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冉
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发展包括了文化层面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需要文化建设的支撑。
作为全国五大剧种的黄梅戏,借助当下文化大发展的契机,已呈欣欣向荣之势,黄梅戏的各种研究自然也得到了不少文化学者的关注,黄梅戏如何继续繁荣下去,黄梅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等等都是大家研究的议题。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作为传统地方戏曲的代表,黄梅戏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学界研究探讨。
黄梅戏来自于农村,它的本和源在农村。黄梅戏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走过了从播种到萌芽、从乡村到集镇、从草台到花台的成长阶段。历史规律表明,地方戏曲往往“生于民间,死于庙堂”[1]。 一个戏曲,如果抛弃了它的本和源,不论当时怎样繁荣,最后不免沦落。因此,黄梅戏要得到长久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农村这片最广阔的土地。正本兴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在农村中深深地扎根下去,开枝散叶,真正融入到新农村的新文化中,是黄梅戏继续繁荣下去不可不走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根据我国目前整个社会的实际状况,党和国家从全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部署。现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再一次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黄梅戏工作者,特别是地方上的黄梅剧团体只有不辱使命,积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黄梅戏艺术特有的长处,好好借助这一政策的东风,深入到新农村,深深植根于乡土,黄梅戏才会有大发展、大繁荣。同时,黄梅戏的繁荣发展反过来也有力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具体而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而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群众精神面貌欣欣向荣,使各项社会事业能够适应现代农民的生活需要[3]。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包含浓厚的乡土气息,一直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如:《打猪草》等歌颂劳动人民勤劳俭朴;《拷打红梅》歌颂高尚情操;《打纸牌》等批判了一些社会恶习,鼓励劳动人民积极进取,俭朴勤劳;等等。类似的这些黄梅戏传统剧目所阐述的思想内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德的宣传和赞扬,有很多思想内容即使在如今,仍然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
近些年,黄梅戏也在不断创新,陆续编演了一些现代新戏,这些新戏的主题与时俱进,歌颂和谐社会,反映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如:新创剧目《现代村官》讲述了一位有志青年李润田当选村长后,带领村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共同致富的故事;《知心村官》则是根据人民调解员曹发贵的真实事迹改编的,歌颂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郎对花姐对花》则讲述了在皖南山区一个黄梅之乡的旅游开发背景下,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现代农民的努力与彷徨、感悟与思索。
由此不难看出,黄梅戏艺术在现代社会仍保持着其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及特长,并且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以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反映生活,贴近群众,宣传科学知识,宣扬社会美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很好地促进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如今,在主要以皖西南地区为中心的中小学教育,甚至是幼儿教育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了黄梅戏特色课程,参加了各类培训班或素质拓展班学习黄梅戏,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的历届大四生,还以顶岗支教的形式,深入到周边乡村中学,进行黄梅戏的教学工作,可以说,这对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新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内容。
民族文化一直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可以依托有文化特色的村庄,进行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以及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发展旅游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和持续发展共赢的非常好的途径。安庆在近年举办的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充分利用黄梅戏这个文化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黄梅戏旅游活动。2012年11月,以“弘扬黄梅戏艺术节,打造文化安庆品牌”为主题的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活动,以黄梅戏为主题,以黄梅戏剧目展演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县市乡镇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近年来在怀宁、潜山等地开展的各种黄梅戏旅游活动,充分展示了民间班社以及农村广大黄梅戏爱好者的风采,活动中时有游客参与到黄梅戏说唱的互动中去,让游客充分领略黄梅戏艺术的内涵以及魅力。这些文化旅游活动大大促进了安庆市、怀宁县、潜山县等地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旅游线路及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如何具体规划黄梅戏传承与发展之路,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措施,已然成为当下黄梅戏研究的重中之重,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黄梅戏的演出和艺术创作中要加大 “三农”题材的比例。文艺的活力和生机在于能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黄梅戏艺术创作也不例外,要在继承中实现发展,在创新中实现超越,并在保持黄梅戏基本韵味的基础之上,使黄梅戏艺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及适应时代的特点。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一伟大战略时期,黄梅戏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都要把“三农”题材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以便能引领社会风尚,顺应时代潮流,传播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从上文可知,近年来黄梅戏的创新戏不是没有,然而,常演老戏的黄梅戏当下已经沦为“啃老”一族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的观众甚至戏言:《天仙配》是“天天配”,就是说天天都演这个戏,《女驸马》是“屡驸马”,指反复上演此戏,黄梅戏是“黄没戏”,就是指没有新戏。安徽省剧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长安曾参与调研2010和2011两年的黄梅戏创作、演出状况。他所调查的安徽和湖北20家黄梅戏表演团体,演出剧目70%以上是传统戏和《天仙配》等经典剧目,半数以上的院团两年内竟然没有新戏上演。《天仙配》和《女驸马》这些看家戏全都是解放前和解放初创作、改编的,观众的审美疲劳可想而知。
黄梅戏因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唱腔优雅、旋律优美等特点,被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在黄梅戏创作中,不仅要传承传统题材,更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非常深入地了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人物,要站在俯瞰历史的高度去塑造时代的新农民、新形象。创作的对象要对准农民,要选择更好更多反映“农村、农业、农民”的题材,创作出反映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伟大社会实践的故事,老是“啃老”,肯定没有出路。
第二,政策倾斜,增加对农村黄梅戏建设的资金投入。令人堪忧的一个现象是当我们按照政府的意图来办事时,许多东西就会变成宣传品,新戏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广大群众的审美娱乐需要,而是为了参加重大演出活动夺取大奖,为了迎合领导和专家评委,把一些新戏搞成大投入、大制作的“形象工程”,这些作品最终将被时代淘汰。以2012年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为例,这次艺术节新剧目展演的20台黄梅戏,投入最多者高达600万元,少的也有60多万,在营造舞台效果上不惜血本,还请来歌舞团伴舞。戏曲大制作导致演出成本高昂,结果是剧目难以续演下去,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这就需要政府有勇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果把这些钱物更多投入到农村黄梅戏建设中去,势必稳定从业者队伍,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第三,在农村进一步普及黄梅戏,在民间培养黄梅戏后备人才。黄梅戏原本来自民间,它的剧目、唱腔都是取材于当地群众的日常劳作生活,正是由于这种草根性,才使得黄梅戏能够在群众中受到欢迎。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黄梅戏在农村群众中的普及力度。首先,通过各剧团深入农村,在村民家不定期地开展学唱黄梅戏的各种培训活动,使黄梅戏在农村得以进一步推广,使得黄梅戏的发展能具备更加广阔的群众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其次,要以农村中的有较高水平的黄梅戏业余爱好者为重点对象,培养一批黄梅戏文化中心户,并以这些中心户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服务,通过他们的辐射来带动周边村民开展黄梅戏的传唱活动,以达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目的。第三,组织其它业余爱好者,开展诸如黄梅戏大家唱等活动,进行黄梅戏节目的展演,同时也可以邀请周围城里或乡村比较有特色的演艺团体来本地演出,提供一个学习以及借鉴的平台,从而达到全面提升黄梅戏普及程度的目的。
当然,在黄梅戏人才缺乏的形势下,更需加强农村黄梅戏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不仅仅局限于对黄梅戏专业剧团人才的培养。为加强黄梅戏教育,为黄梅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黄梅戏走得更远,作为负有文化传承使命的高等教育自当肩负重担。安庆师范学院是全国综合性大学中唯一开设黄梅戏本科班的学校,这为其他地区综合性大学开了一个好头,也是以后传承众多传统剧种的一个趋势。以后,学校将进一步扩大黄梅戏本专科阶段的教育规模,为从科班面向农村输送黄梅戏高级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应尽量扩大黄梅戏兴趣班的学生规模,尽可能多地培养和发掘具有黄梅戏表演天份的后备人才。安庆市罗岭镇黄梅村小学于2006年组建了 “严凤英故里黄梅戏艺术辅导站”,邀请韩再芬等名家名师教唱黄梅戏,弘扬了本土文化,传承了黄梅血脉[4]。通过从小学到大学的潜移默化教育和专业培养,既能为黄梅戏后备人才的茁壮成长提供更丰富的土壤,也为黄梅戏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当下黄梅戏的整体生存状态堪忧。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我们认识到黄梅戏由一个民间小调,山乡小戏,历经二百多年的历史走到今天,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五大剧种之一,是绝非偶然的。黄梅戏的“本源”在于:一是黄梅戏音乐曲调和唱腔的兼容性。既雅俗共赏,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为作曲、演员乃至观众留下了广阔的创造和欣赏空间;二是黄梅戏剧目的群众性。黄梅戏来源于农村,剧目自然反映的主要是普通农民和一般市民的生活,其基调彰显追求纯真爱情,讽刺世俗旧习,充满生活情趣之美,符合群众的审美习惯和欣赏要求;三是黄梅戏演员的草根魅力。黄梅戏诞生民间,许多演员本身就来自农村,他们熟悉农村,同情农民生活,其长期在乡间小镇演出,自然和广大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富有独特的草根魅力。“正本兴源”,其内涵就是新农村建设需要黄梅戏,黄梅戏也不能失去新农村这一广阔的演出市场。为此,我们要克服困难,调整思路,让黄梅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1]吴明.地方戏:植根乡土才有为[J].大众文艺,2012(5).
[2]王晓江,国万忠,等.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08(4).
[3]艺术奇芭:黄梅戏的剧目(四)[EB/OL].黄梅旅游网,2011-03-14.http://hm lyw.com/Article/Show Info.asp?InfoID=182.
[4]万蓬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