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2013-08-15 00:42王丽萍
文教资料 2013年9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教育

王丽萍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社会工作系,江苏 南京 210042)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指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被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根据这一定义,引申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就是指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特质、自身特点、专业和兴趣等制约因素,考虑社会环境的需要,确定职业方向,选择职业生涯目标与道路的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职业选择是人生价值的初步定位,选择一个理想职业,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只有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科学地评价与认识自我,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并且依据职业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为获得理想的职业早做准备。

2.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竞争力。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未来,形成个性化的自我培养与锻炼的教育方案,为将来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打好基础。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加之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很不乐观。在一项对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显示,仅有17.8%的学生认为自己制定了十分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而60%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长远规划,只有短期目标,22.5%的学生则没有考虑。而在对高校方面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0%左右的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近一半的高校无专门的课程但偶尔有讲座,还有40%左右的高校什么工作都没有。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还未有效地普及,高校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完善的指导。

高校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制和指导队伍建设等工作还不够完善。多数高校仅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政策咨询和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关于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的讲座等,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从入学初期就开始,要让大学生一开始就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所思考,而不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各种考试来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基本上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而主要制订教学计划的部门对就业问题又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显得过于笼统和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职业价值观模糊不清。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规划,少数即使有职业规划也大多不规范、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价和职业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及能力特质评价不准确,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和分析。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在具体择业时,将眼前的薪金待遇问题等当做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排在首位,一味地偏向于大中型城市,在行业的选择上也将政府机关、外企和银行等高福利、高收入的工作单位放在首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中城市人才过剩,就业困难,而小城市和偏远农村的岗位大量空缺,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导致大学生不仅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反而加重了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扩大宣传力度,推广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首先,高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因此,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阵地,要担起教育重担,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体系,并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等载体,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他们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同时在全校教师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让更多的人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使其成为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自我和进行职业分析,解决他们择业和就业的定位问题,最终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同时,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最后,高校之间也需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汲取经验,借鉴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持续开展。

(二)建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负责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设课程、人员培训、调查研究和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

1.合理安排时间,实行全程辅导。大学时期是学生毕业起跑的助跑期,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与学生各个阶段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为生涯探索期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利用科学系统的测评工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根据社会需求,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爱好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二年级为生涯准备期教育。应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的测试,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选修和辅修与未来发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三年级为生涯定向期教育。此阶段需加强专业方向与就业形势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本专业工作领域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能力,并调整其职业目标。四年级为生涯预备期教育。此阶段着重对学生进行择业、考研等方面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进行角色转变,尽快适应社会。这个阶段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培训,开展模拟面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2.加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做到专业化、专家化。一方面,引进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专家,通过兼、聘的方式来校授课、做讲座。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国内外进修的方式,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并且职业化。同时,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协调国家、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发挥其主体作用,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首先要调整不良的心态,树立科学的义利观和价值观,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大学生及时调整协调关系,摆脱消极因素的影响,积极进取。其次,通过引入职业测评体系,使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了解自己在能力、动机、兴趣及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弄清自己的优势特长及不足,再依据社会需求及所学的专业,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理想。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大学生活,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做出相应的努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高校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就业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做好人生的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必将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自我实现,有助于高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1]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2]吕红胤,等.高校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4):98-99.

[3]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57.

[4]高小欣,孙飞.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理性就业的关键[J].科技资讯,2006(32).

[5]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步,大学四年应如何规划[DB/OL].http://www.people.com.cn,2003.09.03.

[6]袁贵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3).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