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颖颖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000)
竹内实是日本战后最早开创现代中国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是战后日本中国研究领域的泰斗,被日本学术界称为“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和“毛泽东学”权威。他始终以推动日中两国人民在真正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友好往来为宗旨,既研究中国语和中国文学,还广泛涉猎毛泽东研究与中国历史、文化,关注范围甚广,学术成果倍受瞩目。
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在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毛泽东研究内容全面,思想深刻,评价公允,丰富和充实了日本毛泽东研究内容和体系。因此,研究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的贡献和价值,对于我们坚持发展、开拓、创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非常全面,涉及毛泽东的生平、诗词、版本和思想等各方面。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关于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集》及其《补卷》两方面的成果。1965年竹内实《毛泽东:其诗与人生》出版,。这本书是日本学界从诗词角度研究毛泽东的开拓性著作。竹内实以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毛泽东的生平的实践活动为背景,研究诗人毛泽东,认为革命家毛泽东与诗人毛泽东浑为一体。这本书内容丰富详实,真正成了“一部读者不需要查找其他参考书就能看懂并感到亲切的诗人毛泽东传”[1]。同时,竹内实通过向日本人诠释毛泽东的诗词,也让日本人从文化上了解、熟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这本论著改变了以往日本人对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肤浅看法,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了毛泽东在他们心目里的形象,认识到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领袖,还是一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和文化功底深厚的学者,从而增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对日本人的吸引力,推动了日本人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深入了解”[2]。许多日本读者阅读此书后了解毛泽东是一位知识渊博,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人物。这对竹内实来说是值得欣慰之事。竹内实认为毛泽东诗词是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完美结合。在20世纪60年代能够看到这一特点,确实具有开创性。那时在中国还没有同样的提法,这充分体现了竹内实的预见性。
竹内实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主编《毛泽东集》及其《补卷》。竹内实非常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为了还原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本来面貌,他们搜集了几乎所有的报刊与相关著作。由于政治原因,竹内实只能搜集到1949年之前的著作,尽管如此,两套书在当时仍然是世界上收录毛泽东解放前著作最全的集子。在这两套集子里,竹内实把初稿和修改后的稿子以比较对照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这是中国尚未尝试的。海外毛研究专家施拉姆高度评价:“这个东京版本对于每一个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和政治作严肃的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都成了不可缺少的参考工具。”[3]不仅如此,陈伟源在《自费出<毛泽东集>的日本人》一文还提到,竹内实的《毛泽东集》及《补卷》是自费出版,反映出竹内实对中国及对毛泽东的无限崇敬和热爱。为了进一步介绍毛泽东,竹内实前后写了三次毛泽东传记,他还于1989年亲自去了毛泽东的家乡湖南湘潭韶山冲。对于竹内实来说这是盼望已久的事情。在传记中,竹内实认为毛泽东一生与中国革命史的发展相互重叠。毛泽东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历史必须重视毛泽东的作用。竹内实被毛泽东的高尚品格及其丰功伟绩深深折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除此以外,他还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究。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竹内实提出了“自觉能动性”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特点之一,以及“对立统一原则”是毛泽东《矛盾论》重心的看法。在军事思想研究中,他认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借鉴了中国传统军事智慧。在教育思想研究上,他认为主要来源于孔孟的儒家教诲。另外,竹内实还提到毛泽东具有鲜明的个性并对其性格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毛泽东一生所选择的道路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在竹内实的眼里,毛泽东的最大特色是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民中建立革命的基础,对农民进行宣传,在农民中征集革命的参加者,并且将革命中获得的成果首先返还给农民”[4]。他认为毛泽东从小接近农民,不蔑视农民,尝试进行“土地革命”,把没收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在他看来,“中国的革命可以说是与‘土地革命’相结合后才获得了胜利入场卷”[5]。竹内实对毛泽东的研究可谓全方位、多角度。正如程麻教授在文章《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上)》中所说,竹内实是“中国以外研究毛泽东涉及面最宽、著述最多的学者”,并且“竹内实毛泽东研究始终与现代中国研究如骨肉一样浑然一体”[6]。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国外都曾掀起毛泽东研究的热潮。毛泽东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学术课题。其中,以日本学者最为活跃。从20世纪30年代,随着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出版,毛泽东开始被日本人了解,到五六十年代,出版关于毛泽东研究著作不计其数,日本对毛泽东的研究达到鼎盛时期,大部分日本学者都对毛泽东思想持肯定态度。比如岩村三千夫、竹内好、贝塚茂树等。日本早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岩村三千夫于1948年出版了《毛泽东的思想》,是日本研究毛泽东最早的著作之一,书中高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性。竹内好对毛泽东的研究也很深刻,从毛泽东坎坷一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演变,认为毛泽东经历过内在与外在历练和考验,才逐渐变成一名真正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也有部分日本学者对毛泽东怀有偏见。有些学者认为,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所谓”民粹主义”。日本中国近代史研究家永野英身曾把毛泽东和俄国民粹主义理论家巴枯宁简单类比。另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哲学是实践性高于理论意义,即“实践第一”。还有学者如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专家德田教之认为,毛泽东在党内进行整风运动是造神运动,把党内斗争看成是宗派斗争。总之,在日本的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中,各家观点不尽相同,有马克思主义也有非马克思主义,有的比较客观,有的有明显错误。
日本“毛泽东学”权威竹内实对毛泽东的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以中国人思维方式,从中国社会背景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角度研究毛泽东。他既赞扬毛泽东也批评毛泽东,从来不作偏激的赞美和片面的批判,而对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辨证分析。竹内实说:“人们对毛泽东有过各种各样的褒誉和毁贬,但是,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毛泽东仍然受到尊敬,褒誉要比毁贬多得多。”[7]竹内实指出,对于毛泽东的褒誉代表着“纪念他的人们的立场”,而对于毛泽东的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承认的,承认的程度并不影响对毛泽东的怀念”[8]。竹内实对毛泽东主要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
竹内实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从不随波逐流,无论对人对事,都保持着冷静的分析的眼光。他从所在的时代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形成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观点和立场。如厦门大学吴光辉所说:“竹内实始终将中国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毛泽东,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物来加以对待,并且也始终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来接触与理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9]竹内实不仅对毛泽东的人格品质和文章风格大力赞扬,还对毛泽东在革命、国家建设上立下的丰功伟绩赞叹不已。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革命路线,中国革命就不会取得胜利;如果没有毛泽东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也不会取得卓越的成就。当然,在对毛泽东许多方面进行赞扬的同时,竹内实也对毛泽东许多失误进行过批评。他指出,毛泽东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犯了冒进主义,并批判毛泽东在集权力于一身之后的心理膨胀,同时对他的不听人劝和“无法无天”的性格作了剖析。另外,对于毛泽东晚年个人的功过是非,竹内实也是非分明,给予公允评价。竹内实认为:没有毛泽东,“文化大革命”便不会发生,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也发现事态发展不正常,并力求纠正,可为时已晚;加上一些人刻意煽动,使当时的局面到了连毛泽东都无法控制的地步。在中外都对中国空前的“文化大革命”全盘肯定或否定时,竹内实却能辩证分析当时的形势,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有很多着眼点分析很深刻,比如“自觉能动性”精神、“皇帝型”权力和“宰相型”权力等。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并深入研究。
竹内实认为,“自觉能动性”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自觉能动性”思想是毛泽东的创造。所谓“自觉能动性”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干劲”。从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军阀割据,再到国共内战以至日本侵华战争,中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状态,这使得中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一穷二白”。毛泽东为了尽快把被压迫的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让人民翻身做主,无时无刻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写过《心之力》一文,着重强调调动人内心的力量。之后又写了《体育之研究》,呼吁人们要想民族复兴,必须先“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仍然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有这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志,毛泽东才能把中国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地调动起来,击退敌人,取得革命胜利。当然,竹内实并不认为毛泽东只讲“主观能动性”而否定客观规律,认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尽量使主观可能性变为现实。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实践演变,毛泽东的思想也不例外。正因为毛泽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击退日寇;正是因为毛泽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让破烂的旧中国恢复生机,让中国人民真正的挺直腰杆,当家做主。如果没有毛泽东这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还要继续在黑暗里摸索。虽然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犯有冒进主义错误,即便如此,国家建立起完整、完善的基础科研体系、基础教育体系及医疗卫生体系,中国人在国际上真正扬眉吐气了。
竹内实在毛泽东研究中还提出了“皇帝型权力”和“宰相型权力”的观点。在竹内实眼里,毛泽东掌握的权力是“皇帝型权力”。周恩来掌握的则是“宰相型权力”。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色彩。毛泽东有着绝对的权威对事情作判断,始终充当决策的角色,周恩来则作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辅佐毛泽东左右,更多起到权衡和协调的作用。竹内实用这种“皇帝型权力”和“宰相型权力”来比喻中国传统的一元化政治体制。他还用“踢足球”来比喻中国的政治体制,他认为在中国,“就像是各自踢着一个足球似的,在民众的层次上也掌握有权力。而在这些众多权力之上,还有一个最高的‘皇帝型权力’。‘皇帝型权力’只有一个,而踢‘足球’的却很多”[10]。而且这种“‘皇帝型权力’有时候既‘君临’又直接过问。‘皇帝型权力’要一个个地介入下面踢‘足球’的规则”[11]。这就是竹内实所理解的“皇帝型权力”。
毛泽东能够掌握绝对权力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当时政治体制的原因,也有毛泽东自身的原因。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第七次中共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权威,直到1976年,毛泽东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集四项主席于一身,长期处于最高位,掌握着绝对权力。长期如此即使再谦虚的人也会骄傲。这使得毛泽东的思想逐渐膨胀,又加之本身“无法无天”的性格,导致了独断专行。当然,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毛泽东和历代皇帝有着本质的区别。毛泽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把人民群众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救出来,建立了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而毛泽东的性格好强,周恩来的性格温和;毛泽东判断准确(毛泽东晚年错误另当别论),周恩来执行有力,各取所长,相得益彰。这是历代封建皇帝与宰相无法媲美的。
首先,关于毛泽东的研究,应该在尊重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眼未来。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把重点放在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方面,研究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着眼于中国的发展道路,而并非一味对毛泽东的对错争论不休,或是带有某种政治倾向与主观色彩,极端美化或极端贬低。我们现在处于艰难而复杂的社会变革当中,整个社会充斥着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恶劣风气。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更加坚定立场,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
其次,与日本的毛泽东研究相比,国内学者主要依据中央审核之后出版的选集、文集、文稿进行毛泽东研究。从总体上讲,国内学者的研究更为审慎,因为在国内毛泽东研究除学术性外还要考虑政治性。而日本学者不太顾虑社会、政治等现实问题。竹内实对毛泽东研究就主要是纯学术的角度,而且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经过删订的资料,还通过其他途径收集比较丰富的资料。竹内实力求还原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本来、原始面貌。与之比较,国内学者的毛泽东研究便没有那么多样和多角度。我们应形成一种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良好气氛,应该客观公正,摆脱狭隘的政治局限和主观色彩的来对毛泽东及其思想加以评价。我们不能以极“左”或极“右”的态度对待毛泽东,不能夸大、神化,也不能一叶彰目。
再次,在毛泽东研究方面,国内应该充分关注日本的毛泽东研究动向。以往,国内学界对西方毛泽东研究关注较多,甚至视西方研究为权威,却忽略日本的毛泽东研究在全世界毛泽东研究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例如,国内学者关于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主要围绕《毛泽东集》及补卷、毛泽东诗词、《矛盾论原型》以及“自觉能动性”四个方面展开评述,没有系统、全面研究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的专著或论文。就像伦敦大学施图亚特·施拉姆、布朗大学的迈克尔·卡沃,以及鲁尔大学的海尔默特·马丁等一样,只对竹内实的《毛泽东集》进行评价。而国内学者在评价竹内实的《毛泽东集》时大都引用施拉姆的话。所以,我们应该关注日本是怎么研究毛泽东的,多倾听来自不同于西方权威的声音,不管正确与否,都对我们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国内毛泽东研究者应该多与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学者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吸取他们的研究之长为我所用。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全世界毛泽东研究领域是屈指可数的。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是全方面、多角度的,我们应该叹服日本学者搜集毛泽东著作之齐全。竹内实对毛泽东的研究不仅求全而且求深。另外,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也是独辟蹊径。我们可以借鉴其研究思路、研究视角来丰富国内的毛泽东研究。虽然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研究对国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
[1]竹内实.竹内实文集:第3卷[M].程麻,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2]竹内实.竹内实文集:第6卷[M].程麻,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3]萧延中: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4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4]竹内实.毛泽东的诗词、人生和思想[M].程麻,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吴光辉.日本的中国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张惠才.一部视角独特的毛泽东传——《诗人毛泽东》译后记[J].燧石,1994(1).
[7]程麻.日本毛泽东研究的宽与深(上)[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
[8]程慎元.应给毛泽东以肯定的评价[J].湖南党史通讯,1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