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莲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中医院
自古至今,人们都认为医学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医生的成材之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作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点认识,希望给我们的医生一些启发。
好医生要有敬业精神:一个人既然选择了以医生为职业,就说明你喜欢这个工作,或者至少不讨厌它。医生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住院医生长期处在临床一线,时刻面对病人和各种医疗文书经常处于劳累紧张状态,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思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专业上不求进取。因此,要求医生必须敬业,敬业当中包含着奉献。首先不应计较个人时间得失,原外科医生在我院工作期间,对分管的每一个病人都细心入微,经常夜间到病房亲自给危重病人拍背、吸痰,这就是敬业精神。
敬业当中也包含着责任心,医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自己分管的病人要心中有数,每一个病情的细节变化都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医生的病程记录就是一个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过程,很多医生觉得病程记录没有东西可记,就是没有分析判断及处理,以至于记成了流水帐。领导曾告诉我,医生的每一份病历,都是一篇很好的论文,其每个病程记录不但有分析判断,而且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应用。所以,只要好好的阅读他们的病历,就能获得很大的收益。
我曾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个感染发热的病人已住院3天,请我去会诊,当我问主管医生病人血象怎样,主管医生却回答说还没有看结果。这样的医生如果不改变观念的话,我敢断言,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医生。
好医生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大家都知道大圆和小圆的故事,圆圈内代表你所掌握的知识,圆周代表接触的未知范围,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多,未知领域就越大。医学是一个无尽的宝库,医学知识飞速发展,超出我们的想象。
前一段时间,我曾和知名教授谈到医学知识的更新。我提到医学知识5年更新一半,他给予否定的回答:医学知识5年就全部更新了。他曾透露,几乎每天早上都拿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看书。每出版一期最新大学本科教材,他都马上买一套。我想我院其他医生是否能作到这一点。
骨科鼻祖冯传汉教授,在做任何一例手术前,都要阅读手术图谱,这样著名的专家都能作到这一点,我们更应该作到。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发现问题,但仅仅发现问题是不够的,还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胃肠减压中,引流出的液体的量和成分,我们不但要统计引流的量,还应当分析其成分,并根据其成分和量,计算出生理盐水及其他所需额外补充液体的量,才能作到精确治疗。
好医生要善于总结经验: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无论是经验或教训,尤其是教训,更能使人进步。接受教训,能使我们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更能使我们铭记教训,永远不会犯再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做个好医生的宝贵财富。
哲学家说过,聪明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当然,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医院学习的时候,发现主任在做半髋置换时,小转子发生劈裂,我就特别留意他怎样处理这个问题,主任在小转子处锯个骨槽,用钢丝捆扎,问题就解决了,即简单又有效。
好医生要有紧迫感:医学模式已经开始向数字化医学转化,比如数字解剖学,数字骨科学等。每一种疾病都有其共性,但我认为个性的因素更重要,现代医学不是"因病施治,而是个病施治",因此我们对每一个病人,要有一个立体的、全局的观念。比如,同样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用同一个模式治疗。而是要根据病人的年龄、平常的身体状况、骨折的程度等具体分析,丛中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在国内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医生的观念必须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转变。所以,作为医生不能因循施就,而要时刻掌握医学发展的最前沿。这就要求大家肯于读书,善于读书作为一个好的临床医生,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不结合临床经验去读书、去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也是不能成为好医生的。举一反三,就是遇到问题前读书,碰到问题去查书,问题过后看书。
一些医生的临床知识更新,过分依赖专家的讲课。专家将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心得精心提炼和准备,进行认真的知识传授,肯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任何一个专家的知识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按照循证医学的观点,专家意见的参考值是很低的,因此不应全盘接受,必须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读书心得,有区别有分析的加以接受。
总之,医生如果把职业做成事业,你将成为优秀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