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咨询中心,广东 广州 510510)
高校教育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重点讨论的要点问题。一般而言,在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高及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中,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得以改进与完善,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这实际上是学习的过程,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会使得教学改善的过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作用存在,本文从学习迁移的角度分析高校教师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并探讨促进高校教师学习迁移的路径与方法。
该理论指出任何有意义的新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认为施教者要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识别认知结构中的变量,以便指导学习者产生学习的正迁移,由此培养学习者的迁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施教者应该设计恰当的引导例证,用以提高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的可辨别性、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学习者学习正向迁移的有效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认为学习模式应该更着重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组织;强调情境性学习、情境性认知,强调知行统一。
元认知迁移理论是一种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学习迁移理论。元认知的实质是对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主要有三类:个体元认知知识;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认知任务已提供的信息的性质、任务的要求及目的的知识;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及其有效运用的知识。
部分教师在专业素质提高与教学经验的汲取中,被动地学习,缺乏组织性及系统性,不能充分地利用学习迁移提高教学质量,甚至产生负迁移导致教学的负面效果;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很好地将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向其他学科拓展,影响教学效果。
高校存在着教学经验断层与知识能力结构失衡的问题。承担高校基础教学任务的主要是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大多将力量集中于科研工作。有的高校扩充规模,亟须教师,年青教师比例增大,年龄结构失衡,使得高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及教学督导工作不足,限制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资源与管理方面存在差距,影响了部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导致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师培养方面,学校较少出外参加教学培训及教学学术会议,培养工作类似“近亲繁殖”,使得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碍。
提高教学质量依靠的是教师主体,而个体心理势必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整体环境包括各项管理制度、有关设施与所营造的氛围对教师的态度及动机等都起到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
(1)以人为本,改善管理制度。
在教师管理及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从人的实际需要与心理需要出发,才能取得高效。而学习需要属于人的高级心理需要,假如低级需要不能较好地满足,就会阻碍学习动机的产生。因此管理制度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各种需要,完善薪酬福利、绩效等基本制度,满足员工经济需要与安全感,继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另外,教学教务管理制度不应该就学校的特色制定相应的限制措施。制度过松,使得教师缺乏不断进步的动力,过紧则会限制教学与学习的自由发展。
(2)储备教学资料,营造学习文化氛围。
学习迁移是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充足的知识技能是学习迁移的基础。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尤其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与教学技能。学校应该建设各教研室各专业的图书室或储备资料库,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与教学资料,包括优秀的教材、前沿的专业理论资料、优秀的教案论文等教研资料。学校及各院系应该组织与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各种教学方式中的共同因素,以达到正迁移的效果。
学校组织的培训与教师个人自发的学习,大多数都集中在本专业领域的范畴内。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只需要钻研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其他领域特别是学科性质相差较远的专业不必学习。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除了专才外,社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对融合多种知识技能并加以运用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需要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抽取不同知识技能之间的相同认知变量,将之融会贯通,才能在施教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会建构学习与知识的组织,将各类知识加以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该提倡与鼓励跨教研室、跨专业的交流学习,组织综合性的内部培训与各类教学学习形式,扩展教师对非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全面发展,完善知识结构。
(1)平衡教师结构,发挥督导作用。
高校年青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抽取知识中共同因素的能力及学习的正迁移能力有所欠缺。高校应该做好合适的人才引进和补充工作,引进有经验的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由富有经验的教师组成专家督导组,通过听课、交流指导、探讨等各种方式引导年青教师从教学经验中提取有效的知识结构,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学习迁移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要选拔教学优秀的年青教师,扩充人才队伍,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创作良好的教学学习气氛。
(2)提供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及教学交流。
除了鼓励教师进行学历培训外,学校还应当满足教师的非学历培训需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及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
高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与兄弟院校乃至国外高校建立良好关系,进行交流合作,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外,联系有关的培训单位,根据各类教师的不同需要,对教师培训目标进行细分,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为此,学校要有计划地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减轻教师个人培训经费的压力,从政策上鼓励教师主动地进行培训学习。
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是关系到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的改革,教材也势必要更新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让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与前沿理论知识及社会实践贴近,从而将新旧知识有顺序、有系统地结合起来。教师作为教材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一员,应当对当前的各类教材进行研讨,结合教学经验、社会发展、人才要求等对所授教的课程教材进行修编与更新。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抽取知识联系的能力,较强的知识组织及意义建构的能力,并将情境性学习、情境性认知的技能适当地运用到教学中,体现在教材内容里。对教材的研讨改革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自身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中坚力量,教师应该结合新旧经验并从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的建构,主动地进行学习,利用学习的正迁移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也应当将提升教学质量视为首要任务,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等为教师提供有利于学习迁移,有利于教学水平提升的环境。
[1]Ellis H.C.The transfer of learning.NewYOrk: Macmillan,1965.3-24.
[2]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心理学动态,2000,8(1):46-55.
[3]胡晓霞.当代迁移理论研究趋向.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6):73-74,85.
[4]周家铭.学习迁移的现代理论述评.中国电力教育.2009,150:20-22.
[5]白晋荣.关于迁移理论的几点思考.心理科学,2007,30(6):1442-1444.
[6]曹剑.对优化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0):123-124.
[7]李建忠.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前沿,2005(9):202-204.
[8]吴伦敦,张红,金曾妮,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广东省高等学校调查.高校探索,2005(1):66-68.
[9]周庆,周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原因及解决措施.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42-44.