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华 储著源
(1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2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的重大民生问题。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就业,调动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更新。
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P29。显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根本价值判断标准,更是大学生就业实践价值诉求,从更深层次角度上讲是大学生包括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因此,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单一主体的概念,涉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各方面。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大方面:第一,以人为本。全社会包括大学生自身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所作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更要尊重人才对社会所作的任何贡献,这样才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也可以有尊严地服务社会发展。第二,劳动光荣。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发展规律,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的价值实现更离不开劳动。当代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理念,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三,共同理想。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仅仅把人民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理想看似远大,其实和当代大学生紧密相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才缺乏仍然是瓶颈问题,不要因为人才分布不平衡而盲目地认为人才饱和。因此,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必须切实做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第四,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首先必须具有爱国精神,没有爱国精神,就谈不上奉献,更谈不上树立以国家需要为导向的就业理念。同样,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创新的主体代表,如果他们没有创新精神,国家的发展就失去活力和灵魂。第五,为人民服务。“再穷不能穷孩子”,大学生是家里的希望和骄傲,更是社会的“掌中宝”,社会各界及各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国家一直对教育进行高投入,全方位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家人的期待和国家的希望,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奉献国家,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因此,在就业实践中,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有一种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大局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理念。若有这样的价值理念指引,则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切实可行的。第六,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为了远大的理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岗位,通过未来的职业和事业全面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这是每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建构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重在建设和实践。我们在大学生就业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实践中推动当代大学生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借鉴党和理论界研究成果,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就业实践,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如下。
(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深入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就业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价值观,什么样的就业理念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品质,为后期的就业实践和工作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加强大学生多领域多岗位的社会及工作实践。仅理论的学习是不能让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是实践,同样检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就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只能是实践。只有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才能真正亲身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人民的伟大,为自己将来献身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岗位坚定信念,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提供可靠正确的经验参考,同时科学理性地评价未来面对的就业岗位。
(三)积极宣传、肯定并鼓励普通劳动人民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和努力事迹。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辛苦工作,就没有今天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繁荣。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但工作的本质是一样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最美导游文花枝、最美老师张丽莉等太多平凡的人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一定要学习并践行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的工作美德。
(四)当代大学生要结合实践充分认识理解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管人的理想多伟大,多绚丽,多美好,没有社会支持和帮助,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领悟和把握每个人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因此,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努力,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给每位建设者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五)国家和社会要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和工作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当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非常多,有的单位引进大学毕业生程序正规,有的人才引进模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大学生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只有社会提供更多的具有发展前途和温馨工作环境的工作岗位,才会形成更多大学生喜欢和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的良好局面。
(六)当代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一个行业和职业的了解、熟悉、理解到喜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耳濡目染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此教师、家长及大学生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正确引导和身体力行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将持续快速发展,并转向质量发展阶段,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将持续存在,因此,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短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效建设机制。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建构长效机制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学校教育机制。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师和同学对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首先高校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明白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又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是很正常的事情,从而有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从而达到就业教育引导机制的效果。此外,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职业规划,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核心价值观培育,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就业指导课程是重要的平台,学校教学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全程融入就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后,为实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高校需要把握当前就业核心价值取向及毕业生的合理就业价值诉求,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不断进行教育改革。
(二)社会认同机制。大学生就业核心价值诉求最终要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满足和检验。为了体现大学生的价值,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摆脱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认同行行出人才,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意识,同时,还要搭建让大学生充分展示实力和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需要社会提供公平合理的工作岗位,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同时,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细化岗位职责。确定科学招聘程序,择优录用,等等。
(三)政府服务机制。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将来都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党和政府要给大学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予人性化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政府一直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做出努力,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健全,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享受各项资助政策,感受国家温暖。作为受益者的大学生一定要立志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在感恩的实践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家庭鼓励机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家的理念非常浓重,家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家庭成员要及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定不能给其灌输“金钱万能论”的有关思想,这样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理念和工作岗位选择,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五)学生“内外兼修”机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有外在的努力,关键要看学生自我内化和消化。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其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自身学习的理论,通过自身修养进步而来的感悟和价值理念才是根深蒂固的,可以长期在实践中发生作用。当代大学生需要形成崇尚真善美、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此外,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就业压力,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乐观、坚定的信念;应注重处理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全面看待事物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