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郑灿伟
新疆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 831700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儿童也比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1]。从病理上分析,病变可累及食管至直肠的全消化道壁各层。从病因上分析,多认为是外源性或内源性变态反应所致,也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2]。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早期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3]。本文具体探讨了210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210例,入选标准:符合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有特征性的影像学发现;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26.52±1.2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7年零7个月,平均3.12±0.33年。有明确食物过敏史36例,有哮喘病史18例,有药物过敏史20例。
临床表现:腹痛:210例患者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疼痛性质为刺痛、绞痛、钝痛等。腹胀、腹水:110例患者伴有腹水及其腹胀。腹泻:160例患者出现腹泻,大便均为稀水样。其它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呕吐多为胃内容物。
相关检测:本文所有患者都进行了血常规与影像学检查,180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正常。内镜主要表现为胃窦水肿和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食管、贲门也可累及,表现为片状糜烂。CT显示54例表现为小肠壁广泛水肿增厚,16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黏膜型150例,浆膜型10例,黏膜肌层混合型50例。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强的松30~40mg/d治疗,辅助应用补钙、抗炎、抑酸治疗,治疗周期都为2周。
205 例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很快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7.62%,5例患者病情恶化转手术治疗(痊愈出院);8例患者停用强的松后病情反复,重用强的松治疗后仍有效,复发率为3.81%。
病例分析:患者,24.5岁,男,入院前1个月胃口不佳,入院前3个月反复呕吐,大便渐渐变成黏液便,似黄色鼻涕样,出现四头肌肌无力伴肢端麻木和浸润性手掌紫癜。活检发现慢性血管外嗜酸性细胞黏膜浸润,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尤其明显。患者没有肺部浑浊,也没有静脉窦异常,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可能性大,进行取样病理确诊。连续3d静注甲基强的松龙后观察到症状环节缓解,此后口服强的松1mg/(kg·d),持续1周,未出现复发。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好发于胃窦部,但回盲部也常受累。从病理上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累及肠道时,可引起肠壁的增厚、僵硬甚至梗阻[4];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腹泻、腹胀,一般同时还有恶心呕吐等胃部症状。多伴随有药物与食物过敏,与变态反应有关。特异性抗原可以刺激肠壁T淋巴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趋化并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对胃肠道黏膜产生破坏作用[5]。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实验室检查不具特异性,外周血和骨髓嗜酸细胞增高是其重要特点,不过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多正常,但是骨髓象嗜酸粒细胞比例也明显增高,多以成熟型为主。在影像学检查中,内镜检查缺乏特异性,CT检查可有胃肠道壁增厚,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6]。在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有效,也应用最多。同时对于多种食物过敏、药物限制后仍有症状者,应进行饮食控制。对于肠梗阻患者首选内科治疗,无效者及时转为手术治疗[7]。本文205例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很快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7.62%,5例患者病情恶化转手术治疗;8例患者停用强的松后病情反复,重用强的松治疗后仍有效,复发率为3.81% 。
总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多样,要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确诊,首选使用激素治疗,从而确保良好预后效果。
1 曹珊,王晶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6-88.
2 程子禾.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6):372-373.
3 Rothenberg ME,Klion AD,Roufosse FE,et al.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with mepolizurnab[J].N Engl J Med,2008,358(12):1215-1228.
4 刘懿.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12-1914.
5 黄焕军,刘瑶,刘南植,等.20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6):413-416.
6 瞿甦.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45-47.
7 冯秀生,赵灏,赵军伟.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