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德国阅读文化发展概况

2013-08-15 00:4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
电子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德国文化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 赵 丹

北京印刷学院 李新宇

1.阅读文化概念

阅读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有人认为,阅读文化由功能与价值结构、社会意识与时尚结构、环境与教育结构三个部分组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系统;也有人认为,阅读文化是阅读群体的阅读观念、阅读价值取向及社会阅读氛围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精神属性和群体的阅读兴趣倾向、阅读行为习惯等行为属性的综合体。有人认为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上,受社会意识和环境制度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文化活动。有人认为狭义的阅读文化是指阅读文学艺术类作品;广义的阅读文化是指阅读人类创作的一切文明成果。实际上,阅读文化就是社会活动中相关阅读现象和阅读规律的总和。

2.德国阅读文化发展状况

2.1 德国中世纪——16世纪时期阅读由奢求渴望转向自由阅读

中世纪末以来德国虽然有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封建国家。各邦封建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竭力维护自己的封建割据政权,进一步巩固专制统治。与英国等西欧国家一样,阅读在中世纪的德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阅读成为贵族诸侯等上层阶层的奢侈事情,阅读群体主要是修道院的僧侣,在阅读形式方面,精读和朗读,中世纪一枝独秀的体裁传奇故事(Romanze)就是一种口头文学,无论是《尼伯龙人之歌》,还是其他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都是靠歌手传唱;,借着音调、节奏、速度等技巧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主要读物是宗教典籍、神学著作和劝善书籍等;阅读目的在于领悟神谕,牢固信仰。

十四世纪时,德国已能制造出纸张,一四四五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并出版《圣经》,这给德国的阅读文化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其间尽管查理大帝发动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也促进德国阅读文化的发展,但其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不大,一五一七年德国僧侣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革命,他在《95条论纲》等一系列战斗檄文阐明了信仰得救,人人可以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的“唯信得救”学说,要求德国在宗教精神上独立的民族思想,否定教廷对宗教话语权的垄断,路德认为教皇及教会作为神的造物都是可能犯错误的,只有《圣经》才是最高的权威,信徒自己阅读《圣经》得到启示,理解了《圣经》,即每个人可以阅读《圣经》和解释教义,就可能成为“义人”。尽管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关于阅读的内容没有扩展,但追求阅读权利和话语权,率先发展自由阅读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神马丁·路德还把《圣经》译成德文,规正了德意志民族的书面语言,“扫清了德国语言中这个奥吉亚斯牛圈”,为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民族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十五世纪末期,德国法兰克福市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定期图书交易集市,即法兰克福书市,它是早在外国最早的书市,后来于1564年在莱比锡市又出现了一个定期图书交易集市,即莱比锡书市。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定期书市,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极罕见的,它反映了德国出版业的繁。整个16世纪,欧洲共印制出版图书约20万种、近2亿册,其中德国为4.5万种,居第一位,其后依次是法国3.8万种、英国2.6万种。

2.2 17世纪—19世纪是德国阅读文化由星火启蒙走向辉煌全盛时代

从17—18世纪之交到18世纪70年代,是德国文化上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在德国的哲学、文学和音乐领域,几代知识分子以反对神权与专制、崇尚理性、平等、自由、向往民族统一为主要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的思想与作品,抒发了他们纯朴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18世纪80年代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以尊重人的理性、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的时代潮流,它加速了德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德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文化繁盛年代。从狂飙突进运动到古典主义时代再到浪漫主义时代,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形成并走向鼎盛的年代,此时期文化作为政治的“高贵”替代物,18世纪中叶出版商尼柯莱在阅读普及率较高的北方新教地区发起国启蒙运动,知识界及一部分开明君欢欣鼓舞地学习和了解启蒙运动的原则、思想,阅读各类文化知识,声势浩大的阅读文化革命逐渐拉开帷幕。在阅读群体方面,由商人、资产者、知识分子等组成的市民中产阶层,开始阅读,到了1800年,德国号称已有一半人口具有读写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读者跻身阅读读者的前列,有闲阶层的妇女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的生活富足悠闲,还有相当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或进行文化活动,这个稳定的读者层呈现趣味性较高的文化娱乐的需求,不仅刺激了图书市场的发展,而且提高图书的品位;在阅读媒介方面,杂志新媒体应运而生、长篇小说和散文逐步代替韵文成为文人雅士的新宠,——这就是德国的媒体革命;在阅读形式方面,默读取代朗读、泛读取代精读;在阅读团体方面,阅读社团或称读书会以及文化沙龙出现了,读书会的成员互通有无,互相介绍新书,评品新书,有闲阶层邀请文化知识界交流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提高文化修养;在阅读价值方面,相比较英法等国,德国的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历史时间跨度长,世袭贵族和官僚队伍是国家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的中上层市民阶层虽然掌握着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往往被排除在政治、军事、国家机关等社会领域之外,社会地位地下,德国市民阶层的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唯有尽可能接受完善的教育,凭借自己的学历和本领跻身于官僚队伍,他们认识到虽然没有高贵的血统和显赫的门第,但在知识和文化休养中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在社会上层中打拼出改变境遇的道路,获得自信和成功,这就是德国版的“学而优则仕”。

2.3 20世纪至今德国阅读文化——通过阅读传播民族文化

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德国政治上再次从分裂走向统一,文化上出现了多元文化融合和再造,德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相应改变。在阅读文化方面,德国政府以图书馆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宣传口号为“德国阅读:聚会地点图书馆”。德国依仗分布合理、数量众多、顾及面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促进社会阅读创造了必要条件德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促进阅读不遗余力,1998年成立“促进阅读基金会”,它是非政府的民间文化组织,制定全国阅读活动项目计划和措施、筹集运营经费、开展国民阅读调查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与图书馆携手促进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除了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这一核心机构外,德国还有遍布全国各州的237家重要的机构,组织、协调大力推动国民阅读活动,负责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每个城市均设立公共书架,自由地交换图书。例如:2006年柏林开展的“森林书”微型图书馆项目延续至今。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宣布,政府每年向个人提供一笔最高154欧元的教育奖金,旨在到2015年前使德国继续学习者的比例提高到50%,德国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计特定的阅读计划,阅读推广模式,通过阅读将德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现今,德国的阅读文化也经历了声像多媒体时代阅读的挑战,据2008年法兰克福书展提供的数据表明,近1/3的德国人每年阅读18本书以上,家庭藏书量最高的国家是德国,高达300本,他们认为印刷图书和电子图书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电子图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形式,无处不在的书店、图书馆仍然是德国人的精神之根。

3.结语

纵观德国从中世纪到21世纪阅读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德国的阅读文化发展紧紧与德国政治形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结构、科学技术、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对于英法国家,德国由于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独特性—,德国形成了与英法式民族主义判然而别的文化民族主义;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化精英从德国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中采撷华英,力图挖掘和建构起德国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上出现了寻根情结、森林崇拜等趋势,其特殊性在于德国的阅读文化塑造着德国及德国人,德国的文化紧紧与阅读联系一起,是真正的“文化民族”。

[1]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编.路德文集(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陆本瑞.外国出版概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18-21.

[3]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德国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谁远谁近?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