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议

2013-08-15 00:42:55彭小鹏
文教资料 2013年19期
关键词:工业专业设计

彭小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近年来,在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教育大国。今天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明天的设计师,但从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学生就业率不断下滑,工作不稳定,另一方面是设计公司和企业招不到理想的毕业生。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方式、内容滞后,导致整个社会工业设计的滞后,所以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目前设计教育界共同探讨的热点课题。工业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足够的创新思维,又能很快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因而,在各大设计院校的教学改革中,都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放在首要位置。

一、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教育模式和方式还不成熟。一般本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设立在艺术学院和机械学院,也有一部分学校已经成立专门的工业设计学院,但其课程设置基本类似,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由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块组成“三段式”的设计教学模式。一年级以公共课和美术基础为主,二年级是专业基础课,三年级和四年级开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方式通常是先讲授理论部分,然后把设计课题布置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凭空做设计,也有一些老师会直接让学生参加设计竞赛作为课程作业。还有一部分设计专业理念较领先的院校如清华美院、广州美院等,纷纷引入了“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机制改革的建议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设计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因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而难以应付工作上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实践性设计教学的重要性。相比起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必须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积极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

1.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组成部分,是对理论课程很好的补充和完善,是学生由动脑到动手的重要实现过程。例如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从大一开始,每个学期都安排2—3周专题设计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工业设计专业的新型培养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实习内容。一年级阶段开设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和速写等,结合所学知识安排写生实习,以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二年级阶段注重的是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内容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运用,通过概念性的设计课题或设计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或是带领学生到工业设计前沿城市和地域进行设计考察,以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三、四年级阶段注重学生与市场接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更多地考虑校企联合的培养意向。在与企业的联合实习项目中,邀请企业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到企业参观学习并了解相关产品的有关知识,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产品项目开发中。由于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继续驻厂实习。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聘请企业资深设计师担任外聘教师。

由于工业设计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成长阶段,很多学校近几年才成立此专业,由一、两名资深专业带头人和一群青年教师组成师资力量。有些研究生刚毕业就应聘进学校,没有其他工作经历,虽然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组织青年教师参与一些实际设计项目,并加强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设计师的交流和联系,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扩大其设计视野。在教学方面,采取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或实行“助课”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安排教学名师作为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国外,很多艺术类大学大量聘请世界著名设计机构的资深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可以带来最时尚的设计资讯。工业设计是一门多专业交叉的学科,设计的内容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属于时尚行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的专任教师本身教学任务繁重,其社会实践能力和某些专业化能力就可能不如设计机构和企业的专才。因此学校可以聘请这些企业或设计公司的资深设计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外聘教师,这对学生的实际设计分析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3.发挥区域产业优势,校企联合培养,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设计环境中。

工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就是要置学生于真实的设计环境中,用所学的设计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实践,检验自己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加以学习与提高。实践教学的设置应该以地方经济建设为支撑,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加强与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签订产学研全方位合作项目,保证实习内容的规划与行业发展同步。如珠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级的服务与制造业基地,尤其在家电、家具、玩具等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行业规模,在工业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企业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建立校企合作的关系就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积累相关产品的设计经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根基。

4.建立专业工作室,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之路。

这几年高校持续扩招,如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由一个班扩招为三个班,单年级学生数30人增加为75人。扩招导致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氛围懒散,师资和教学硬件设施滞后,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差,弱化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入手成立了专业工作室。工作室不承担教学任务,而是在课余以辅导的形式培养学生,学生自主报名,采取淘汰制方式由老师面试通过后方可进入工作室。工作室的运作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2)带领学生参加企业实际攻关项目。(3)辅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大赛。工作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和实际动手能力,将学生的优势设计资源和市场相结合,使设计教学有效地与行业先进技术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成为产学研的实践性教学的基础。

5.大力发掘社会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充分体现规范性和实效性,并把生产、建设、管理、市场营销等真实的职业环境纳入设计实践的教学范畴。高校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企业在学院中建立研发中心,是国内外许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近年来,各行业间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得企业对设计越来越重视,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力寻求与学校的合作。高校应该把握机遇,大力发掘社会资源,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筹办培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实践的场所,在真实的市场条件下充分感受市场氛围,把实践的成果及时地转变为经济效益。

三、结语

如今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达“知”,更要注重“行”。即建立科学规范、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全新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并将校内教学延伸到校外教学,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以满足用人单位“到手就能用”的人才需求,为学生创建一个全新的职业发展平台。

[1]王效杰.论中国设计教育的国际化[J].教育与职业,2006(21).

[2]王旭东.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分析[D].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3]牛东方.关于工业设计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J].艺术与设计,20l0(2).

猜你喜欢
工业专业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