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良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对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如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然而,虽然对于语境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由于语境包含的因素太复杂,以至于人们还很难清楚了解它的构成[2]。而对语境的探讨则关乎语用学进一步发展。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研究语用学转向的先驱,其“语言游戏”观具有丰富的语用内涵。主要包括:“语言游戏”即一种生活形式,是由语言和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词的意义即是词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语言游戏”具有规则,词的用法即是“语言游戏”的规则,人们在游戏中学会并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的相关表述中对词语意义进行解说时,引入了说话人意图、言语行为、语境等概念,客观上推动了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3]。与此同时,“生活形式”(Lebensform)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概念与“语言游戏”概念同样具有重要地位[4]。笔者认为,“生活形式”与语用学中的语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对“生活形式”的研究有助于对语境更加清楚的认知。
国外在研究中涉及到语境的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中提到过词语意义的确定依赖于其出现的不同语境这一命题。而我国古代文献《周易》中也提到过语境对于易占推理的重要性[5]。此后,很多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不同程度地在其研究中涉及到了语境。例如美国哲学家皮尔士提出了指示符号(indexical signs)的概念,认为符号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便无法确定其所指。
然而,真正对语境展开系统的大规模研究始于语用学的发轫。因为语境是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对于研究语用学非常重要[6]。在语言学家Levinson列出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五个定义直接提到了语境[7],例如:
Pragmatic is the study of thos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grammaticalized,or encoded in the structure of a language.(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或编码的那些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Pragmatic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an account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解释语言理解来说是十分基本的那些关系的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语境在语用学中的重要地位。日本学者西稹光正将语境的功能分为8种:绝对功能、制约功能、解释功能、设计功能、滤补功能、生成功能、转化功能、习得功能。而按照我国学者周明强的观点,从表达方面上看,语境具有生成的功能、暗示的功能、创造的功能、协调的功能和省略的功能;从理解方面看,语境具有解释的功能、引导的功能、过滤的功能、转化的功能和补充的功能[8]。总而言之,语境在语言研究特别是语用学研究和话语意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语言学界认为,语境的概念最早始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来Firth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基础上,扩充了语境的内容,指出: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和历史、参与者的关系,等等,都是构成语言环境的一个部分[9]。韩礼德将语境分为三部分:语场、语式和语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认为,语境是言语交际中受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地点、时间、身份、主题等。Lyons以知识去解释语境,非常有启迪意义,他指出:“一个说话人要能够正确判别话语的合适性,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这些知识即是语境的具体体现,或者说这些知识构成了语境”[10]。
随着认知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认知方面研究语境。Sperber和Wilson的语境论改变了传统语境论者把语境看作几乎是包罗万象的范畴的作法,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建构体,认为认知语境中交际双方互知、互明的部分才能成为表达和理解话语的语境[5]。Verschueren认为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指的是交际的信道,交际语境是由说话人、听话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11]。
相比于上述学者将语境缩限为心理构建体的作法,我国学者何兆熊相对全方位地总结了对于语境的认知,并画出了一个语境所涵盖范围的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语境图示
笔者认为何兆熊的总结包括了语境所包含的所有因素。尽管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心理建构,但是这些心理建构其实是将何兆熊所提的所有的语境因素的一种内化。
生活形式这一术语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提出“生活形式”这个概念之前,维特根斯坦还使用过“世界”(Welt)、“世界图景”(Weltbild)、“世界观”(Weltanschauung)以及“环境”(Umgebung)这几个概念,他们与“生活形式”这个概念或多或少地相似[4]。
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来看,“生活形式”可以说是一条主线,相关哲学思想和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都是围绕着这一条主线而展开的。“生活形式”在维特根斯坦已出版的著作中出现了七次,在《哲学研究》中出现五次,这五次分别是:
(1)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12]12。
(2)这里“语言游戏”一词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即讲语言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12]17。
(3)“所以你说人类协定决定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是真是假的是人类所说的内容;他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致。这不是意见方面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上的一致[12]118。
(4)只有会讲话的人才能够希望吗?只有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用法的人,也就是说,希望这种现象是复杂的生活形式的样式[12]239。
(5)必须接受的,被给予的,是——我们可以这么说——生活形式[12]312。
但是,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给“生活形式”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对生活形式有很多种不同解读。陈嘉明认为,“生活形式”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活形式是人类继承下来的共同文化背景;第二,生活形式是作为“自然历史”的一部分的;第三,生活形式是人类的共同行为;第四,生活形式作为“习俗(习惯、制度)”而存在[13]。而按照范连义的理解,“生活形式”与言语活动或“语言游戏”紧密相连,生活形式是社会规范、宗教等;它是人们被给予的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人类继承下来的共同文化背景,是人类的共同行为,等等[14]。
国际上,根据Hilmmy的概括,对于“生活形式”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解释有三种:(1)文化—历史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生活形式等同于文化形式、风格和结构,生活形式是使社会和文化成为可能的形式构架,它不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它没有解释的能力,它们只能在解释链条的末端作为给定之物。(2)“有机的”解释。根据这种观点,语言对于我们只不过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如同消化和排泄一样。我们不是通过学习使用语言而得到训练,相反,我们是生而懂得这些用法的,因而我们是盲目地使用语言,如同对一种情况的自然反应。(3)语言游戏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生活形式”等同于“语言游戏”[15]。
根据上文对“生活形式”相关解释的介绍,笔者认为“生活形式”是与“语言游戏”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语言游戏”在“生活形式”中运行,“语言游戏”是“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生活形式”是人们生来就生存于其中的“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行为,一种社会规范(习惯、制度)等。
通过对比语境和“生活形式”的概念和相关认知,我们发现语境和“生活形式”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不同。语境和“生活形式”都包括语境概念中提到的语言外的一些知识。这些语外知识包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和相互知识,与学者们对“生活形式”所作的阐述中的“自然历史”的一部分、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行为、一种社会规范(习惯、制度)等大致相同。作为“生活形式”的“自然历史”,包括了语境背景知识中的百科全书式知识(常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等。而“生活形式”同时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行为,这种共同行为与语境情景知识中的交际的时间、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和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大致相同。
但是语境和“生活形式”也有不同的地方。语境包括了语言知识,而语言知识包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生活形式”中并没有提到这些。“生活形式”中的“自然历史”虽然也包括了语言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个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语境情景知识中交际参与者的关系还有相互知识也是“生活形式”所没有涉及的,虽然“生活形式”中提到人和人的交际,但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知识是“生活形式”所无法考虑到的,因为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用动态的眼光去看“生活形式”,只是将重点放到交际中的某一个人而非交际的双方。
当然,“生活形式”也有语境所没有的内容。首先,“生活形式”将“语言游戏”看做是“生活形式”中的一部分。其次,“生活形式”包括的内容要广泛一些,“生活形式”包括了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事情,而语境只是涵盖了与即时交际相关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事情。“生活形式”被认为是人们生来就有的,而语境的相关观念并没有考虑这一点。
出现这些不同之处,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语境和“生活形式”的研究者们在研究中的重点不尽相同。语境研究是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者多是通过语境对意义进行研究;而“生活形式”研究是从语言哲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者多是通过“生活形式”来探讨语言是如何运行的。
通过对语境和“生活形式”的分析和比较,我们认为,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也许可以对语用学、语言哲学,乃至分析哲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分别探究了语境和“生活形式”的具体定义和内容,通过对二者的定义和包含内容进行对比对,揭示了语境和“生活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双方都有语境中所包括的百科全书式知识(常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交际的时间、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等内容。不同点包括:(1)“生活形式”中不包括语境中的语言知识、交际参与者的关系和相互知识。(2)“生活形式”不是动态的,而语境研究认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生活形式”将“语言游戏”看做是“生活形式”中的一部分,而语境没有也无法把所有“生活形式”看做语境的一部分。(4)“生活形式”包括的内容要广泛一些,“生活形式”包括了与人类有关的所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事情,但是,语境只是涵盖了与即时交际中相关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事情。本文还分析了两者出现不同的原因,认为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才导致了两者的不同。最后建议以后可以结合二者进行研究,这将对语用学研究和哲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1]徐珺.上下文语境研究——《儒林外史》汉英语篇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4(1):60-66.
[2]白解红.语境与语用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88-92.
[3]冉志晗.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语用蕴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2):65-69.
[4]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7.
[5]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Levinson 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8]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9]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Lyons J.Semantics:Vol.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
[1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陈嘉明.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J].哲学研究,1997(1):63 -69.
[14]范连义.从“生活形式”到语言习得——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3):4-8.
[15]Hilmmy S S.The Later Wittgenstei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