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在民族体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2013-08-15 00:43:29张战锋
电子测试 2013年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体育

张战锋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100)

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是计算机技术,而伴随着计算机而出现的应用就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互联网络。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纷纷不惜重金,构建起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普及,使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很大改变,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化不仅给社会发展实现信息化,也给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1 互联网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现状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的体育大国,虽朝代更迭,战争洗礼,但依然资源丰富,项目繁多,且大多流传至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体育项目与形式,被后代沿袭下来并得以发扬,为现代体育竞技奠定了深厚基础,也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仅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编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志》中就记载了中国56个民族约978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一是竞技表演类。如武术、散打、舞狮、赛马等。他们都具备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除了具有竞技性,还融艺术性于一体,并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北国草原上的那达慕、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南国大地的“中国式橄榄球”抢花炮、帕米尔高原上的高空走绳“达瓦孜”、白山黑水间流行的朝鲜族打秋千、雪域高原上的“大象拔河”押加。二是健身娱乐类。如跳绳、放风筝、斗鸡、扭秧歌、荡秋千、踢毽子等等;有些是在特定的民族之内开展的,如瑶族的“跳八音”,蒙古族的打布鲁,苗族的爬竿,黎族、苗族和京族的跳竹竿,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推杆等。三是益智养生类。主要有围棋、象棋、五禽戏、八段锦、鹤翔庄气功、易筋经、武当龟息功、站桩功等项目。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各兄弟民族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在中国的摔跤“族谱”中,除了人们熟知的绊跤,还有藏族式摔跤、维吾尔族式摔跤、蒙古族式摔跤、朝鲜族式摔跤、彝族式摔跤、哈萨克族式摔跤等多种跤种。四是已经消亡和濒危类。如马球、十五柱球、跳鞠、木射、击壤、投壶等项目。目前现代化背景下,中华武术、气功和龙舟竞赛都已经走向世界,为外国人士所了解和喜爱。但是,除了部分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较大发展外,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都逐步萎缩,特别是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等很多西方体育项目日益为国人所青睐和追逐,除武术、气功等极少数项目外,大多都让位于西方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阵地越来越小。

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运动,全民健身的理念一直是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与单纯的体力上竞技不同的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民族自强意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心理、尊重不同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这些都是民族体育的核心部分,它的良好传播是人类文明和文化沿袭的保障。有了互联网,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而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结合,又使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2004年10月2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三届那达慕草原文化节上,新疆电信将应急通讯车开到赛马场,第一次用宽带通讯实现了那达慕文化节网上直播,不到一小时,世界各地已有一千多人点击收看赛马、叼养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这是一次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成功先例。据外媒报道,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公司Royal Pingdom2012年4月发布研究报告称,当时全球网民总量已经达到22.7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发布了第31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众多不能去现场观摩的网民中有80%选择通过网络关注比赛概况。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深入人类的生活,出现了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形势。目前国内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都有相关的体育专版新闻,各大在线视频网站也通过直播或转播体育赛事。传统媒体中的央视体育频道也有专门的网络直播客户端。另外美国的ESPN是一间24小时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ESPN STAR Sports是为中国大陆观众和网民专设的综合性体育网站,它与ESPN及卫视体育台节目互为补充,为电视观众和网民提供了多方位触及体育娱乐的平台。涵盖体育种类繁多资讯丰富,从国际足球到F1,从中国足球到网球,从比分直播到赛事预测,从博客到宽带视频下载,精彩层面一一涉及。网站提供了电视观众与ESPN及卫视体育台主持人、球评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论坛、聊天室是球迷与主持人、球评互动的天地。此外,网站中还包括大量的电视预告、节目精华,以及网民钟爱的网络游戏在线冠军球会。在进行赛事推广和活动宣传的同时,还针对中国市场,与诺基亚开展了英超幻化足球联赛游戏,与七匹狼开展了英超之夜活动,有力了推动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据悉,2012年也是中国象棋协会成立50周年,同年9月11日,国内首个象棋专业赛事网络平台在深圳启动。据了解,这次“象棋盛典网络赛”建立在腾讯网平台上,将成为迄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奖金最高的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象棋比赛。比赛面向所有象棋爱好者,只要凭借有效注册身份就可参加比赛。所有获得50盘有效成绩的选手均可登录官网报名参加总决赛。复赛排名前16的选手晋级参加单项淘汰制的总决赛。此外,网络赛16强将被授予中国棋院认证的“象棋业余大师”头衔,并且有机会在年末举行的国弈文化节活动中与象棋特级大师面对面进行较量。

目前,大多数网民知晓体育赛事的第一时间是网络。2012年底手机网民数量激增至4.2亿,随着手机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广泛推广,手机互联网也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已经实现随时随地关注体育文化的发展。

2 互联网在民族体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和展望

2.1 重要性

互联网帮助体育文化传播更趋大众化。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多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多样的情况下,人们接触体育文化的途径不再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或者纸质媒体,人们想要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时,只要打开电脑,一切均可呈现,世界各地的人们要了解中国民族体育,也只需要键入网址。在过去的这两年,网络上有一些视频关于叫王广成的青年,他是健身教练,并且还在美国教健身舞,他教的舞蹈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广场舞,因此他也被誉为中国广场舞之王,为此神州大地刮起广场舞的炫风,是网络的传播力量让这一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再次得到完美的呈现。每年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盛会,在有了网络这把宣传利剑后,历年来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往参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也在频繁的活动沟通和交往中深入到世界各国。既带动当地旅游收入也成为民族体育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

互联网帮助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更趋国际化。在没有互联网这个新媒体前,世界他国人民要了解中国,只能通过亲身经历、或者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的宣传。有了互联网这个链接世界的大网,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形式越来越多的被世界他国所青睐,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和08年中国奥运健儿的卓越表现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事业正昂首阔步的走在世界的前沿。中国功夫在外国人眼中一直是神秘而富有魅力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随着信息的传播,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女儿都成为了少林寺的粉丝。国外很多年轻人也对中国功夫充满了无限向往,在寒暑假甚至以参加夏令营的形式来中国学习武术,中国的武术或散打教练在国外也能招到很多弟子,谋得不错的前程,在异国他乡将中国民族体育之魂发扬光大。国外体育项目也因互联网的影响力,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普及,中西文化的碰撞给民族体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帮助民族体育文化传播更趋现代化。有人预测计算机和电视将合二为一形成全新的传送体系。事实上,现在的电视也朝网络电视发展,一些著名电视机构已经开始于网络合作,例如微软和NBC合作的有线和在线新闻节目MSNBC,其宣传力度加大,促使广告由传统媒体向网上大量分流,同时向计算机传送高质量的画面和声音,使互联网成为信息传输的主干道,另外网络传播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节目传送上,还在于网络上的信息可供人们下载和编辑。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可以网上下载信息,甚至与国内专家直接对话,编辑成教材用于教学和训练。有了网络存储这个介质,上班族如果错过了某一个体育赛事,可以通过互联网再次观看,体育文化的宣传已经不受时间的限制。

2.2 展望

在互联网沟通平台非常发达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民族体育传播的途径,提高传播的效率是重点。由高效的体育宣传信息队伍管理现代化的网络传播平台。建立体育信息QQ群,及时发布有关活动信息,如一年一度的滑雪大赛、自行车大赛、武林大会等活动,方便了各位媒体记者和信息员前往采访;利用内部网、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系统及时发布体育信息,及时更新栏目信息量,使世界各地都能及时了解我国体育最新动态,扩大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响力,也是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便利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让人们切身参与到其中,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的方式,号召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加各种体育赛事,或者举行民族体育交流论坛,以丰富的活动带动民族体育事业的不断向前。

民族文化的发展源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借助于网络信息传媒来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分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今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和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作出抉择,要以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以积极的姿态把本民族优秀思想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网络是人类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发明,是科学进步的产物,而且网络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适应社会需要人类生存需要的。因此,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就要正视网络发展的现状,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有机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强大功能,将少数民族的活力和蕴含的价值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张扬少数民族体育特有的娱乐性、休闲性、开放性的特色,让广大受众充分感受少数民族体育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深刻领悟到少数民族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十分浓厚,将民族体育项目传播开来,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健身意识,扩大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力。利用互联网对民族体育赛事进行现场直播,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让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到民族体育的发展情况,也促进了民族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1]周忠岐.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湘鄂渝黔地区为例[J].价值工程.2012(25)

[2]刘西文,桂源海.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0(08)

[3]胡杰,胡红霞.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研究[J].博击(武术科学).2006(10)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体育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2016体育年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