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欣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056000)
肉芽肿性乳腺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内外报道较少。1972年Kessler和WOolloch对本病首先发现并命名,国内曹月敏首先报道6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及间接激素的摄入不断增加,不断有新病例报道,本病在逐年增加。我院自1991年至2011年间共收治本病15例,其中1998年前收治7例,1998年至今收治8例,均经手术切除、充分切开引流、抗生素的应用配合少量皮质醇激素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28.5岁,其中有哺乳史12例,无哺乳史3例,均为单侧乳腺,右侧10例,左侧5例。
(2)发病情况:15例中,12例为无明显诱因出现一侧乳腺单发性疼痛性肿物,3例有外伤史,本组病例均与月经无明显关系。
2.诊断方法:本组病例9例术前诊断为炎性乳癌,6例诊断为单纯性乳腺炎。
(1)症状及体征:均发生于45岁以下非哺乳期经产妇,为一侧乳腺单发性疼痛性肿物,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病程较短多在发病几天后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换药效果不佳,与月经无明显关系,肿物红肿,边界不清,活动欠佳,与基底无黏连,或与皮肤有黏连,乳头无溢液,腋窝淋巴结无肿大,病情发展较快,某些诱因如刺激、感染等因素下,很快形成脓肿,继而破渍,经久不愈,虽经充分引流换药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本病临床多与单纯性乳腺炎、炎性乳癌及如想导管扩张症难于鉴别。
(2)实验室检查:钼靶镍片多呈现皮肤增厚及不规则高密度影,B超多提示无包膜、不规则的强回声团;针吸活多为炎性细胞或上皮细胞,病灶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创面多为大量不新鲜的肉芽组织增生,并散在多个微小脓肿,标本切面多为灰白色,散在有小结节,有报道切面呈烂肉样。本组12例镜下结构:以乳腺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上皮细胞集聚团--微小脓肿。CR、ER均在正常范围。
3.治疗:由于乳腺肉芽肿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故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文献报道有两种方法:①非手术疗法: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应用;②手术疗法:病变区段乳腺切除术。手术既要彻底切除病变防止复发又要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尤其对有生产要求的女性,尽量避免大的乳腺导管损伤。郑泽霖等报道用中药方剂治疗本病有成功病例。本组可疑炎性乳癌均行以病变为中心区段切除、可疑乳腺炎均行切开引流,但愈后不佳切口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红肿及渗液,持续均在两周以上,后加用强的松3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一周后肿物软化,两周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维持量,切口愈合后停用,症状均无反跳,随访1~7年均未见恶变及复发。
4.体会:乳腺肉芽肿病变起病隐匿,病因及机理尚不清楚。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本组15例均在住院一周脓肿形成后确诊,延长了住院时间,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手术治疗需要超病变范围切除,否则病灶难以彻底清除,有复发可能,并此类手术损伤较大,术后两乳不对称,影响美观。若病人再次哺乳,因手术致患者乳腺导管破坏、紊乱,使乳液淤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发生率提高,增加了再次感染的机会,故对本病的治疗可先试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果效果不佳或有加重趋势,方可选择手术治疗。作者认为:对大剂量抗生素不能很好控制的乳腺炎性病变,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在排除其他乳腺疾病的前提下,可适量、早期试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配合抗生素治疗。笔者认为皮质类固醇药物提高了自体免疫机能、抗菌药物效果及患者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防止了脱落破坏的上皮细胞,对正常间质细胞刺激产生的肉芽反应,减轻了疤痕形成,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但必须辅以敏感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为: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②提高抗菌药物效果,防止脓肿形成及肉芽组织增生;③可减少疤痕形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