。

文明的境界决定民族的境界,时下的真实写照显示出中西方现代文明的反差。2011年中国出境游客达7025万人次,居世界第二位;游客境外消费额超过7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德国。其中,部分游客不文明的“粗鲁”行为令人汗颜。中国游客因“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闯过红灯、高声喧哗、争夺座位、随地吐痰、树丛方便”等原因名列全球“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有些中国游客随意破坏历史文化建筑,玷污博物馆珍品展览设备,在艺术大厅高声喧哗,顺手牵羊带走小物品,种种不文明行为甚至引起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冲突。一些发达国家评论中国人“素质低、文明意识差”,对中国国民整体素质提出异议和非议。

中国游客给人的感觉是:不愿观光,只愿购物;不喜欢气势恢弘的教堂建筑艺术,却喜欢花费时间在免税店购物;不喜欢在博物馆欣赏世界顶级艺术,却喜欢在中餐馆内吃“变味”的中餐;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关注当地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色。据美国相关机构统计,2011年中国人在境外刷卡消费470亿美元。2012年10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称中国游客为一群疯狂冲动的购物狂,欧洲、美国政府发言人都调侃和感谢“傻冒中国人只愿意买香水不愿意观光”,他们认为这是拯救经济困难时期欧美人的好事。

公共道德失衡与社会行为失范,并非是一个伟大民族所作所为。一些国家认为,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机舱内嘈杂喧闹,饭馆内划拳吆喝,商店内彼此呼喊,酒店内糟蹋用品,阳台上乱挂内衣,公园里乱丢垃圾,街道内随意吐痰,马路上超速逆行。这些粗鄙行为使得老派欧洲人认为中国人是“最恶劣的暴发户”,有的外国人甚至扬言不接待无视环境安静与私密空间的中国游客。这的确检视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扭转和消弭这类势头不是依靠行政力量可以凑效,必须要用文化来纠正和改正。

节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当灵魂脱离依附的载体,节日的文化味道就会“异化”与“物化”。中国在经济起飞和强大之后,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文化的支持,需要自己民族的节日传统来保持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我们不能让年轻一代生疏清明节本来的意义,更不能疏远对文明的尊重,失去文明的底线。

笔者认为,与其为清明“申遗”,不如给清明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恪守文明的底线,因为我们的文化并不是靠“申遗”才能增强自信或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要“申遗”的东西,显然是因为传统渐淡乃至变味,或是地域特色日渐式微,缺乏吸引力。现在毕竟是文化多元的社会,各种文化交融,中国的乞巧节就拼不过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元旦就拼不过西方的圣诞节,如果中国传统节日只对公众起着精神娱乐的作用,其价值就大大缩小了。所以我们要借助清明文化的内涵,让经典的清明文化因子渗透在公民基因里,从小事做起,提升我们的公共道德修养和文明标准底线。

四、结 语

总之,中华民族的清明文化既不是节日里的自娱自乐,也不是思想意识形态的僵化说教,而是一种全社会追求文明的精神文化,蕴含着对人类有积极意义的元素,我们要让每个个体都能在文明的阶梯上抬高脚步,塑造自己民族优良的品格与气质,在民族节日的精神脉络上“润物细无声”。文明不是让人们卑躬屈膝,而是让人们挺起胸膛骄傲。

猜你喜欢
人格文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