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遗址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13-08-15 00:50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张 振

(肇源博物馆,黑龙江 大庆 166500)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一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正在不断涌现。而其中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从普通旅游业中析出的新型消费模式,无形中悄然契合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文化需求,愈来愈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如何依托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尤其是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构建当中的支撑作用,已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深刻认识文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众所周知,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的见证物。而文物遗址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综合产物,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信息化标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对于考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技术水平、审美艺术和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讲,由于它们已属于过去时,我们无法回溯和复现古人当时的生活,但我们却能通过考古研究方式,从这些文物遗存中完成一次次思想的穿越,论证那些已经发生的事物,预知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此权衡利弊、以古鉴今、趋利避害、构筑和谐。这是考古学意义上的追求,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国家和政府加强文物保护的目的所在。

关于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我国目前虽然还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但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并且能够与国际惯例相通的文物保护与利用之路。《文物保护法》的修改完善和新时期文物保护方针的提出,不但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法律和理论依据。作为文物保护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虽然仅仅16个字,但却目的明确,中心突出,可以互为补充,辩证施用。一方面,它将“保护”作为第一要务率先提出,另一方面,它逐项细化了如何保护的问题,即“抢救”、“管理”、“利用”都是服从服务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如果展开讲,那就是:“保护为主”是基于人类高度,从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一观点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人类共享性,必须得到持续永久的保护,只有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才具备合理利用的可能。“抢救第一”说明了抢救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是指濒临消失和破坏殆尽的文物保护而言。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整理,使之在文化意义上不致消亡,仅是改变了保护形式而已。“加强管理”作为文物保护的关键环节,它的适用性十分广泛,贯穿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务实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实现文物保护工作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合理利用”是针对文物本体保护情况及其现实意义之间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在文物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必须严格加以区分,绝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去换取。因为合理利用是以保护文物为前提的,这就需要在利用的目的和意义上做双重的界定。

文物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不但事关人类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而且在实践工作中处处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在认识上树立保护文物遗存就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人类共有文明成果的大概念,形成“文物保护是根本,文物利用是目的”的思想共识。一方面,要改变就保护而保护的僵化观念;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有利于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做到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发展,最终通过发展,实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达到共生双赢的理想效果。

二、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文物资源,是以历史文化遗存为主体的物质文明构成,一般意义来讲,它属于文物范畴,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刻造像等地下和地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历史文化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历朝历代的繁衰更迭为后人留下了十分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关于文物资源的利用问题还比较谨慎,缺乏世界范围内的对比研究。所从事的大多仍是文物本体保护层面上的利用,即以对文物自身的考古发掘、常规研究等方式进行的考古方向上的利用,它的价值和作用还远远未能得以实现。这种现象的存在,有惯性的认识因素,也有文物资源自身条件,包括其规模、位置、级别、环境、观赏性、影响力诸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实现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对接,从而发挥其最大作用和价值,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哺作用,做到真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其目的是让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社会事业,从事什么样的社会工作,最终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以人为本,赋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不断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所以说,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推进文化经济转型的角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非常重要。尤其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要善于统筹考虑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工作的辩证关系,善于变经济优势为文化建设优势,这样,才能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中把握机遇,选准文化旅游产业与文物资源利用的最佳结合点。第二,把做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文博事业发展作为助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关注支持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听取和采纳文物保护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处理好文物、文化、旅游以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做到文化旅游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相互协调、统筹、统一,从基础上实现经济文化结构布局的改善。只有这样,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利用率和贡献率才会越来越大,使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三,文物资源向文化景观的转型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环节。文物资源向文化景观的转型,也是文物保护工作完成的一次美丽的转身。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文物资源的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提供了升华空间。而且文物资源和文化景观虽然同属文物保护对象,但却不能同日而语。因为文化景观作为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手段的健全和措施的完善不但为文物保护增加了安全系数。更重要的是,文物资源通过文化旅游产业拉动,一方面,创造了十分可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提升了当地文化形象,增强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第四,注重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研发和营销工作。开展相关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文物复制研究、市场营销策划、传统文化传播等项工作。尤其要加强文物、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整理工作,加快研究成果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转化应用。

三、文物资源利用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文物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资源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科学、合理、慎重地利用文物资源,解决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性问题和产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首先,要注意解决文物资源只利用不保护问题。文物资源的利用是建立在保护基础上的,如果离开了保护,再好的文物资源也会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假使文物资源因缺乏保护而消亡,它的利用价值就会随之消失。所以,必须要认真解决这一问题。(1)要正确认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从认真贯彻落实“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文物保护观,消除和摒弃文物资源利用上的短视行为。(2)要加强文物资源利用中的法律约束。在文物资源的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照章办事。文物保护部门绝不能因为文物使用权的改变而削弱对其的管理权。文物资源使用者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做好使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3)要先期做好文物资源价值评估和文物保护专用资金的分配计划工作。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文化旅游开发部门、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应根据文物资源利用的规模、级别和收益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文物保护资金额度和在文化旅游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每年提取相应的资金用于文物景观的保护和修缮。

其次,要解决好急功近利、盲目开发利用文物资源问题。文物资源的利用,取决于文物本体的重要程度以及与文物相关的外部发展环境。其中既涉及文物法规问题,又涉及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有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机遇和环境背景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的对待。要搞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文物资源的利用,就要做到:(1)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格局和适合旅游开发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做到综合统筹,全面考虑,权衡利弊,科学决策。(2)依托传统文化优势,做大做强地方文化产业基础,挖掘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加强文物资源贮备和规划保护工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和文物资源的利用创造条件。(3)在文物资源保护条件成熟配套的条件下,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合理布局文物景观,立足点、线、面三位一体,搞好吃、住、行综合服务,突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休闲娱乐功能和文化宣传教育功能,使文物资源的利用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以此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再次,要解决文物资源利用配套服务问题。文物资源的利用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静态指文物遗址本身,而动态是围绕文物遗址本身所进行的一系列必要活动。(1)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要加强已利用文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积极进行文物安全检查巡查,协调整改安全隐患。做好旅游景区文物遗址保护经费的争取和文物遗址的晋级工作,改善景区文物环境,提升文物景观级别,以此优化文物资源的利用。(2)文化旅游部门、景区管理部门和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要做好景区文物资源的宣传讲解工作。要立足科学,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介绍和宣传历史文化,深入挖掘文物资源承载的文化内涵、人文信息和民俗特点,正面宣传造势,不喧宾夺主。绝不能利用文物歪曲事实,胡乱编造风水故事,迎合和欺骗游客。(3)发挥媒体优势,齐力抓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动员工作。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快文物研究成果的宣传普及,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区位综合优势进行宣传,共同营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为文物资源进一步实现外延化利用创造更加稳固的条件。

综上所述,实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取决于高度文明的社会背景和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更在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坚守。文物资源所散发的文化象征意义,艺术美感,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影响,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人们更加热爱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只有以人类共有的文明视角去尊重文物、热爱文物、保护文物、利用文物,才能在更大的更广泛的时空里,完成它的永久传承。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文物的栖息之地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