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颖 易佑斌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项关乎个人前途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而且是高校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出发点,备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期望是大学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1-3]。它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特征,对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结构模型的理论构想,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国内外的相关问卷,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对部分学生访谈的结果,修编出大学生就业期望问卷条目33条。其中就业期望目标包括1条目,就业行业期望包括3条目,就业单位期望包括14条目,就业职位的期望包括6条目,其余9条目是对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考察。在33条目中,前12条目给出被选答案供被试选择,剩余21条目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就业期望就越高。
采用方便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随机抽取邵阳学院、郑州大学、常州工学院、韩山师院、西南大学五所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为被试,构成本次研究的正式调查样本。在五所本科院校中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16份,回收率为80.64%,其中男生990人,女生1026人。
我们对2016份有效问卷按照就业目标、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职位价值及就业区域的期望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先就业再就业目标的提出,比较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循序渐进的需要层次理论,首先解决低层次的基本需要,然后再寻求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满足,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初次目标定位渐趋理性。针对2016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68%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15.78%选择的是一次性就业,8.4%选择的是直接创业。不过这种就业思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是一种短期、应激式的选择方式,把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此就业模式也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比如不利于大学生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影响到毕业生的诚信形象、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重复招聘成本等,同时想直接创业的人数明显不多。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高,相对比较稳定且工作环境优越有关,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如目前的公务员热。可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体现了满足自身的安全和尊重的需要。2016名大学生30.65%选择的是党政机关,25.64%选择的是事业单位。不过男女生在选择倾向上并不完全一致,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党政机关,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但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关注点开始由重社会价值向重经济价值的方向转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开始减弱,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发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既期望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又希望自由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希望将来工作有更大的主体性,所以他们在择业中表现出很强烈的风险意识、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是就业预期目标对个体需要满足的价值(即效价),然后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自己的就业行为。2016名大学生21.03%选择的是外资企业,12.65%选择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组织气氛是个人对组织环境方面的认识,是一种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客观特征直觉、认识和评价的心理过程。这种认识是调节组织成员动力的来源之一。2016名大学生28.03%看重组织的人性化管理,22.2%希望在工作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18.65%期望组织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15.82%期望组织发展前景良好。
工作和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两个主要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双职工家庭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方面料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个人要想保持职位、获得晋升、谋求发展就不得不在工作中增大投入,二者的冲突越来越突出,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也是很多求职者所重点关心的问题。2016名大学生29.86%期望工作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28.17%期望照顾家庭,22.72%期望工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长期以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区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不仅竞争激烈,生存残酷,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实现投资回报的个人收益最大化较困难。但随着沿海城市开发及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机会增多,实现个人教育投资回报收益最大化较容易。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理论,大学生开始将就业地区的关注由一线中心城市转向沿海二、三线城市及中西部城市。2016名大学生51.29%选择沿海二、三城市,30.46%中西部城市,只有7.29%选择的是北京、上海等一线中心城市。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关系国家未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人尽其才、适得其用,让大学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高校开展就业服务指导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按照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的目标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特征,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的前提,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不仅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教学计划中,传授最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而且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如自荐材料设计大赛、就业导航交流会、模拟招聘等,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配备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不能低于1:500。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上,不但由辅导员临时担任,而且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和业务培训,这导致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是参差不齐,难以胜任就业指导工作和达到预期的就业指导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必须配置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选择具有人力资源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背景的人才充当。同时一方面把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举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其业务素质,另一方面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参加相关从业资格认证。
学校继续完善与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教育、管理、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统筹协调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其服务效率。院(系)建立就业指导室,根据本院(系)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班级设立就业服务委员,上传下达,一方面及时将校院两级的就业指导措施和就业信息传达给所在班级的同学,另一方面收集同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反馈到校院两级就业指导部门,为它们调整就业指导政策和改进就业指导措施提供基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就业信息的专栏、与用人单位的信函交流和供需见面会等传统模式将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更新需要。由于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即时性强、成本低、便利交流等特点,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择业,用人单位利用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普遍现象。因此,就业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迈进,搭建以网络为载体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互联网,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比如首先学校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及时的就业信息沟通互动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其次,学校可以利用此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毕业生信息库,用人单位可以自行注册查询毕业生信息;最后可以提供在线交流服务,保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沟通渠道的畅通,并及时追踪与协调,努力促成他们达成就业意向。
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业企业的孵化是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应该是一个涵盖整个社会层面,能够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立企业系统,该系统包括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构建、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融资渠道和创业政策法规支持、创业孵化园建设等涵盖政府、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等主体合作、和谐关系的复杂系统[6]。
总之,我们只有在国家的宏观管理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因势利导,给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并遵循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择业观,才能使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上获得成功,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1]汝信.社会科学新词典[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73.
[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00.
[3]蔡银银.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6.
[4]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熊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